李紅凌
新課程已經走過十幾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我有機會出去學習并聽過一些展示課,自己也嘗試上過一些探究型的課,今天回過頭來對比同仁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課堂,使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真正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呢?上課時除了需要教材、教案、教學課件,還需要什么東西呢?下面結合最近的讀書學習,以及與老師們推心置腹的交流,我的體會是:
一、需要激情
1.激情不是情緒,而是熱愛
縱觀一些優秀教師的課堂,不是有聲有色,就是娓娓道來,無論他們是怎樣的風格,都能把課講得高潮迭起,發人深省,回味無窮,富有魅力。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從事的職業有一種特別的熱情,他們會欣賞自己的教學,對自己的教學常常感到興奮,自主地用其嗓音去強調關鍵詞或概念,用其眼神贏得學生的信任,用其底蘊吸引學生。
2.激情不是激動,而是執著
不管是怎么樣的性格,你都應該學會以真摯、強烈的情感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用生命中的習以為常感動自己,再用你的真率、坦誠、熱情感染學生、打動學生……讓我們帶著激情走進課堂,教師的激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可以點燃學生的心靈圣火,撥動學生的生命琴弦,喚醒沉睡的記憶,可以讓課堂真正擁有生命的氣息。有生命氣息的課堂,才是最受歡迎的課堂!歲月讓我們的容顏變老,但激情卻使我們青春依舊。
二、需要思考為課堂添彩的因素
1.關注學生個人的知識和直接經驗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這樣的課堂更具現實性,與學生的世界聯系得更緊密。
2.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教師在課堂上思考一個問題是在充分備課之后的,對教材內容比較熟悉,因此思考問題的時間就比較短。而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教材,他們要在理解教師要求的前提下開始思考,他們首先要花時間理解老師的意思,然后才能開始真正地思考問題,所以學生所花的思考時間必然比老師的多。所以,老師一定要預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
3.促進課堂動態生成
(1)動態實施,讓學生“跟”過來,和諧生成
教學預設是教師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的重要保證。凡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課前精心預設,才能促進課堂上的動態生成,將教學演繹得更加精彩。
(2)巧設“陷阱”,讓學生“跌”進去,體驗生成
數學學習是學生自己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活動。在數學活動過程中,學生與教程及教師產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數學知識、技能和能力,發展了情感態度。教師在教學時要營造真實、有趣、動態開發、自主探索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知識生成。有時不妨巧設一些“陷阱”,讓學生不知不覺地“跌”進去,在“跌”進去的體驗中生成新的知識結構。
(3)善待“意外”,讓學生“活”起來,挖掘生成
真正的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課堂,能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大膽地暴露出乎教師意料的情況。作為教師要正確處理這些“意外”,發揮教學機智,使意外成為寶貴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思維“活”起來,精彩將不約而至。
三、需要善用評價
1.注重評價語言的藝術性
(1)評價語言要準確、得體,富有針對性
(2)評價語言要盡量幽默生動、機智巧妙
(3)評價語言要尊重學生
(4)營造寬松、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
2.評價的方式應多樣化
評價方式不能以教師為主體,要讓學生也參與其中,創設民主的環境,促使學生充分、自由地發展,發揮評價應有的作用。
(1)小組評價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使學生面對面地互動,通過互相幫助來理解所學的知識。小組評價應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防止那些不善言辭的學生被排擠在外,而失去良好的鍛煉機會。
(2)自我評價
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是尊重學生人格的一種表現,也是加強學生自我肯定、找出問題的有效做法,更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我監督、自我調節的有效途徑。
3.評價的語言要與時俱進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學理念在更新,我們的教學方法在更新,我們的課堂評價語言也應該不斷更新,做到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當下學生的情感需求,使其受到有效的激勵,從而盡情展現自我,為課堂添彩。
總之,課堂評價應具有形象生動、機智睿智,充滿親和力、感染力的特點。其形式應多種多樣,不應拘泥于一種,應因人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或突發情況,巧妙應對,適當地拔高評價,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姜麗艷.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特征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31).
[2]湯曉紅.小學數學“興趣教學法”初探[J].新課程(上),2013(11).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