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樣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深入,新課程的到來給教育事業帶來了新的篇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問題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一些困難,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如何解決學困生的問題已成了一個長期的研究話題。只有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深刻研究并幫助這些學困生解決問題,才能實現教育事業的順利發展。主要針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對一些學困生問題展開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策略和措施有效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為教育事業帶來新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學困生;成因及轉化
小學生處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該階段也是個人整體素質形成的重要階段,對于今后未來的成長和學習有深遠的影響。學生需要一個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空間,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新課程不僅對數學學習成績提出了要求,更注重于學生全方面綜合的發展。但是數學學困生的問題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學困生與普通學生的基礎相同,不同的卻是由于某些原因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給其他同學帶來了很大的干擾和壓力,偏離了正常學習的軌道。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正視這些學困生,重點分析這些學困生的問題所在,采取有效的策略措施對他們進行正確科學的引導,體現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真正含義。
一、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問題是無法避免的,諸多因素導致了學困生的產生,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其主要的影響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上課不能認真聽講
學困生在數學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不認真聽教師講課,在課前沒有對所學知識進行預習,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認真聽講,思想開小差,不跟著老師講課的節奏進行思考,對老師提的問題也置之不理,對一些新學的知識只是進行了一些初級的理解,從來不進行深入的思考,學習沒有一點動力,成績始終無法得到保障。甚至有些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困生會故意擾亂課堂秩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和他人小聲說話,或者偷看一些課外書,學習態度極其散漫,有些學困生對數學教師有很大的不滿和成見,故意擾亂課堂秩序,讓其他學生無法專心學習,教師也無法開展有效教學工作。
2.基本概念理解不清
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學生每天都要學習的必修課,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都非常多,如果學生對一些數學知識不能充分理解和吸收,必定會影響后面的數學學習。數學知識是一個上下連貫的結構模式,知識基礎沒有打好,或者是中間某個環節沒有掌握,隨著年級的升高,對數學知識必然會感到越來越難。即使是死記硬背,記住了一些數學概念和公式,也不能充分運用到今后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習了半天學習效果不好,事倍功半。學困生在這樣的狀態下,對學習就會逐漸失去興趣,也感覺不到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所在,長此以往,學困生就有可能會放棄學習,甚至自暴自棄。
3.對老師布置的作業馬虎應付
學困生在課前不會對數學新知識進行預習,在課堂上不會認真聽老師講課,在課后也不會對學過的知識及時進行復習,這也是現階段學困生最主要的特點,也是學困生形成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這種不良的學習行為習慣,會嚴重影響學生今后的成長道路。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對于一些難度相對高一點的問題,學困生的懶惰心理就體現出來,能抄就盡量抄襲,不能抄襲的就敷衍了事,胡亂瞎寫,根本不會根據所學的數學知識思考這些問題。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有些數學問題直接在網絡上可以搜到答案,搜到的答案也會有相應的解題步驟,但學困生所做的是直接把答案抄下來,而不是先理清得到這個答案的解題過程及方法,這種學習方式讓學困生的行為更加隱蔽,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必然受到嚴重的影響。
4.失敗定式導致學習動機降低、缺乏自信
不少學生在學習中經歷了許多失敗之后,就會形成煩悶、恐懼和自卑等消極心理,產生消極的自我評價,感覺即使自己再努力也不能取得成功,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一遇到困難就會退縮和畏懼,對學習產生厭惡和恐懼心理,越學成績越糟,越學越沒勁頭,形成心理上的失敗定式。一旦學生產生這種消極心理,受到失敗定式心理的影響,就會喪失自信心,缺乏意志力,失去學習動機,對學習無興趣可言,無法繼續努力下去。
5.同伴群體不利因素的影響
學困生在學校教育教學情境中的同伴群體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對學困生產生不小的影響。在學習上沒有優秀的同伴作學習的榜樣,受周圍不良學生的影響。抑或是,學習上優秀的學生群體,在學習上孤立他們、冷落他們,不把他們當做集體的一員,而認為他們拖了班集體、小組的后腿。同伴群體消極的態度都會深深地傷害到學困生,嚴重地挫傷學困生的自尊心,使他們處于內疚的狀態。
二、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探析
1.激發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信心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貪玩兒好動是他們的主要特點,這也是一些學困生形成的重要特征。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作為教師一定要幫助這些學困生逐漸愛上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接受知識也相對被動,會產生抵觸和厭煩的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一定要耐心對待學困生,不要因為學困生的學習不好,就放棄對他們的教學工作,拿出十二分的耐心感化他們,無論遇到怎樣的不配合、調皮、故意擾亂課堂秩序等,都不要放棄每一位學困生。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向學困生提出一些基礎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不管學困生回答得正確還是錯誤,都要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和肯定。回答對了,學生自己內心也比較高興,回答錯了,教師要給予更大的鼓勵,讓學困生重拾學習的信心,徹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進步較大的學困生適當地獎勵。在課堂之下,教師也需要與學困生多交流,找到學困生學習困難的真正所在,通過多種方式解決這些問題,讓學困生徹底擺脫學習的困難。
2.改善教學方式,培養學習習慣endprint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新課程對教學方式進行了有效的改革,良好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由淺入深地傳授知識,使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教師在適當的時機可以采取換位思考的方式,充分站在學困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找到適合學困生接受的教學方式。有些學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由于長時間跟不上學習進度,逐漸形成自卑心理。還有的學困生自暴自棄,放棄學習,對老師存在很大的偏見。教師一定要平等對待這些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祖國的未來,對這些學生不能放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都能做到高效率地學習。
3.減輕作業負擔,降低學習要求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想要改變學困生,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針對學生應改變各種教學方式,包括作業的布置。作為學困生,基礎和學習能力都會低于普通學生,所以在布置數學作業時,教師要根據學困生的學習情況,注意使用階梯型作業。現階段的小學數學作業主要以課本為主,題海戰術還不適合現在的學困生,基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布置作業時,教師要注意按照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作業的劃分,學困生的作業以課本基礎知識為主,也可以適當加點簡單思維訓練的練習作業,這樣學困生不會因為作業的難度而影響作業效果,也讓學困生的思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還要對學困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注意發現解題的規律所在,讓學生掌握解題的關鍵步驟,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經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堂上,學困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比較緩慢,教師一定要充分理解學困生的內在需求,給予學困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例如,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學習“圓的周長”這節內容時,可以采取讓學生動手和觀察的實踐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動手實踐,每一位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讓學困生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
4.引導學困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數學的方法
要學好數學,正確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每個學困生的學習特點、個人特點,帶領他們尋找到一套適合自己學習數學的方法。教師要全面分析每一個學困生存在的問題,并讓他們改正。另外,教學過程中要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多讓數學尖子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心得,讓學困生找到適合自己學好數學的方法。
5.發揮榜樣的作用
發揮榜樣作用,克服困難。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榜樣的作用都是非常可觀的。在小學,學生的性格和人格未健全,這時通過讓學習好的學生做榜樣,讓學困生學習這些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理,能很快地讓學困生萌發出一種想要向他們學習的心理,從而為了能達到自己這一方面的心理而努力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以班級中學習較好的學生為榜樣,也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述數學家努力創造的事跡,從而讓他們積極學習。但是如果把班級中的優等生樹立為榜樣,也應該注意不要讓這些優等生過于驕傲。
本文主要論述了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出現成因,根據這些問題造成的影響展開研究,采取有效的策略幫助小學學困生解決一些問題。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關于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都不容忽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為社會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達莉.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162-163.
[2]姜明珠.淺析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與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2014(8):62.
[3]崔平.卓越課堂背景下小學數學學困生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14(9):48.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