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選億
摘 要:幼兒園是一個人步入知識殿堂、開發興趣愛好、提高認知能力的第一所學校,由于現在幼兒園較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的時候不知道從哪方面來選擇,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幼兒園都大同小異,沒有太大的區別和差異。而這種情況孩子們得不到更好的教學,所以幼兒園的教育一定要有特色、有吸引力、有特點。
關鍵詞:民族特色;多樣化教育;實地參觀學習
我所在的幼兒園為蘭州市的一所鄉鎮幼兒園,作為老師,我覺得一定要讓孩子們從小開始就要了解我們的民風民俗、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蘭州市為多民族的城市,包含了漢族、藏族、布依族、回族、蒙古族等等三十多個民族在內,是一個多文化、多特色的城市,我們應該利用好這個特點,將幼兒園孩子們的課程做得更加有特色,更加有吸引力,讓孩子們在幼兒園能學到知識,增強對自己所在城市、所在民族的了解。下面我就將如何開展特色文化課程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通過講故事和做游戲來增強對家鄉的了解
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在教授課程方面,要懂得把握尺度和技巧,因為這是培養一個人是否能產生學習興趣、是否能發現自己特長的重要階段,而幼兒園的小朋友,年齡小、愛玩好動、動手欲望強,對于幼兒園老師來說,要掌握好小朋友的這些天性特點,利用講故事以及做游戲的方式讓小朋友們來了解。
比如問小朋友:大家知不知道自己家鄉的名字,我們的家鄉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什么讓別人羨慕的東西呢?然后就會去講:蘭州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要鎮,有這很多文化遺址和名勝古跡,而且還有美食蘭州拉面、油炒粉、羊肉泡饃等等。因為孩子們比較愛吃,所以從美食開始講小朋友的興趣會更大。當我把這些小常識、小知識教給小朋友以后就會以游戲的方式進行鞏固,比如,“打地鼠”每個小朋友都拿一個小卡片。卡片上有食物圖片和字,全班小朋友圍成圈站著,每當我說出一個美食的時候,拿著相應卡片的小朋友就要蹲下,等說下一個美食的時候才可以站起來,做錯的小朋友要為大家表演個小節目。這樣娛樂了課堂,讓小朋友們喜歡上幼兒園的環境,并且能夠掌握一些小知識。
二、親自動手強化動手能力和耐心
每個地區都會有一些自己的特色,但是如果只用語言去講,孩子們畢竟太小,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差,根本無法想象到一些東西,所以我會讓小朋友們親自來體驗。
比如,我們幼兒園所在的蘭州,就有“葫蘆雕刻”“剪紙”“太平鼓”等一些動手能力很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拿“剪紙”和“太平鼓”來舉例,首先給大家講我們的剪紙,最常見的是窗花剪貼多在春節或一些比較喜慶的時候,這時候我會拿出一些比較漂亮的剪紙給大家看,勾起大家的興趣,然后讓大家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小剪刀和紙,邊給大家講解,邊讓小朋友們動手去剪,剛開始先從最簡單的圖形開始,慢慢地就可以試著剪一個比較抽象的小動物之類的,孩子們對于動手剪紙基本上誰都有興趣,并且告訴小朋友們,看看誰剪得最好看,我們會把他的剪紙貼在墻上,后面再貼一面小紅旗,讓小朋友們能更加用心專注地去做自己的手工,增強小朋友們的耐心。對于“太平鼓”這種會發出聲響的,孩子們總會躍躍欲試地想要去玩,而這時候我會先將“太平鼓”來歷的小故事告訴大家,然后讓大家大概地再敘述一遍故事,表現好的小朋友就可以最先去玩鼓。這樣就鍛煉了小朋友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明白老師在說話的時候要注意聽講,從側面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
三、適當進行實地學習
“愛玩”是幼兒園小朋友的天性,除了上課和小朋友們做游戲、講故事,進行一些互動之外,還有不定期地組織小朋友出游,通過實地參觀,讓小朋友對老師所講的內容形成更深的印象。
比如“綠色長廊”就是一個很好的地方,而且被譽為蘭州的“外灘”,不僅可以讓小朋友們感受自然風光,還能學到一些知識。就像沿途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西游記等眾多精美的雕塑,每走到一處都可以讓小朋友們坐下,給大家講這些雕塑的故事,尤其是西游記,是小朋友們的最愛,即使講了很多遍,小朋友們依然可以聽得津津有味。黃河母親可以讓大家知道黃河作為母親河,養育了我們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兒女,就像我們的媽媽愛護著自己一樣,通過故事讓小朋友知道媽媽對于孩子那種無私奉獻的愛,教育大家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聽媽媽的話。每一次外出游玩都要讓孩子們在旅途中受到教育、得到知識。
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教育的方式一定要多樣化,不能把自己當做看護孩子的監護人,而是要清楚自己的責任,通過多元化的教育學習,讓小朋友們得到更多的知識,幫助小朋友更快地適應環境。
參考文獻:
[1]馬婧.創辦具有幼兒園特色的0~3歲嬰幼兒親子教育[J]. 中國校外教育,2012(7):146-147.
[2]孫永鳴.民辦幼兒園特色發展與課程園本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