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君蘭
摘 要:幼兒園教育中,兒童游戲活動占較大比重,通過對兒童游戲現狀的不完全調查和統計,發現兒童游戲的場所、游戲的材料、游戲的種類和游戲的實施等方面仍有一些問題存在,建議管理者在進行游戲督導的時候,要因地制宜,隨時變換不同策略,以兒童的游戲體驗為目的進行監督。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現狀;督導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游戲貫穿各項活動之中,出于幼兒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需要,國家和地方也出臺過一些政策規定,用以保障幼兒園兒童游戲權利和兒童游戲過程中的安全。那目前幼兒園兒童游戲到底是什么樣的?有沒有存在一些弊端或者潛藏的危機?有什么地方需要教師格外關注呢?
一、對幼兒游戲場所的現狀分析
兒童的游戲場所是游戲體驗的重要指標,游戲場所主要分為室內和室外兩種,近幾年,除公辦園外,民辦園越開越多,盡管現在家長很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通過不完全調查,民辦園室外游戲場所的面積遠遠小于室內游戲面積,所有幼兒園都盡可能利用室內外一切空間為兒童營造游戲和活動的場所,但是兒童室外的游戲場所面積仍不足。此外,有些室內游戲面積雖然比室外面積偏大,但是兒童平均活動面積僅有不足3~4平方米,這個指標是十年前城市幼兒園戶內外活動場所面積的基礎規定,十年過去,幼兒園的數量大增,硬件設施、師資力量也在提升,但是兒童游戲場所的活動面積仍受到限制。再次,幼兒室內游戲場所多是活動室和寢室合二為一,活動室的布局比較復雜,桌椅、黑板、飲水區、區域材料等場所劃定后,兒童的游戲面積不足,如果進行桌面游戲、手偶玩、拍手、繪畫等簡易游戲,尚且能夠滿足,一旦進行集體合作游戲,室內顯然不是最佳場所,而且幼兒每天戶外游戲活動不得少于2小時,方能滿足身體生長需要。有些幼兒園設專門的游戲房來補充戶外面積不足的缺陷。根據不完全統計,幼兒園的游戲房也是一區多用,班級輪流使用,有的是應付檢查,形同虛設,這也是對兒童游戲權利的一種變相傷害。
二、對游戲材料的現狀分析
游戲材料或者活動素材是影響幼兒游戲體驗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兒的游戲材料首先要保證安全,其次要保證適合兒童游戲使用,最后要保證材料的充足,滿足每一位兒童的游戲需求,為孩子游戲提供保障。通過對幼兒園游戲所用材料和活動設施的調查,我們發現,兒童游戲材料目前的最大問題是品種單一,形式構造缺乏創新,不能引導孩子持久使用。我們都知道,兒童游戲的過程不僅是玩耍、放松的過程,更是思考、創造、合作的過程,也是其智力、情商、想象力、動手等多種能力升華的過程。兒童對游戲的體驗,通過在游戲過程中與操作規則和操作材料的互動,在享受游戲的過程中得以獲得。所以,幼兒園的游戲材料不但要保證最基本的安全和無害,更要保證材料品種的多樣性、創新性,適合孩子探究。另外,很多幼兒園為了節約成本,游戲材料不能保證及時清潔、消毒、更換,這也是一大問題。游戲材料和幼兒的身體直接接觸,由于兒童抵抗力弱,皮膚嬌嫩,而且其自制力和辨識力還不具備,只有保證游戲材料的清潔、安全,才能保障兒童的健康。
三、對游戲類型的現狀分析
對學齡前的孩子,游戲是陪伴其成長的重要活動,游戲類型也會影響到兒童對游戲的體驗,試想,一種游戲如果沒有變化反復玩,孩子最終會因缺少新鮮感產生審美疲勞和厭煩心理。目前,幼兒園班額較大,老師出于安全考慮多采用傳統的集體教學,大部分的室內游戲集中在繪畫、手工、角色表演、桌面插塑等。幼兒園對兒童游戲的研發力度不夠,教師自主開發和創新的意識不強。
四、教師督導策略分析
教師對兒童游戲的督導分為很多方面:包括場地、材料準備,講述游戲規則;引導兒童進入游戲,指導幼兒游戲,幫助兒童享受游戲過程,同時保障孩子的安全;游戲結束后,要及時和孩子分享游戲體驗,引導孩子思考,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啟發兒童某些方面的天賦。最終,教師要把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兒童,尊重兒童,讓孩子自主游戲,自行分組比賽,遇到問題,教師及時引導孩子自行解決;在平等的游戲氛圍中,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及規則意識。總之,兒童游戲的過程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只有師生融為一體,教師走進孩子的世界,蹲下身子、傾聽孩子的聲音,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才能對孩子的游戲有正確的針對性的督導建議。好動、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所以教師對兒童游戲的監督不能用強制、訓斥的方法,要根據兒童游戲時的實際情況,隨時變換游戲策略、監督策略,才能很好地完成督導的責任。
參考文獻:
[1]賀慧.幼兒園教師角色游戲的指導能力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米娜.幼兒園智力游戲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3]丁璐璐.幼兒園游戲教學活動中的師幼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4]楊琴琦.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3):278-279.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