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每一位孩子的頭腦中都有許多美好的東西、唯美的畫面,都有強烈欣賞美、追求美的渴望,但感受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觀點卻不是與生俱來的。多年幼兒繪畫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幼兒很容易對美術表現出自發的熱情,但往往是淺層次低級別的興趣,停留在“好玩”“我喜歡”的階段,且具有不穩定性。因此,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活動時要善于把幼兒的淺層次興趣延伸并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
關鍵詞:繪畫能力;幼教;教學形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诿佬g教學中,我們發現幼兒很難按照老師的意愿去完成繪畫任務,教學活動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僅按照老師的范畫臨摹,雖然可以使幼兒掌握粗淺的美術 知識和技能,但卻束縛和限制了幼兒鮮活的思維,使其對繪畫沒什么興趣,整個活動也就枯燥乏味了。如何讓幼兒用一雙好奇的眼睛去認識、觀察世界,并能通過小手描繪在畫紙上呢?培養幼兒的繪畫涂鴉興趣尤為重要。對此,我有以下幾點膚淺體會:
一、創新教學形式,欣賞感悟誘發幼兒繪畫涂鴉興趣
美術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塑造具體可視的形象,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美化生活的一種造型藝術。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灌輸式”教學,而是讓幼兒欣賞完整的作品,從直觀上誘發他們對繪畫涂鴉的興趣。
為了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欣賞能力,我們可以帶孩子去逛商店,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欣賞各種商品的精美設計和裝潢設計,欣賞色彩鮮艷、樣式新穎的服裝,欣賞各式各樣的工藝品、裝飾品。還可以帶領孩子走出教室來到戶外,指導他們認識感受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拓寬他們的眼界,在不知不覺中誘發孩子的興趣。
回到課堂,我們啟發孩子做小小設計師,進行各種小設計,如,設計服裝、提包,給媽媽設計頭巾等,鍛煉幼兒的色彩搭配能力,從而對美麗的色彩進行充分的感受,積累感性經驗。這些活動使幼兒接受了潛移默化的熏陶,加強了美的視覺感受,培養了孩子對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引發了孩子對美的向往。
還特別建議多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克服時空限制,進行真實再現,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那些難以直接接觸和觀察的事物,不斷豐富幼兒的認知經驗,不斷拓寬幼兒的知識面,有利于幼兒感知、理解新知識,在探索中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變化,有助于幼兒對美術的感受和理解,激發幼兒創造的智慧火花。如:大班創造性繪畫活動《多彩的海底世界》,幼兒通過觀看錄像、制作的動態“海底世界”,對色彩繽紛的海洋魚類、珊瑚等海底景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各式各樣的魚在海底游來游去,同時配上歡快活潑的音樂,孩子們感覺到大海似乎就在他們身邊,使孩子們對深海的魚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和表象,創作欲望劇增,進而創作出一幅幅完美的圖畫,拓展了幼兒創造性繪畫的空間。
二、豐富生活經驗,獨立創造活躍幼兒繪畫涂鴉興趣
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豐富生活經驗的重要途徑。每個正常的幼兒都能看見東西,但還不代表每個幼兒都會看東西,這就是觀察力的問題。幼兒的觀察能力決定著他們的知識水平。教育家列·符·贊科夫認為,學困生的普遍特點就是觀察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應有的求知欲。現實生活的聲、光、形、色都能激發起幼兒的興趣,從現實生活中選取繪畫的題材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我們應通過多種途徑,豐富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擴大其知識面。比如,組織幼兒或請家長經常帶幼兒多接觸街道、公園、田野等他們容易理解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特別是多帶孩子到色彩斑斕的大自然中去感知、觀察、發現。注重引導孩子觀察、發現、記住雨后的彩虹、雪后的美景;花卉、樹葉的各種形狀、顏色,昆蟲、小鳥的動態特征,尋找燕子與麻雀、蝴蝶的異同,觀察秋天的樹木、葉子發生的變化,聽聽在樹葉上走動時腳下發出的沙沙聲,采集美麗的落葉等。
三、營造活動環境,新奇氛圍保持幼兒繪畫涂鴉興趣
新奇且具有美術氛圍的活動空間與環境氛圍對幼兒繪畫涂鴉興趣的持續保持是十分有利的。如,我們在教幼兒畫蝴蝶時,事先可以在墻壁上掛出有關蝴蝶的圖片或掛式形象教具,讓幼兒隨時可以欣賞。課上再給幼兒播放多媒體課件,結合課件欣賞音樂“化蝶”并讓幼兒用語言去描述對音樂的理解。之后,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想法都畫在紙上,孩子們可能會用各種圖形來表現美麗的蝴蝶,有的會用半圓,有的會用三角形……孩子們不受約束,表現出各自的創造,從而進一步激發并保持了他們對繪畫涂鴉的興趣。
總之,創設多彩情境,通過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的繪畫涂鴉活動,可以打開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大門,激發并保持幼兒繪畫涂鴉的濃厚興趣,促進幼兒繪畫能力的持續提升。作為幼兒老師,我們應給予每一位幼兒充分表現的機會和權力,讓他們在繪畫涂鴉的天地中盡情地展開想象的翅膀。
參考文獻:
[1]霍雨佳.幼兒科學活動中教師指導的特點與類型[J].學前教育研究,2009.
[2]王麗珍.科學活動中幼兒操作主動性的培養[J].考試周刊,2008.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