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摘 要:觀察力是幼兒獲取身邊事物信息、發現事物之間聯系的基礎,對于提高幼兒想象力以及發展幼兒的思維都起著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從小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習慣和觀察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是擺在每位幼兒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針對“幼兒自然觀察能力培養措施”這個話題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關鍵詞:幼兒;自然觀察能力;培養策略
一、幼兒
幼兒一般是指3~6歲的學齡前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是這時期幼兒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他們對外面的世界總是充滿好奇,總是愛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為什么”等等。眾所周知,幼兒時期是幼兒思維發展以及學習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而自然觀察能力又是幼兒時期重點培養的一項能力。接下來,我們就共同了解一下自然觀察能力。
二、自然觀察能力
所謂的自然觀察能力是指幼兒獲取身邊事物信息、發現事物之間聯系的能力,對于幼兒智力的發展、提高幼兒的想象力以及發展幼兒的思維都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從小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習慣和觀察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現階段幼兒觀察能力教學現狀:
1.許多幼兒園雖然都設有美工課、自然角等培養幼兒觀察能力的課程,但是很多教師只注重教學內容,而忽略了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
2.許多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的教師由于不是專門的幼師畢業,雖然對于數學、拼音等基礎課程比較擅長,但是對于如何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來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如觀察能力等,并不是特別擅長,這對于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很不利。
3.教學理念落后。一部分教師仍然堅持傳統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太多,留給幼兒獨立思考、觀察的時間太少,因此,幼兒的學習興趣不高。
三、培養幼兒觀察能力的措施
1.根據幼兒的年齡段選擇合適的觀察對象
觀察對象是培養幼兒自然觀察能力的基礎,一個好的觀察對象,應該是能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觀察興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擇的觀察對象要符合幼兒的年齡以及心理特點等。
如,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對于色澤鮮艷、日常接觸的事物感興趣,如:蘋果、香蕉、西瓜以及茄子、西紅柿、南瓜等等,如果教師只單純地讓他們觀察這些水果和蔬菜,幼兒的觀察興趣可能不高,但是如果教師加以點綴,如,在蘋果上畫個小笑臉,在南瓜上畫一堆翅膀,等等,然后再引導幼兒觀察這些事物有什么特征,這樣就會大大激發幼兒的觀察興趣。教師也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來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如,讓幼兒比較本班的球哪種顏色的多,哪種顏色的少,等等。
2.讓幼兒動手參與,在實踐中觀察探索,體驗快樂
在幼兒園基本上都設有美工區、科學區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區域的優勢來引導幼兒在實踐中觀察探索,不但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幼兒體驗其中的快樂。
以大班的“母親節——為媽媽準備的一枝花“為例,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為了使幼兒表達對母親的愛,幼兒園特意舉辦了一節“我為媽媽折一枝花”的活動,在活動開始時,教師首先為每位幼兒準備了綠紙、紅紙、雙面膠、小剪刀、小樹枝等材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邊為幼兒講解如何一步步操作,一邊為幼兒演示,每個幼兒都特別投入,觀察得也非常認真,并按照教師的步驟去做,當然在操作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如:綠紙包的樹枝因為包得太松樹枝被掉出來,還有的因為自己操作不小心,把花瓣撕壞等,然后經過教師以及其他幼兒的指導,每個幼兒都制作出了一枝漂亮的康乃馨,通過這節美工課不但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使其體驗到美工課的快樂。
3.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
神奇的大自然中有著許多的奧妙知識,幼兒都是天生的自然愛好者,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不但可以培養他們自然觀察的智能,豐富其對大自然的體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他們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如,為了讓幼兒體驗“春天”,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出課堂,帶領他們走進小公園,他們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表情,有的幼兒觀察到小草發芽了;有的幼兒還觀察到小螞蟻都從土里鉆了出來;還有的幼兒觀察到,好多人都在放風箏,等等,每位幼兒都觀察得特別仔細,從而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習慣。
4.通過游戲來提高幼兒善于觀察的能力
活潑好動、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來授課,如,找不同、看對錯、連連看、測觀察力等小游戲都是不錯的選擇,不但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從根據幼兒的年齡段選擇合適的觀察對象;讓幼兒動手參與,在實踐中觀察探索,體驗快樂;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以及通過游戲形式來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等四個方面具體論述了培養幼兒自然觀察能力的措施,希望我的論述能為我們的教學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陳思秀.培養幼兒觀察能力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25).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