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培養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教育目標,加強學生閱讀習慣養成教育,對于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探析了幼兒園閱讀教學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具體途徑,與諸位教師探討。
關鍵詞:良好習慣;幼兒園;閱讀教學;圖畫書
幼兒園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也是閱讀教學的啟蒙時期,幼兒園閱讀教育質量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后一生的閱讀品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非常關注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教育,教師應當提高閱讀教學認識,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具體可以從如下方面展開:
一、激發幼兒圖書閱讀興趣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囵B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第一步是激發幼兒閱讀興趣,促使幼兒對文字符號產生好感。過去的教學實踐證明:良好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對于保持和鞏固閱讀興趣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當有意識地營造優美的人文環境,以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本學期,在家長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之下,我在班級里面建設了“小小讀書角”,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閱讀環境。入園之前,我制作了《早期閱讀書目表》,發放給學生家長,讓他們填上相應的書籍。家長積極推薦了相關書籍,還有很多家長自愿捐贈圖書,用于“讀書角”建設。最后在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共獲得了85本書。我買來了一個組合書柜,請孩子們一起動手,在書柜上面貼上美麗的圖畫,掛上好看的裝飾品,最后和他們一起,一本書一本書地分類擺放到書柜上。見證了“讀書角”建立的全過程,孩子們也非??鞓?,更加愿意投身于閱讀活動了。
二、指導幼兒高質量地閱讀
充分激發幼兒閱讀興趣之后,教師應當指導幼兒進行高質量、高品質、高效率的閱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們回家之后并不是沒有參與閱讀活動,但是家長發現這些課下閱讀局限于對圖畫的感興趣上。孩子們經常在閱讀過程中不自覺地在書上寫寫畫畫,最后把讀本涂得亂七八糟,根本沒辦法再讀下去。深入分析這一問題,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幼兒缺乏行之有效的閱讀指導所導致的。由于沒有掌握相應方法,識字經驗有限的幼兒不知道如何克服閱讀障礙,最終逐漸喪失閱讀耐心,導致閱讀質量低下。
識字是幼兒閱讀活動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不少孩子只是對圖畫感興趣,不愿意認真閱讀文字,這種習慣必須予以糾正。在對孩子進行早期閱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孤立地教孩子識字,而是要字不離句、句不離篇,讓孩子在優美的故事情節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以《丑小鴨》這則繪本閱讀指導為例,我采用了先讀書后識字的方法進行教學,效果非常不錯。首先,我為孩子們朗讀了一遍這個故事,以便他們初步掌握故事內容和故事情節。隨后,課件出示提前掃描好的pdf格式繪本,我讀一個字,孩子們用手在書本上指一個字,慢慢進入閱讀狀態。兩遍朗讀結束之后,孩子們手指字、眼看書,跟隨我一起讀。幾遍重復下來,他們不僅加深了對故事內容的印象,也在字音和字形之間建立了初步聯系,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三、多種方式開展閱讀活動
任何一個習慣的養成都需要經歷一定的過程,在幼兒閱讀習慣養成教育過程中,幼兒會不斷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閱讀活動中斷,影響了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質量。閱讀習慣培養過程中,教師應當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以鞏固訓練成果,更好地達成教育目標。
(一)故事提講活動
故事提講就是閱讀結束之后教師通過給出關鍵字,引導幼兒不斷回憶故事情節,慢慢完成故事復述。例如《狼來了》故事中,幼兒閱讀結束之后,教師提問:主人公是誰?幼兒回答:小男孩。那么小男孩就是關鍵字。此時再次提問:小男孩在做什么?幼兒回答:放羊。放羊則是第二個關鍵字。教師分別通過小男孩、放羊、第一次狼來了人們的反應、第二次狼來了人們的反應、第三次狼來了人們的反應這些關鍵詞進行提示,幼兒提高了對故事內容的認識,有助于鞏固閱讀成果。
(二)故事表演活動
故事表演活動非常適合在大班閱讀活動中開展,是鞏固閱讀訓練成果的常見方法之一。幼兒年紀雖小,但是他們具有強烈的表演欲望,組織故事表演活動不僅有助于他們深入理解故事,同時有助于觸發新體驗、獲得新感悟。每一次閱讀指導結束之后,教師都可以讓幼兒自由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某一個人物進行角色扮演。為了更好地完成表演,幼兒必須再次認真閱讀故事,這一過程中有效提高了閱讀能力。而在表演時,口頭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可謂一舉兩得。
閱讀是交流過程的一部分,幼兒園閱讀教學豐富了孩子的閱讀體驗,極大促進了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加強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讓良好習慣陪伴孩子一生,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以上我們簡要分析了幼兒閱讀習慣養成教育的幾點途徑,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注意,行為習慣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不能操之過急,以免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屈艷榮.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J].讀與算(教育導刊),2013(14).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