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筱+周易華
摘 要:文章基于農業類院校學生構成類別與教學背景,結合問卷調查展開分析,并以“創意產品與設計藝術”課程為例,展開藝術類公選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研究。
關鍵詞:公選課;需求分析;課程改革;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4-0020-01
農業院校學科重點多傾向于農學、動物科學等方向,學生構成性質也多為理工科學生,獨特的教學背景與單一的學生構成導致部分理工類學生缺乏必要的藝術知識與修養。因此,藝術類公選課的開設對于提高大學生藝術修養、提升綜合素質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高校藝術類公選課的課程改革
(1)課程背景。高校藝術公選課多以鑒賞性質為主,以提升藝術修養為目的。藝術類選修課的內容一般指的是狹義藝術,為音樂、美術、舞蹈、話劇、影視等。其主要特征為:課程性質多為鑒賞性質;課程設置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迭代更新快;趣味性強,學生學習興趣高、學習壓力??;適宜學習的學生群體較為廣泛,為選修課程中的熱門類別。
(2)教學狀況。藝術公選課課程整體的教學現狀出現了短板情況:一是學生對該類課程的極高熱情引發的高開課量,教師壓力過大導致了教學質量下降問題;二是因為課程性質導致的課程標準不同,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缺乏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標準;三是課程內容淺顯片面,致使授課內容非系統化;四是課堂紀律差,學生曠課情況嚴重、遲到者較多、課堂不學習情況凸顯。
(3)學生訴求。教師以湖南農業大學2017年春季全校性公選課“創意產品與設計藝術”為背景展開了學生訴求問卷調研(關于設計藝術類公共選修課教學方式的問卷),共發放問卷200份,有效問卷159份,經過定量與定性分析得到如下結果。一是學生選課原因。據調查結果顯示,對設計藝術感興趣的占84.28%,共134人;認為設計藝術類課程教學方式生動占31.45%,共50人;認為設計藝術類課程內容輕松易懂的占22.64%,共36人;可以結交更多朋友的占15.72%,共25人;朋友推薦的占8.18%,共13人;隨便選的/沒別的課程可選的占11.95%,共19人;其他的占5.03%,共8人。通過數據可知,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影響了學生的選課決策。二是教學內容訴求。對于學生期待的教學課程性質,認為鑒賞性質的課程占51.57%,共82人;認知性質的課程占16.35%,共26人;實踐性質的課程占32.08%,共51人??梢妼W生更期待鑒賞性質的課程,故而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應著重考慮鑒賞內容的安排。學生期待的課程環節的選項中,PPT講授占58.49%,共93人;視頻學習占77.99%,共124人;動手實踐占57.23%,共91人;翻轉課堂占16.35%,共26人;課堂小組討論占20.13%,共32人??梢妼W生對新媒體的教學方式比較感興趣,同時也期待有動手實踐環節。三是結課作業的形式。學生期待的作業形式為,論文等學習心得(紙質)占30.19%,共48人;實踐性的小創作(實物)占53.46%,共85人;課程的社會調查(實踐)占16.35%,共26人??梢姡瑢W生們更期待創作類或者社會調查類的實踐型結課作業形式。
二、“創意產品與設計藝術”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1)課程性質與學習目標?!皠撘猱a品與設計藝術”是關于產品及設計的入門級鑒賞課程,它適用的對象是從未做過設計、沒有任何設計實踐經驗的全校學生。以產品設計中交通工具、救援產品、家電產品、家居家電、嬰童產品、交互設計中的創意產品為案例進行較為系統的認知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工業產品的基本概念、產品類別、設計思維、操作程序,深化學生對設計藝術學科的了解與認知。
(2)教學方法的改革實踐。從創意產品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系統的案例分析,教學過程中可采取探究式、發現式、交互式、研討式等開放式教學方法,活躍教學氣氛、提升教學方法,多角度詮釋與傳授創意產品設計及設計藝術學知識。一是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開放型的研討、分析、描述等方式,訓練學生對“創意產品與設計藝術”課程知識的理解和認識,然后在教學環節中實施概念導引、案例研究、方法訓練、互動答疑、可行評價等開放式教學方式,逐步完成課程任務與目標成果。二是課程環節,開課初期設置課前認知與創造性思維研究環節,設置導入環節,開展導教與思考研討內容,目的是提出課程概念與訓練學生設計思維;課程核心內容為概念認知與鑒賞實踐,可采用互動發散、小組討論、目標建立、分析整理等方法,目的是在互動中加強學習效果;在最后的可行分析及評價拓展環節,可設置小組報告、效果展示、互動評價內容,目的是檢驗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3)考核方式的改善。要改善公選課的學風現狀,考勤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首先,量化到課率,以學生的到課率為指標考核學生平時的成績。其次,加強隨堂考核的分值比重,不定期進行隨堂考核、課程討論,并將表現計入最終成績。最后,重視結課作業,按照學生真實水平給出成績,把控合格率。
三、結束語
總之,基于農業院校的教學背景,教師在藝術類公選課的教學環節中采取開放型的研討、分析、描述的教學方式,設置導入環節,開展導教與思考研討的教學內容,確定課程的教學重點并著重講授,完善課堂及課后考核環節,是農業院校藝術類公選課的改革實踐的一條可行之路。
參考文獻:
[1]岳慶友,等.高校公選課問題及對策探析[J].黑龍江教育,2016(05)
[2]代靜.高校公選課現狀調查及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