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旭瑯
被國內一所著名高校錄取的小王發(fā)現(xiàn)身邊的同學多才多藝,后悔自己高中時將時間都用在“題海”中。我想對小王說:“心之所向,何悔之有?”
近年來,國內教育一直飽受爭議,無非就是認為應試教育使學生成了做題的機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雖然高考不再是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但是考上一個好大學仍能讓人獲益匪淺,對以后人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小王和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一樣,既沒有超群的智商,也沒有優(yōu)越的家庭背景,小王只能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全心全意地沉浸于“題海”,才好不容易換來了名牌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為未來的人生贏得一個更好的發(fā)展平臺,這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呢?
古人云:“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青少年時期,大腦最活躍,記憶力最強,吸取知識最迅速,是學習的最佳時期。所以,古人才勸我們珍惜青春時光,努力學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古之學者,即使是滿腹經(jīng)綸,也仍在嘆息、悔恨青少年時光沒有好好讀書學習,而小王卻能專注于學習,擁有了充實而秀美的內在,又何悔之有?
富蘭克林曾說過:“不付出辛苦,便無所得。”大多數(shù)人的才藝都是從小勤奮刻苦練就的,例如鋼琴,最好的學習時間要從三歲開始,郎朗就是這方面的典型。從童年開始勤學苦練、大量付出,方能學有所成,沒有經(jīng)歷過那份艱辛付出的小王,有什么好后悔的呢?再說,大學相比于緊張的高中,時間寬裕了很多,小王大可在此時學習才藝,發(fā)展興趣愛好,豐富課余生活。“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又有何悔乎?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凡是在某一領域有所成就者,大都專一于一事一物:諾貝爾獎獲得者居里夫人,一生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語言學家周有光,一生奉獻于漢語言的研究;京劇大家梅葆玖,一生投入到傳承、復興京劇傳統(tǒng)藝術……小王三年用心專一于“題海”,收獲了高分,進入了令莘莘學子羨慕不已的名牌大學,也為以后取得事業(yè)的成功,培養(yǎng)了必不可少的用心專一的優(yōu)秀品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沒有才藝,也一樣能讓明天燦爛輝煌,又有何悔乎?
甘瓜苦蒂,物無全美。在現(xiàn)實的高中,高分與才藝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難以兩全,正如小劉的勸言,如果沒有曾經(jīng)在“題海”中的巨大付出,小王連說后悔的機會都沒有。
我要大聲地對“小王們”說:搏擊“題海”,何悔之有!心之所向,何悔之有!
■
基礎等級:作文的標題即中心論點,采用反問句的形式,感情強烈,鮮明突出。本文從下面幾個方面論述“為什么心之所向,無須后悔”,極為充分有力:一心高考,為未來的人生贏得了更好的發(fā)展平臺;一心學習,獲取了大量的知識,擁有了充實而秀美的內在;沒付出就沒回報,大一開始付出、用心去學才藝也不晚;沒有才藝,只要用心專一于一事一物,一樣能讓明天燦爛輝煌。故本項評39分。
發(fā)展等級:作文每個段落的最后都運用了與標題相同或相似的反問句,五唱六嘆,加強了語氣,強化了感情,突出了觀點。作文中大量的引用論證,增強了說服力,增添了語言的文采,豐厚了文化底蘊,彰顯了考生的文化積淀。故本項評18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等級39分+發(fā)展等級18分=57分。
【本版由沈友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