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淦棟
摘 要:文章從場地器械因素、遵循人體生理規律和鍛煉原則、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與教師組織相關的安全隱患、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安全保護機能、學校安全教育還需要收集相關法律和政策供師生學習了解幾方面,研究如何有效降低學校體育運動風險。
關鍵詞:體育教學;安全隱患;操作;規避;有效教學;體育運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4-0033-01
教育部印發的《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通知,就學校運動傷害事故的防范和處理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實施意見。為了防范學校體育運動風險,保護學生、教師和學校合法權益,保障學校體育健康、有序發展,一線體育教師尤其要重視學習和理解。而在體育課當中,往往會由于課前準備、場地器械、教師組織、應急處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教師應該正確認識這些隱患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規避。
一、場地器械因素
單杠、雙杠、肋木、足球門等都容易有松動或固定不牢的情況,會在練習過程中發生危險。規避方法:關于運動器械,學校在選購時應該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采購,并由專業人員安裝。對于運動器械的使用要建立使用記載備案,定時檢查保養。體育教師在日常的體育課上應該告知全體學生安全使用細則,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演示。至于場地使用,學校體育教研組對于每周的體育課要有一個統籌規劃,一節體育課不該有過多班級同時在場地上,應盡量合理調配。
二、遵循人體生理規律和鍛煉原則
實施策略:首先教師要關注體育課的運動密度。其中“一般練習密度”是體育課中開始部分與結束部分的練習時間之和與總練習時間的比例,“基本練習密度”指體育課上基本部分的運動時間與總時間之間的比例,如果過分強調“一般練習密度”,基本練習任務的完成就會打折扣;如果過分強調“基本練習密度”而忽略“一般練習密度”,就會增加運動風險。其次是教師應該針對每節課所涉及的項目特征,預先設計好科學有效的準備活動和放松運動,對于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器械體操、田徑運動項目,必須保證準備活動的時間。再次是教師在評價體育課運動負荷的合理性時,還可以采用運動指數(也稱心率指數)評價。
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學生由于存在體質差異,男女生之間、身體健壯與瘦弱學生之間、健康體魄與存有病史學生之間,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如果不及時發現和了解并做區別對待的話,極易發生傷害事故。規避策略:學校要按照要求定期對學生進行健康檢查,并建立學生健康檔案,涉及隱私必須采取相應保密措施。新生入學時,學校應在第一時間通過問卷調查或者讓家長提供孩子相應的病史資料等,對不適宜參與運動的學生在校醫室備案,并告知相關體育教師和班主任。體育教師在平時對一些不適宜參與劇烈運動的學生要給予格外關注,適當減少或者完全杜絕他們參加劇烈運動。
四、與教師組織相關的安全隱患
與教師組織相關的安全隱患經常存在于練習隊伍調動、學生的站位方向、整堂課的主教材和輔助教材之間的合理搭配中。規避方法:學生練習隊形很有講究,如在折返跑過程中,學生之間必須保持安全距離。一節課當中,隊伍調動不宜過于頻繁,而且每次調動必須要目的明確,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混亂。
五、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安全保護機能
在體育課實施過程當中,情形千變萬化,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素質,是很難應對課上發生的種種狀況的。一般事故處理步驟:一是事故發生后,應該及時判斷學生傷勢,并及時通知班主任和校醫。二是發生學生傷害事故后,學校應當及時救助受傷害的學生,并及時告知學生監護人;有條件的,應當采取緊急救援等方式救助。三是學生傷害事故情形嚴重的,學校應當及時向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以求得多方的支持幫助。四是教師應該知曉必要的救助知識,如遇到突發事故時,教師的救助操作過程應按照急救流程嚴格執行。
六、學校安全教育需要收集相關法律和政策供師生學習
具體法律條文:《義務教育法》《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等等。
七、結束語
總之,為確保學生的安全,體育課有諸多因素需要注意,如果不及時規避風險,就會造成程度各異的運動傷害,給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帶來一定負面影響。這就需要廣大體育教師進一步明確安全隱患的危險性,針對不同的因素如場地、器械、教材、學情、組織、宣傳教育等進行多方面的思考,體現全面性與具體化,盡可能使安全隱患得到避免和消除,以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開展。
參考文獻:
[1]劉晉.對大密度大強度體育課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學校體育,2015(12).
[2]田海濤.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開展拓展訓練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3]鄭增儀.李雯,徐美貞.學校安全工作實用讀本[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