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平
摘 要: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的日益激烈和社會生活的日益豐富,使學生的價值觀發生難以預知的變化。文章分析農村部分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現狀,農村部分初中的德育工作現狀,并從學校要動員家庭與社會共同重視道德建設、學校德育工作者要注重改變教育觀念、注重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等方面,研究提高農村初中德育實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校德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2-0012-01
學校的德育工作,從個體來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成才,從整個國家和社會來講直接影響國家未來和社會和諧。由于德育的復雜性等原因,農村初中德育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又該如何解決,是值得德育工作者去認真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一、農村部分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現狀
首先,有的學生的道德感缺失。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時很難在有的農村初中生身上找到。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不尊重老師,和老師頂撞,甚至辱罵老師;有的高年級學生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敲詐勒索,或在學校打架;有的學生對家長橫眉豎眼,沒有一點感恩之心。其次,部分學生存在不良習慣。有些學生隨手亂扔垃圾,在課桌上亂涂亂畫,早上遲到,自習課上自控能力差,中午就餐愛插隊,身體稍有不適就叫家長來校接其回家。有的學生在家做作業時習慣用手機查閱答案,一到周末手機不離身。再次,部分學生心理脆弱。有些學生唯我獨尊,受不了一點委屈,承受不了一點挫折和打擊,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想離家出走,甚至做出輕生這種極端事情,令老師和家長措手不及。
二、農村部分初中的德育工作現狀
首先,有時存在輕德育、重智育的現象。德育為首的教育原則,在有的農村初中并未完全落實。有的學校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只重升學率,把德育工作放在次要地位,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其次,部分德育工作脫離生活實際。有的學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形式主義傾向,不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陷入“紙上談兵”的困境,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軌。再次,德育工作形式單一古板。農村部分初中德育課程的教學方式比較單調,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照本宣科,學生則坐在下面機械地記憶。最后,有的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不高,影響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
三、提高農村初中德育實效性的對策
針對農村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教育工作者要正視挑戰,努力探索和正確把握農村初中德育的特點、規律、理念,制定具有實效性的對策。
(1)學校要動員家庭與社會共同重視道德建設。在農村初中學校,家庭教育還很薄弱。有些父母外出工作,把孩子交給祖父母,而祖父母由于種種原因很少對孫輩進行嚴格的教育。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土壤,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是學生接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堅實基礎。教師要經常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規范自身的日常行為,從小事抓起,成為孩子的人生榜樣。同時,學校也要呼吁社會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政府應該為孩子提供相應的活動場所和活動設施,同時加強執法力度,凈化社會風氣,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2)學校德育工作者要注重改變教育觀念。學校應把德育工作放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突出位置,投入人力與物力,扎實開展德育工作,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時間和空間上,學校要按計劃開齊德育課程,平時不占用德育課課時,確保各項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學校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要時刻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德育融入各學科教學中,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3)注重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農村初中教師流動性比較大,思想觀念上有時也跟不上時代要求,這就要求學校充分重視德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學校無小事,處處皆德育。”在學校教育中,要把“教書”與“育人”統一起來,強調所有教師和工作人員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在不同的崗位上自覺地擔負起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重任。學校要定期對德育課教師進行培訓,確保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落實思想道德教育目標。比如,可以在開學初確定好本校德育研究課題,兩周進行一次思想政治學習,重點學習師德材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作為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平時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與表揚學生。同時,要加強班級制度建設,規范學生行為,營造良好的班風,為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提供正確的輿論導向和監督機制。
四、結束語
總之,要做好農村初中的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要注重改變教育觀念,堅持學習、實踐和探索,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并動員家庭與社會共同重視道德建設。只有社會、學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使農村初中生真正健康成長,實現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林云芬.農村中學德育實效性的實踐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02).
[2]劉德蕓.提高中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思考[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7(04).
[3]韓春梅.中小學道德教育的缺失與對策[J].教書育人,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