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科學技術的投入日益加大,科普宣傳在夯實科學基礎、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也提到“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技館作為科普宣傳的主陣地、重要載體,在開展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并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創新不足、無法緊貼時代特點、經營僵化等問題,影響和制約了科技館的發展。如何讓科技館緊貼時代特點,時刻追蹤最前沿科技、通過差異化經營來實現科技館的遠景發展是我們需要探討和解決的。
1 科技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工作體制方面的問題。目前,我國大多數科技館屬于事業編制,依靠中央免費開放及地方財政撥款來實現科技館的建設和發展,雖然國家對科技的投入越來越大,但具體到科技館的建設中,投入仍顯不足,導致在理念創新方面無法緊跟時代特點。
(2)布展理念方面的問題。很多科技館在引進展品展項時,存在貪大求全的理念,認為展項越多越好,沒有結合時代特點和科技前沿來考慮,布展時也沒有從體現地域特點上進行全盤考慮,導致很多地方科技館的布展大同小異,無法體現差異化,對觀眾的吸引力不足。
(3)展品創新方面的問題。很多地方的科技館只是在初建時購置了一些展品展項,并形成了固定的展示模式,觀眾在前期的新鮮度褪去后,很難對已經參觀過的展品產生興趣。按照國內科技館的一般規律,一個新館對觀眾的吸引熱度一般在3~4年左右,并且這期間觀眾量呈逐年遞減趨勢。這種“新館效應”的影響程度,與科技館展品更新問題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大多數科技館仍依靠財政投入,受到各類規章制度的約束,不能完全實現自主經營,導致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對展項展品的更新緩慢,使得科技館在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弘揚科學精神方面難以有所突破。
(4)專業人才方面的問題。由于大多數科技館是事業單位體制的運營模式,決定了在科技館人員配置存在著重管理輕科研的趨向,缺少具有高科學素養的專業人才。同時科技館在內部人員調控,職業培訓等方還存在一系列體制問題,加上薪酬待遇等問題,讓真正人才難有發揮的空間和用武之地,人往高處走的人才流失難以避免。
(5)科普功能方面的問題。很多地方的科技館單純追求展品展項,忽視了科技館承載科普教育的本源作用,致使很多群眾僅僅把科技館作為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在如何做到結合展品展項宣傳科學知識、提高群眾科學素養方面還存在不足。
2 科技館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1)善于借力,爭取支持最大化。一是,要加強政策引導。科普工作是“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全社會各部門共同承擔和通力協作。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要爭取資金配套。從現有運行機制看,科技館的各項運轉離不開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各種展項的引進、更新、維護同樣也需要從財政資金上予以傾斜。同時,也要利用政策積極爭取中央免費開放的資金支持。三是,要強化合作共贏。科技館的展教服務是面向社會開放的,普及前沿科學離不開學校、科研單位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這要求科技館不能單打獨斗,要積極融入社會,最大限度利用各種社會資源,與時俱進,前瞻共享共贏。
(2)加強管理,夯實隊伍建設。一是,必須重視加強科技館的自身管理。很多科技館內部缺乏有效的競爭和激勵機制,缺乏切實提升科技館工作水平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因此科技館堅持好公益屬性和事業屬性的同時,構建符合當地特色的、積極向上的館內文化,并進行必要的員工培訓和考核。二是,引進專業人才。科技館要真正發揮科普主陣地的作用,必須有一支具有高科技素養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方能從科技的前瞻發展、展項的精品意識、科技理念的大眾化傳播方面發揮出科技館的作用,要提高人才梯次結構培養,提高人才待遇,確保留住人,發展人,進而更好地促進科技館的發展。
3 深挖潛力,從內部提檔升級
一是,要樹立精品意識。各地科技館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對展品展項的引進水平也參差不急,因此科技館對展品展項的引進不能貪大求全,導致無法體現自身特色。要在明確自身定位的前提下緊跟時代發展,重視社會發展中的重點和熱點問題,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引進符合時代特色的展品展項,體現差異化、精品化,促進科技與人文、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二是,要發揮網絡大數據的便捷優勢。科技館的管理人員具備“互聯網+”時代的理念,充分構建網絡平臺,發揮網站、微信、微博等的便利作用,大力宣傳科技文化和科技館的理念,使群眾真正了解科技館的職能和優勢,積極自覺的參與到科普文化的宣傳中,以點帶面,形成示范效應,使科技館的精品化、創新性能具有更廣泛的號召力和傳播力,進一步增強科普事業發展的生機與活力。三是,要重視展品展項的創新和更新,體現設計性和功能性。科技館保持熱度很重要的一點在于要保持展品的更新頻率,維持公眾的關注度,而展品的創新又既要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播,更要重視科學發現、技術發明過程的演示,與公眾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使觀眾能夠掌握必要的科學思想和方法。對部分科技館展品展項無法及時更新的問題,可以探索橫向聯合,與周邊區市科技館建立定期的展項信息溝通機制,避免引進展項雷同,并定期交流,做到資源共享,輪流使用,實現雙贏。四是,突出區域特色,實現差異化經營。要與科技機構保持緊密合作,研發符合當地特色的展品展項,并借助網絡宣傳的優勢,形成獨特的“品牌效應”,吸引更多的外地觀眾慕名而來,保持觀眾的新鮮感和熱情度,使科技館時刻保持必要的人流量,從而達到口口相傳的效應,以擁有別人無法復制的“品牌項目”。
[責任編輯:張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