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華,李 珍,繆 清
(福建省閩東衛生學校,福建 福安 355017)
對老年護理人員培養方式的思考
——基于福安市養老現狀
賴清華,李 珍,繆 清
(福建省閩東衛生學校,福建 福安 355017)
目的 基于福安市老年人養老現狀,思考老年護理人員培養方式。方法 自設問卷對寧德地區15家醫院、福安市各養老機構在職護理人員及閩東衛生學校在校護生進行調查。結果 大多數護士和護生認為需要開設老年護理專業,29.7%的在校護生愿意就讀老年護理專業,53.0%的愿意接受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結論 學校應當開設老年護理專業,與企業合作訂單式培養老年護理人員,并加強老年護理師資隊伍建設,以應對人口老齡化現狀。
福安;養老現狀;老年護理;培養方式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進步,生育率持續保持較低水平,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我國早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且老齡化速度快;到2030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老齡化水平達30%,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此外,老年人口的高齡、失能(生活不能自理)和空巢化進一步加劇了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性和復雜性[1]。
相對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我國老年護理事業發展明顯滯后,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專業老年護理人員嚴重缺乏,護理水平參差不齊,現有的養老機構護理人員總體素質偏低,絕大多數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僅能為老年人提供簡單的生活照顧,無法滿足醫療護理、健康指導、心理護理等多方面的需求。隨著我國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專業老年護理人員培養迫在眉睫。
福安市作為一個擁有66萬人口的縣級市,最新數據顯示60歲以上人口占13.8%,65歲以上人口占9.3%,依照國際標準已進入老齡化階段。據了解,目前福安市僅有38所養老機構,分布在22個鄉鎮(管理、服務由鄉鎮運作);市福利院1所,鄉鎮敬老院20所,民辦敬老院1所,還有村級幸福園(由村委會管理)。這些養老機構服務項目低端,以吃、住、娛樂為主,專業護理服務缺乏;護理人員與老年人按1∶10配備(國際標準為1∶ 1.45),且護理人員多為臨時工,文化程度低,居住的老年人多為“五保戶”和“三無”人員。目前養老院以“養”為主,沒有足夠的財力做到“醫養結合”。
福安市老齡化現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國其他同類縣市老齡化狀況。因此,可基于福安市養老現狀,初步探討老年護理人員培養方式。
調查對象為寧德地區15家醫院(二乙及以上)、福安市各養老機構在職護理人員及閩東衛生學校在校護生(包括一、二、三年級,其中三年級為實習生)。分別設計調查問卷,隨機發放并回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1 在職護士調查
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50份,有效率為87.5%。護士基本信息見表1,對老年護理的看法、建議及從業意愿見表2。
2.2 在校護生調查
隨機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14份,有效率為82.8%。護生基本信息見表3,對老年護理的認識及從業意愿見表4。
調查顯示,如果有老年機構資助在校期間的學習及生活費用,53.0%的護生愿意畢業后到養老機構工作至少5年。

表1 護士基本信息(n=350)

表2 護理人員對老年護理的看法(n=350)

表3 護生基本信息(n=414)

表4 護生對老年護理的認識(n=414)
3.1 學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
各衛生院??筛鶕陨砬闆r設立中專、大專、本科等不同層次的老年護理專業,或先在護理專業設立老年護理方向,然后逐步過渡到開設獨立的老年護理專業,也可以在護生升二年級時提供轉到老年護理方向學習的機會。如此能培養出各層次的專業老年護理人員,滿足不同老年人的護理需要。
3.2 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人才[2]
調查顯示,如果有固定機構或組織為護生提供學習及生活資助,有一半以上的護生愿意畢業后到老年機構工作至少5年。因此,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很大。企業可為一部分貧困生提供經濟上的支持,而且學生不用擔心畢業后的就業問題,無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學習。同時,學校和企業還可以給就讀老年護理專業的學生一定的獎金激勵,承諾在其完成學業時或從事老年護理工作滿一定年限后兌現,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吸引其從事老年護理工作。
3.3 引進臨床在職護士或護理專業畢業生,成為專業老年護理人才
可以通過提高待遇來吸引臨床護士和護理專業畢業生,經過短期培訓(大部分護士認可的培訓時間是3個月)從事老年護理工作,此后還可以通過進修、繼續教育等學習更多專業老年護理知識,從而成為專業的老年護理人才,甚至高級老年護理人才。在老年護理還未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前,這是一個可行的培養老年護理人才的快捷通道,由此產生首批老年護理人才,也可促進職業院校老年護理專業的開辦和招生,培養出更多專業的老年護理人員,從而推動我國老年護理事業快速發展。
3.4 招募社會人士進行培訓,成為初級護理人才
可招募社會人士進行培訓,成為初級護理人才,在開展學歷教育的同時將老年人護理與照顧中的核心技術開發成非學歷培訓課程,形成相應的體系。我國可參照發達國家老年護理人員培養模式,培養不同方向和層次的老年護理員。政府可以組織老年護理專業培訓,招募學歷相對低的社會人士(如進城務工者或城鎮下崗職工)進行一定學時的培訓,通過考核后獲得初級證書,成為專業老年護工,為老年人提供一些初級護理[3]。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老年護理人員缺乏問題,還可以為社會閑散人員提供就業機會,維護社會穩定。
3.5 加強老年護理師資隊伍建設
要培養專業的老年護理人員,首先要有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4]。(1)成立專業的培訓機構。政府可將當地衛生院校或醫院作為老年護理員培訓單位,選派衛生院校護理教師及醫院護士外出進修學習,從而快速轉型為專業的老年護理師資,對在校護生進行授課,也可對招募的社會人士進行崗前培訓。(2)搭建平臺,構建網絡人才庫。政府還可搭建網絡平臺,大力宣傳,讓具有養老護理從業經歷的退休護士及社會有識之士在平臺注冊,成為培訓師儲備人才,由此形成老年護理培訓師網絡人才庫。
總之,老年護理人員培養方式應多樣化,培養出滿足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需求的不同方向和層次的護士,為“醫養結合”提供支持;緩解我國老年護理人員嚴重缺乏現狀,促進老年護理事業快速發展,逐步趕上發達國家的步伐。
[1]張小燕,王春先.老年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2]鄭翠紅,陳楚,李淼淼,等.福建省養老機構對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及校企合作意愿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5):506-508.
[3]吳岸晶.加拿大養老現狀及老年護理人才培養對我國護理教育的啟示[J].全科護理,2016,14(11):1176-1178.
[4]李菲,黃彬,劉麗萍,等.衛生職業學校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及探討[J].廣西教育,2016(2):15-17.
R192.6
:A
:1671-1246(2017)17-0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