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發龍
摘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是我國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是新時期教育的主題和最顯著的特征。筆者談及我國語文創新教育現狀,并結合多年語文教學經驗對如何培養小學語文創新教育能力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語文;創新教育;現狀;策略
江澤民同志曾說過:“創新是不斷進步的靈魂。”“如果不能創新,不去創新,這個民族就難以發展起來,難以屹立于世紀民族之林。創新,最根本的一條靠教育,靠人才。”[1]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創新也應從娃娃抓起,這是時代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如果小學語文教學中多融入一些創新思維教育,學生就能把創新的種子深深地埋入心間。
一、小學語文創新教育現狀
1、國家缺乏創新教育環境。國家目前取消了小學升初中的升學考試,為了招到優質生源,許多初中還是會明里暗里組織這樣或者那樣的考試,以此來對畢業生的水平進行評判,家長對此也比較熱衷,基于這些壓力,學校仍然是以學生的成績為主對教師進行考評,這樣一來,教師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而不是創新教育的實踐和研究。
2、教師缺乏創新教育主動性。經筆者調查,大部分語文老師對創新教育的關心程度不高、對創新教育的教學方法了解不夠,而且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對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的應用不足,這些都導致了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新鮮感,從而進一步影響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比如在當今如火如荼的新課改中,很多學校的語文課堂仍以教材和板書為主,老師沒有主動的要改變上課使用的教學方法。
3、學生創新學習的主動性無法激發。在語文老師長期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大部分的學生已經養成了填鴨式的被動學習習慣,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致使學生得到的課堂啟發少,未掌握有效的主動學習方法。這些學生在獲得新知識時缺少獨立思考,習慣于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講授,有一些小學生甚至還不能獨立完成作業,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帶領。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意識不到自己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老師也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嚴重影響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最終導致小學語文教育質量下降。
二、小學語文教育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1、學校應建立創新教育的引導機制。在創新教育方面,學校領導班子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應該是如何引導教師主動地區鉆研創新教育、實踐創新教育,建立創新教育的各種激勵機制,為教師和學生營造寬松的創新教育氛圍。比如學校可以在辦學理念、指導思想、教學管理、環境布置、教學評估體系以及班級氛圍方面營造創新教育的大環境,同時也可以在教育培訓、薪酬待遇以及職稱評聘等方面考慮一些創新教育的激勵政策,以此來充分提高教師創新教育的積極性。[2]
2、增強教師創新意識。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意識是行動的先導。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覺到我國基礎教育中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相對薄弱的現實,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這是一種意識,這種意識關系到關系到國家的強盛和名族的興衰。我們不是教材的編寫者,但我們可以有而且一定要有教學創新意識,要更新教育觀念,摒棄過去應試教育下的重結論、輕過程的不良做法,在新課程理念下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教育行為把一種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傳達給每個學生,讓“愛迪生思想火花”到處呈現,這是我們每個教師肩負的重任。
3、推行創新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基于此,我們需要擯棄傳統閱讀教學辦法,大力推行創新閱讀教學,通過組織各種閱讀時間活動、拓展課外知識內容等方法,努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己想要閱讀,帶著問題閱讀。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閱讀,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我們也可以在閱讀時拓展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知識,通過圖片、影片或是動畫視頻,趁機提出一些開放型的問題并鼓勵大家積極討論,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果。我們也要積極培養學生整體把握閱讀內容的能力,讓學生能感悟到課文中所蘊涵著的深刻思想和生動的形象,從而能對作者所寫課文的內容、寫法、用意以及所要表達的感情有全方位的理解。
4、對小學語文教育生活化。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正處于開始關注思考生活的初始階段,而語文學科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一的學科,具有較強的社會生活色彩,因而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育方法會收到一些奇特的效果。我們可以在語文教學時巧妙利用兒童對于生活的好奇和熱情,以語文教學課堂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適時擴展,全方位的把小學生課堂學習、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有機結合,縮小課本與生活的距離,刺激學生參與生活、表達生活的激情,進行小學語文生活化
教育[3]。
5、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質疑是人類社會得以發展的重要保證,擁有創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備敢于質疑的思維品質,這是由于創造的起點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是創新精神的基礎。敢于疑問才能引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促使學生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思維才會活躍并敏銳。對于剛剛步入學校的小學學生來說,全面的認識問題和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培養他們不按常規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問題,也就是要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能力,求異思維是一種開拓思維,也是一種創造性思維,要鼓勵他們對常規思維大膽質疑,引導他們多方面地思考問題,以此來培養他們探求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性的思維方式
三、結語
小學語文創新教育的作用關乎學生未來發展,也關乎國家能否佇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學生、家長、學校等方方面面的參與和支持下,努力提升自身創新教育能力,掌握更多先進的創新教育理論及方法,利用科學創新教育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創新學習的廣闊天地。
參考文獻
[1] 施鐵軍,王仁甫. “教師少教,學生多學”是有效教學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8 (04).
[2] 張秀峰.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的探討[J].吉林教育.2011(35).
[3] 胡志國.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4(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