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娜
摘 要:農業發展是我國的重點項目,科技在農業中發揮的作用與日俱增,同時也帶動了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河南省的農業發展借助科技的力量跨上了新臺階。縱觀河南省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其在基礎設施、人才培養以及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急需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人才培養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做出努力。
關鍵詞:河南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4-0028-02
一、河南省農業科技創新的發展現狀
河南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同時也是人口大省。不斷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為農業發展添新動力;不斷創新科技發展,為農業發展增速,是農業發展的新方向。農業科技創新主要體現在農業機械化、農業綠色化以及農業現代化這幾個方面,每一次科技創新在農業上的廣泛應用都是引領農業進步的階梯。目前,河南省在農業技術創新應用方面,旋耕機、播種機、收割機等一系列新型機器已代替原始的體力勞動,節省了大量勞動力,使效率迅速提高,時間成本也極大減小,農業發展朝著現代化趨勢前進。河南省針對國家戰略部署開展了農業科技創新研究工作,針對農民切身需求,加強對農業科技的創新研發,構筑農業科技創新平臺,不斷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為新型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但是,由于農產品競爭市場較弱、質量差、價格低等因素的限制,使農民不能很好地增收效益,削弱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影響了社會和諧。因此,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是現階段解決農產品市場短板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河南省農業科技創新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1.基礎設施薄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想使我國農業更好更快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河南省作為糧食大省,農業經濟發展程度直接影響整體經濟水平。隨著農民退居于弱勢群體,政府在整體規劃中降低了對農業技術創新開發的投入比例,許多農業技術創新開發的機構和組織都形同虛設。農業科技創新平臺設施薄弱,使科技創新難以真正投入使用。資金短缺是河南省農業科技創新設施落后的制約因素,而科學研究需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做后盾。一方面,我國受各方面因素的牽制,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資金非常有限;另一方面,農民主人翁意識太差,注重眼前利益,不能積極有效地對有利于農業發展的設施進行投資。科研基礎設施落后,成為阻礙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障礙。
2.人才培養欠缺。想發展,靠科技固然成效斐然,但不能忽略人才的重要作用。可以肯定的是,農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大量農業科技人才夜以繼日的苦心鉆研與反復實踐。然而,由于我國農業發展科技創新技術并不發達,相對于美國、日本、以色列等農業發達的國家,我國仍處于落后狀態,造成許多真正在農業科技創新有研究的高科技人才外流,導致我國總體人才缺乏。再加上近些年我國教育方式的原因,大學生畢業后都不愿回到農村基層工作,使得農業方面的專業人才相對較欠缺。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必須使農業發展速度處于國家農業發展領先地位。因此,通過科技創新帶動農業快速發展成為重中之重,而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也是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3.自主創新能力受限。農民是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與農業的踐行者,但其各方面素質普遍不高。目前來看,河南省大多數農民的學歷水平較低。理論知識的欠缺,不僅局限了他們用發展性的眼光看待農業、束縛了他們的創造新思維,而且減弱了他們對新方法、新思維、新科技的接受能力。農民是農業科技創新最直接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他們雖有實踐能力但沒有理論知識,不能根據自身切實需要創新發明新的科技產品。而對于擁有理論知識的學者專家來說,他們卻極少參與農業勞動,缺乏實踐基礎。雖有滿腹理論學識,但不能切實結合農民真實需求進行科技研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自主創新能力。
三、解決河南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問題的建議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創新需要有穩固的基礎設施平臺作保障。若想使河南省農業科技創新更好地發展,加強對科研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基礎設施不僅包括科研平臺等一些硬件的建設,還應包括知識文化、指導方針以及高科技人才等軟件的設施。因此,政府要盡可能地加大對農業科學研究平臺的資金投入。目前來看,一些企業家已經從農業科技創新的項目中發現商機,現在已有不少關于農墾科技開發的公司。政府可以聯合現有企業一起發力,共同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僅需要政府參與,還需要廣大農民的支持與配合。地方政府可組織農民積極配合,及時反映農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便在農業科技創新過程中及時做出調整。
2.重視創新人才培養。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要求更多新型科技人才的參與,因此,重視創新人才培養,打造人才培養計劃,是河南省政府需要重視的問題。科技創新不僅需要高學歷高科技人才的參與,也需要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一項新的農業科技若要被廣大農民接受并應用,還需要農業推廣人才的參與協助。因此,人才培養不僅是培養技術型人才和高素質的農民,還需要農業推廣人員。培養新型技術人員,不僅要下派一些專業型人才深入農村基層,也要有意識地培養農民的科技創新意識。定期舉辦技術培訓班、農業專家講座,同時,政府可以創辦專門的農業技術培訓院校,免費給農民進行知識講解,拓寬農民的知識視野,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新的科學技術,同時也可以為農業技術推廣打下良好基礎。
3.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創新才能帶來持續的發展動力,只有充分發揮科技效益,并通過持續不斷地創新,才能為農業發展提供動力。農業發展作為河南省發展的重中之重,利用科技力量,增強創新研究勢在必行。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對于科研人員,要采取科技人員下鄉政策。只有深入農業前線,才能更好地發現農民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對于廣大農民群眾,政府也要選派技術人員給予定期的培訓指導,以提高農民的理論知識,使之在切身實踐的過程中對于存在的問題能夠用理論知識多思考、多創新。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提升現代農業自主創新能力,才能為河南省現代農業更好更快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 鐘秋波.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制創新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2] 李麗莎.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綜述[J].安徽農業科學,2012,(9):5722-5724.
[3] 曠宗仁,章瑾,左停.中國農業科技創新投入產出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2,(7):132-136.
[4] 萬寶瑞.實現農業科技創新的關鍵要抓好五大轉變[J].農業經濟問題,2012,(10):4-7.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