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蛟
摘 要:體育消費者產品選擇行為、購買途徑行為、銷售收入、消費理念以及年齡結構等因素,均對體育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根據體育消費者行為因素對體育經濟的影響,在發展體育產業和體育經濟的過程中,應進一步豐富和優化體育產品形態,建立多元體育消費產品營銷渠道,建立個性定制體育產品開發體系。
關鍵詞:體育消費者;消費者行為;因素分析;體育經濟;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4-0075-02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知識在經濟發展中作用的不斷深化,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要求,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有序、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向調整和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向。在我國制定的產業轉型戰略中,降低勞動密集和資本密集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比重,大力發展具有較低能耗和較高經濟增加值的第三產業成為我國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關鍵,積極推進包括體育產品在內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也成為我國第十三個五年計劃的重要戰略。
體育產業是以體育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生產為主要對象的產業的總稱,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經濟發展是建立在體育產業發展基礎上的體育經濟總量的提升、體育產業生產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和體育產業發展質量的提升。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實現了長足發展,體育產業的從業人員數量超過300萬人,實現經濟增加值超過1 500億元,顯著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長速度。從體育產業和體育經濟發展的角度,體育經濟的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建立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更依賴于根據體育消費者行為的合理開發和引導。因此,從體育消費者行為影響因素的角度研究其對體育經濟的影響,并制定有針對性的體育經濟發展戰略具有顯著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體育經濟發展的環境需求分析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特定的區域性生態環境,體育產業和體育經濟的發展也不例外。概括而言,體育產業和體育經濟發展的區域性生態環境因素主要包括根植性特征和區域經濟發展的承載力特征:
1.根植性。產業發展的根植性表現為認知根植性、組織根植性、制度根植性和社會根植性等,產業發展的根植性特征旨在說明任何產業的發展受到區域文化、政治等區域性生態環境的制約和激勵,經濟行為本身根植于區域化社會關系之中,產業發展的根植性特征可以有效解釋位于不同區域性生態環境的產業之間在發展的速度、質量和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顯著差異性。
2.承載力。產業的發展需要特定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等投入,而任何具有特定空間范圍的區域所擁有的各種資源(物質資源、能量資源、信息資源、空間資源、人力資源、社會資源等)具有上限,也只能承擔一定規模的產業發展水平。因此,任何特定空間區域所能夠支撐的區域發展能力相應地具有上限,其對產業發展的承載能力也具有上限,在區域空間范圍和資源總量一定的條件下,產業的發展必然受到區域承載力的約束。
產業發展與特定的區域性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說明,一方面,產業的發展中必須予以良好的區域生態環境,進而實現產業的發展與區域生態環境的協同發展和促進;另一方面,產業發展規劃的制定必須有效兼顧區域各種資源的特征。同時,在資源水平一定的條件下,通過區域生態資源的合理配置建立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機制。
二、體育消費者行為因素對體育經濟的影響分析
體育經濟的發展與宏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存在密切的關系,有的學者分析了我國體育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的學者從體育經濟發展與宏觀經濟發展的角度提出了體育經濟發展的建議,分析了體育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部分學者從系統論、知識產權、定量化評價分析、區域性發展等視角對體育經濟的發展開展了研究。從體育消費者行為影響因素的角度開展體育經濟發展的研究是該研究的新方向,也提供了促進體育經濟發展的新路徑。概括而言,體育消費者行為的因素對體育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體育消費者產品選擇行為對體育經濟發展的影響。體育產品的形式較多,既包括體育服裝、體育書刊、體育器材等實體性體育產品,也包括體育表演、體育展覽、體育旅游等非實體性體育產品。據統計,我國體育消費者的產品選擇行為中,購買運動服裝的人數比例最高,購買體育器材、體育書刊的人數比例次之,實物型體育消費的比重大大超過了其他類型的體育消費。因此,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分析,發展體育經濟必須根據體育消費者的產品選擇行為有針對性地開發體育產品。
2.體育消費者購買途徑行為對體育經濟發展的影響。在網絡化時代,傳統的依托實體店進行產品購買和服務體驗的形式已經被打破,網絡購買模式的出現打破了產品銷售的地域性限制,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更加習慣于依托網絡進行產品購買和服務體驗。特別是隨著智能手機等各種智能終端的發展,年輕消費者的網絡購買行為更加普遍,這就要求發展體育經濟在進行產品銷售渠道建設方面積極打造和發展各種電商平臺。
3.體育消費者收入支出行為對體育經濟發展的影響。從經濟學的角度,收入是支出的重要決定因素,收入水平決定了購買意愿和支出能力。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人均收入水平呈現出穩步提高的趨勢,人均收入水平已由2000年的6 295.91元提高到2010年的21 033.4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由2000年的6 279.98元提高到19 109.44元。體育消費者收入水平越高,對體育產品的需求越高,越有助于體育經濟的發展速度。
4.體育消費者消費理念對體育經濟發展的影響。消費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消費行為,隨著我國經濟由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向集約式經濟發展模式轉變,消費者的消費者不斷升級,綠色消費理念、開放消費理念、網絡消費理念等現代消費理念在消費者的意識形態中不斷深化,也不斷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過程和消費產品的選擇行為。因此,體育消費者消費理念越先進,對體育經濟發展的要求越高,也越容易促進體育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5.體育消費者年齡結構因素對體育經濟發展的影響。當前,養老問題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民生問題之一。人口老齡化是 21 世紀全球性難題,而我國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 年,我國超過 60 歲的老年人已達 1.74億,約占總人口的 12.8%,2030 年前后,我國將進入人口老齡化高峰。總體而言,我國體育消費者群體以年輕人群體為主,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深化,如果面向中老年消費者群體的配套消費產品和服務缺乏創新,將嚴重制約體育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三、基于體育消費者行為特征的體育經濟發展對策研究
根據體育消費者行為因素對體育經濟的影響分析,在發展體育產業和體育經濟的過程中應進一步豐富和優化體育產品形態、建立多元體育消費產品營銷渠道、建立個性定制體育產品開發體系:
1.進一步豐富和優化體育產品形態。體育產品是體育消費者的重要載體,也是豐富和發展體育經濟的基礎。在體育服裝、體育書刊、體育器材等實體性體育產品和體育表演、體育展覽、體育旅游等非實體性體育產品的基礎上,應通過體育賽事、體育場館、體育旅游等方面作為切入點,積極推進體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與體育消費者需求相匹配的體育產品形態。探索體育和旅游、文化、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豐富體育產業內涵和外延,延伸產業鏈。
2.建立多元體育消費產品營銷渠道。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特別是智能硬件的普及和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運用,對體育產品的營銷提供了機遇與挑戰,年輕消費者通過各種移動終端進行體育產品購物與體驗的頻率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在發展體育經濟和體育產業的過程中高度重視體育產品營銷渠道的建設。體育產業正向著服務在線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應在積極打造多元化電子商務營銷平臺的基礎上,加強消費者行為的數據挖掘,為實現精準營銷奠定基礎。
3.建立個性定制體育產品開發體系。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高和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費者消費的個性化需求日益顯著,例如年輕消費者和中老年體育產品消費者的體育產品消費需求存在顯著差異。只有有效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才是促進體育經濟發展的基礎。因此,應大力促進體育經濟市場主體培育,在主體培育的基礎提高對體育消費者需求的響應能力,特別是針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實際豐富且能夠有效滿足中老年體育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四、結語
體育消費者產品選擇行為、購買途徑行為、銷售收入、消費理念以及年齡結構等因素,均對體育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根據體育消費者行為因素對體育經濟的影響分析,在發展體育產業和體育經濟的過程中,應進一步豐富和優化體育產品形態,建立多元體育消費產品營銷渠道,建立個性定制體育產品開發體系,營造開放共享體育經濟市場體系。
參考文獻:
[1] 謝一.中國體育新聞報道與西方體育新聞報道比較研究——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世界杯足球賽事報道為例[D].南寧: 廣西大學,2011.
[2] 徐士韋,譚小勇,傅企明,趙成.建國以來我國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關系演變研究——兼論后奧運我國群眾體育發展的必然[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3] 唐飚,唐楓,鐘文.廣西殘疾人競技體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