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學瓊
摘要:文章中重點聯系4.20蘆山地震災區中的留守兒童的各方面的表現著手,從數學教育的視角探究如何提升災區留守兒童的數學學習成績,希望為4.20蘆山地震災區留守兒童建立更加美好的成長環境,促使這些孩子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地震災區;留守兒童;蘆山;數學教育策略
一、地震災區留守兒童具有的特點
1、感情層面的缺失。災難發生前后迥異的現實生活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刻下了永恒的傷痕,父母為生計而外出打工讓孩子們的內心感覺孤苦無依,無法感受家庭的溫馨。這些孩子與自己的父母長久分離相聚甚少,導致父母很少有機會關心孩子,孩子和父母不能時時溝通各自的想法,父母在子女成長當中缺位,這些因素一定會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影響孩子的數學學習。
2、心理層面缺失。災區里面的留守兒童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會有開心的事兒,也會有悲傷和心情壓抑的事兒。這些兒童的代理監護人大多不會像父母那樣細致入微的關注孩子們心理和情感上發生的變化。孩子們遇到的許多事情在家里沒有人可以述說。在學校里因為學生人數多,老師也做不到對每個學生都進行足夠的心理輔導,留守兒童的內心困擾不能得到及時的疏解,心里沉重的負擔長時間得不到適當發泄,這樣的孩子將會逐漸顯現出許多心理方面的問題,最后也許會導致他們性格孤僻、冷漠,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
3、學習上缺失了適當的輔導。受災地區是在落后的偏遠地區,教育落后,教育資源匱乏。留守的孩子在學數學學習上遇到的難題無法得到及時的、適當的幫助,父母既不能在精神上支持他們,也不能幫他們解決他們數學學習上的實際問題,這樣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孩子好動但又缺乏自控力,特別是由老人看護的孩子大多被嬌慣、溺愛,很多老人文化水平低,在數學學習上不能給予孩子很好的指導與幫助,有的基本上不過問兒童的數學學習問題,對于孩子在成長當中表現出的不正當言行不能及時進行指引和糾正,致使孩子在數學學習方面過分的放松和放縱,有的在數學方面會出現厭學、逃學等情況,孩子們養不成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找不到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二、地震災區留守兒童教育策略
1、家長必須糾正過去的錯誤教育理念,盡全力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對于外出打工養家賺錢家長需要慎重考慮,孩子的地位要比金錢更加重要。孩子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兒童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事關學生以后的發展,作為父母需要盡職盡責的監護好自己的子女,能夠給予孩子完善的數學家庭教育,及時做好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遇到的問題的疏導與指導,為孩子創設有利于數學學習的生活條件與學習環境。當孩子還沒有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時,父母兩人中至少要保證有一人可以守護在孩子身邊,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教育指引孩子養成好良好的數學習慣。即便是父母選擇同時離開家庭外出打工,給孩子找的監護人一定要成為孩子的榜樣,不要寵溺他們,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要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引。父母也要保持多與子女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要注意多與學校老師取得聯系,全面時掌握孩子的數學學習情況。
2、設疑激趣,促進小組合作探究。(1)要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采取小組互動合作是有效的途徑。學生在小組內可以互相交流切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進步。筆者在教學中將全班學生分為5個小組,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按好、中、差平均搭配到各個小組中。要實現小組有效的合作互動,必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參與小組合作探究,才能做到目標明確。例如,在學習“分數的性質”這一內容時,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為什么分數的分子與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分數的值不變呢?”并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探究學習。有的學生在研究中取出兩條長度相等的紙條,先在第一個紙條上截取二分之一,然后在另一個紙條上截取四分之二。最后發現所截取的紙條都是相等的,從而用直觀的方法驗證了分數的性質定理。我在復習課中,主要以小組探究為主,讓學生在小組內畫出每個單元的知識網絡,并且小組之間可以相互提問、探究。例如在復習三角形及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時,一小組向另一小組提出了“三角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什么條件下,才存在著一半與兩倍的關系?三角形的各邊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等問題,促進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綜合與鞏固。總之,構建互動式的小學數學課堂,可以有效體現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特點開展數學課堂探究活動,通過小組交流與合作,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素質。(2)建立健全的留守兒童的教育方案,要針對他們的本身特性做到因勢利導。依照這些兒童心理疏于引導的特點,學校要開設專業的心理輔導部門,可以舉辦一些活潑有趣的數學活動,一方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協助留守兒童克服掉災難和父母遠離在他們心中產生的陰影;對于這些孩子生活和感情上的潛藏危機,教師要督促父母多和孩子交流,家長可以通過電話適時的對兒童進行數學教育和輔導。學校也要舉辦一些“體諒父母”的活動,要使孩子明白父母沒有陪伴他們是有難處的。完善學校的條件,充實學校的硬件教學設備,建立免費的電子閱覽室,讓孩子們可以同外出打工的父母視頻交流,以此使他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綜合這些措施,讓孩子們體驗到家庭的溫馨,讓這些留守兒童的精神世界處于和諧當中,進而能夠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三、結語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關注兒童成長特別是災區留守兒童的發展是整個社會的大事,災區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需要家長學校與整個社會的關注,相信只要采取有效的數學教育措施,必定會妥善解決4.20蘆山地震災區留守兒童數學教育問題。
參考文獻
[1] 鄭益樂.震后幼兒心理重建系統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07):117-120.
[2] 曾寧波.地震災區學校心理援助機制初探[J].中國特殊教育,2008(06):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