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月+羅俊波+楊芳
摘 要:激勵制度也被稱為激勵機制(Motivate Mechanism),是激勵主體和激勵客體二者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主要有四種激勵關系,即薪酬激勵、精神激勵、工作激勵、榮譽激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市場也不斷進步發展,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科技和知識成為了推動市場發展的核心。一所醫院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充分運用激勵機制,大力發揮醫院中人的作用。
關鍵詞:激勵機制;醫院;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F24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4-0182-02
自1978年我國進行改革開放之后,市場化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逐漸建立完善,醫療衛生市場的競爭也隨之顯現。如今的醫院管理人員都認同對醫院的治理應為從嚴治院,加快醫院管理制度的改革,進行績效管理,從而使醫院的發展適合當今醫療衛生競爭。
一、醫院運用激勵機制的基礎
第一,醫院內部用工形式的差異性。我國醫院正在加緊進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對編內人員的人數進行有計劃的減少,對醫院內部人員多采用勞動合同制,這就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用人形式,一是編制內的用工制度,二是編制外的用工制度。不同的用人形式則使得醫院在運用激勵機制的不同。
第二,醫院經濟性質的多樣化。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醫療衛生市場不斷發展,民營醫院加入到醫療衛生市場中。醫院從原有的公立形式逐漸轉變為由多種經濟成分組成,原有的公立醫院在發展中受到了私營醫院的挑戰。在醫院管理中,運用激勵機制有利于充分發揮醫院工作人員的價值,使他們能夠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發揮最大的作用,從而促進醫院醫療衛生水平的發展。
第三,醫院內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在我國市場經濟建立之后,醫院的用人自由度大大增加,可以自由運用人事分配制度,工作人員通過一系列的競爭考試才能上崗工作,并且醫院利用績效工資來激勵員工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工作積極性。但是,現在醫院的市場化并不深刻,缺乏完善的外部勞動市場,這就需要激勵制度來從中調解。
二、促進醫院激勵機制發展的策略
(一)利用精神激勵來培養表彰工作先進人員
激勵制度中的精神激勵主要是為了滿足工作人員心理上的需要,利用其來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醫院需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表彰先進工作個人和團體,表揚其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先進思想和事跡,從而促進被表揚個人的工作熱情,進而達到帶動其他工作人員為醫院的建設和發展而不斷奉獻的目的,對員工進行精神激勵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一是表彰先進個人和集體。基于醫院工作人員對于醫院設置了目標就一定要達到,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的心理,醫院應該著重對醫院先進個人的培育和表彰,并且對先進個人和集體進行上報表揚。對先進工作人員可以授予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高尚醫德獎等榮譽稱號,從而提高員工的個人滿足感。
二是在醫院設立“新醫風”獎,在醫院內部建立“新醫風”獎的基金會。醫院可以每年舉辦一次“新醫風”的評選活動,并且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選出工作人員內心中的先進人員。
三是對先進、文明科室進行考核,建立科室負責制,將責任落實到每個科室和個人。對科室應該完成的目標進行監督管理,并且對員工的醫德醫風進行跟蹤測評,將評測結果與職稱、工資掛鉤。
四是對先進個人和集體進行廣泛的宣傳。在醫院評選出現金個人和集體后,不僅要在醫院內部進行公開表揚,還可以利用外部媒體進行宣傳,不僅可以大大提高醫院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在醫院內部形成向先進學習的氛圍,還可以提高醫院的社會影響力和道德水平,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從而提高醫院的知名度。
(二)利用獎懲激勵來促進公平競爭
醫院對員工不僅需要進行精神激勵和榮譽激勵,更應該做到物質和精神相結合,應對工作先進的集體和個人進行必要的物質獎勵。物質獎懲是醫院管理進行改革的關鍵環節,也是評估人員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標,以此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近年來,醫院堅持對員工進行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相結合,主要本著獎賞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進行,從而推動醫院各項工作的有序發展。
在員工的獎勵上,醫院制定了一套明確的規定:在臨床醫學研究項目中,在自身專業中做出卓越貢獻者;成功搶救重癥、危重病人的成績顯著者;在治病救人中展現出良好的醫療道德和表現優異者;在文明優質的服務中進行發展創新,可以堅持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全心全意為患者解決難題,并且為醫院在社會上贏得聲譽者;在第一線臨床服務一直積極有效地完成救援和治療任務,或者可以努力改善醫院設施,可以積極組織員工開展文明服務;獲得縣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等,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獎金和住房基金獎勵,體現以績效進行獎勵的合理的激勵機制。
在對員工進行具體懲罰中,凡是有違反醫院的文明規范,不講醫學道德,在實際工作中不顧后果,影響醫院的聲譽,除了被扣除獎金之外,還要進行公開批評。同時,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使得員工在懲罰中接受教育,調整心態,并糾正錯誤的行為,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另外,還提出“崗位必須了解規范,不明白規范要下崗”的嚴格要求,并形成了公開競爭優勝劣汰的競爭體制。
(三)在員工之間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杜絕平均主義
醫院的管理應該讓員工認識到競爭是有效的動機手段之一。每個人都存在不愿意落后于人的心理,而競爭可以把員工之間有效地區分開來,使員工明白相互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刺激他們工作的創造力和熱情。例如,在醫院中可以由醫院領導和中層領導進行公眾評價,并且將評價結果和晉升掛鉤,從而有效刺激員工的事業心,弘揚員工對組織的奉獻精神,提高評價標準,完善人才考核機制;在單位內部建立貢獻獎,建立創新基金、學習基金等,并且將表現優異的工作人員公派出國學習,從而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endprint
(四)通過目標激勵增強“凝聚力”
在醫院管理中,還應該運用目標激勵來提高員工工作的凝聚力,實行激勵制度的必要條件就是一個集體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從而實現組織目標,所以在激勵目標中應該有以下三個要求:一是樹立明確的目標。在目標激勵中應該明確組織的總體目標及具體目標、目標的實現階段和時間,對目標的質量和數量都應該有明確的設定,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實現目標。二是建立的目標應該有一定的高度。設計的目標應該和上級的要求、全局的狀況及時代的情況相呼應,應該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對組織有領導作用,其為組織展現的前景應當令人興奮,愿意為其而努力。三是設計的目標應該具有可行性,不能“拍大腿”做決策。設立的目標應該和組織的實際狀況相結合,需要實事求是,目標的效果是可以預期、可以達到的。醫院在目標設定中緊緊把握這三個要求,主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文化精神,結合醫院發展的實際情況來設立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要求促進醫院管理改革,發揮醫院的社會影響力,提高醫院的醫療衛生水平,創辦一流職工醫院,創建省級衛生單位,爭創人民群眾喜愛的先進醫院。但是,目標激勵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應該通過一定的宣傳手段,深入員工群眾中進行宣傳,使每個科室、每個員工對醫院的目標產生深刻的認同感。使醫院的每個員工都能認識到只有有效實現醫院的目標,才能保證自己利益的實現,從而產生對醫院的責任感。而且在管理中進行目標激勵還需要有一系列合理有效的保障制度,通過建立各種各樣的競爭活動、績效考核等形式,分階段來進行,從而實現組織的整體目標,使員工可以看到單位目標實現后,自身利益也同時得到保障。
(五)醫院文化和激勵機制二者相互作用結合
醫院文化是一所醫院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所特有的價值觀、醫療精神、道德水平、行為習慣和傳統方式等意識形態的總和。激勵理論的專家認為,在激勵制度中充分運用醫院文化可以促進工作人員積極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發揮工作潛能的有限手段。運用醫院文化對員工進行激勵需要員工對醫院有文化認同感,只有產生了文化認同感才能使員工產生對自身的約束,醫院的力量才能凝聚,從而激發醫院工作人員的創造性,對醫療衛生技術進行改革創新。在如今醫療衛生極為激烈的環境之下,一個醫院只有對內部職員進行激勵才能促進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醫院內部建立和諧快樂的工作環境,建立和諧的工作關系,從而提高醫院的競爭力。提高員工對醫院文化的認同感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公正、公開、公平三公激勵制度。使得員工在工作崗位找到歸屬感,可以明確感受到醫院的政策有利于自己的晉升和利益,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應有的回報。二是在醫院內部進行合理的宣傳。使醫院的工作人員對醫院有歸屬感和認同感,能夠把自己和醫院二者緊密地結合起來,認為自己是醫院的主人,使得其可以盡自身最大的能力來促進醫院的發展。三是在醫院建立“激勵為主,兼顧公正”的文化理念,建立自身的文化,從而引領員工的文化價值取向,使得逐漸趨同,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進行。通過激勵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其工作效率,促進醫院有序地發展。
三、總結
隨著激勵制度對員工積極性和醫院醫療水平的作用逐漸顯露,醫院改革原來管理方式刻不容緩,在醫療衛生管理中運用激勵制度是大勢所趨。醫院在利用激勵制度時萬萬不可進行簡單的復制,而應該結合自身管理的實際,合理有效地利用激勵制度,從而促進醫院的進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進,陳險峰.醫院中隱性激勵機制建立的探索[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9,(5):44-45.
[2] 楊帆.醫務人員激勵機制探討[J].現代醫院,2013,(1):129-131.
[3] 陶代蘭.醫院的激勵機制與和諧環境[J].醫院管理,2007,(8):111.
[責任編輯 李曉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