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深入的今天,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也越來越大,除了在教學模式上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之外,對于高校的一些建設項目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尤其是高校土木學科實驗室建筑設計和建設的方案,更是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因為土木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而實驗室的建設也正是為了提高高校學校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服務的,只有在建筑設計中加強它的功能模式,才能更好的為當代高校學生土木學科的研究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為將來的順利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
關鍵詞:高校;土木學科;實驗室;建筑設計;策略;研究
土木學科專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過硬的專業理念知識之外,更要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各種科研創新的能力,而實驗室則是他們修煉本領、提高能力的基地。因此,在實驗室建筑設計當中一定要注重它的多層次、多模塊、多渠道性能,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學生們在具體的實驗當中把理論知識付諸于實踐當中,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加強。
一、高校土木學科實驗室建筑設計的現狀分析
土木學科實驗室建筑設計是融教學、科研及服務于一體的特殊建筑,在當前高校教學中它主要包括:測量實驗室、結構實驗室、土木實驗室、建材實驗室、道路實驗室等等,而這些實驗室建筑的設計除了要具備各類專業的相應標準之外,還要配備專業的實驗教學器材,這樣的實驗室建筑設計才更符合高校教學的內容需要,才能更好的讓大學生得到鍛煉和提升,但從當前高校實驗室建筑的現狀來看,實驗室建筑設計與土木學科的專業理論教學的結合不緊密,聯系不到位,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得不到真正的鍛煉和提高,而且傳統的實驗室建筑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科學的日新月異,空間設計與專業教學不相符,也與當代的校園建設不協調,而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從高校的具體情況出發,不論從總體設計,還是功能性上都要進行深入的改革與創新,做到實驗室建筑設計的多功能、高效化,在滿足因地制宜室內設計的基礎上,促進土木學科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高校土木學科實驗室建筑設計策略研究
首先,建筑設計要具有層次化特點,基于高校學生資質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快慢不同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在進行實驗室建筑的設計時,必須要從土木學科學生們的具體現狀出發,把實驗室建筑的設計造型與學生們的差異性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性的考慮,既要有滿足一般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實驗的場所,也要有讓那些優等生進行實踐創新的場地,這樣就可以讓土木學科的學生得到全面的鍛煉,達到主動探索、獨立思考、開拓進取的目的,為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其次,實驗室要進行多模塊設計,實驗室建筑設計的進一步優化,可以讓大學生得到自我展現的機會,實現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實驗室的設計上必須要遵循多模塊的原則,讓高校學生在自己特長領域中得到能力的發揮和展現。比如說,可以在實驗室構造設計時把它分為基礎工程學科模塊、學科競爭模塊、創新研究模塊以及興趣愛好模塊等等,這樣就可以讓高校學生在基礎工程模塊中進行土木學科基礎理論的培訓與學習,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驗室操作實踐當中,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基礎,而在學科競賽模塊設計中,可以培養大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早日融入社會集體創造條件,而在科研模塊中,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生勇于創新、不斷進取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參與科研項目的開發、試驗與分析,提高他們的綜合性能力;在興趣愛好模塊的設計中,更能提高高校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有學習的欲望,在不斷的探索中得到質的飛躍。
另外,還要加強實驗室的多渠道化設計,只有通過不同渠道的設計與建設,才更能突出實驗室的實體性作用,給高校學生一個實踐與學生相結合的場所,達到實驗室建筑設計的功能優先、思維創新、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加強其布局的整體化,為高校土木學科實驗教學的進一步提升服務。
三、進行實驗室建筑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改變思想,提高認識。要想讓土木學科實驗室建筑設計真正做到為高校學生的素質提升服務,就必須要堅持教學改革,提高思想認識,建立一座跨專業、跨部門、多功能、多元化的開放性的實驗室,只有這樣才能加強校內、外的聯系與互助,達到理論與實踐的合理滲透與整合,也能在實驗室的結構設計中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設計出更加適合當代大學生需要的教學及實驗方案,讓實驗室建筑設計發揮出它的最大效用。
2、合理設計,因地制宜。在進行高校土木學科實驗室建筑的設計時不需要講派場、講奢華,因為實驗室的建設是為專業教學服務的,只要能達到結合實踐、因地制宜的目的便好,也就是說各高校的實驗室建筑設計要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對土木學科實驗工藝及需求做出充分的分析與研究之后,提出相應的建筑設計方案,從平面空間的組合到試驗大廳的設計,都需要經過精心的設計與布置,力爭使實驗室的整體布局和結構能達到為土木學科專業服務的目的,更要能通過實驗室的建設達到促進教學質量,使之達到土木學科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進一步融合,為學生的就業之路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 陳華東,魏三強.新校區實驗室建設規范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06):262-265.
[2] 楊志遠.實驗室建筑的設計與布置[J].建設科技,2015,(12):138-139.
[3] 李陽春,闕斐.加強高校實驗室建設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04):236-238.
[4] 吳亞華,王洋玲,王之洋.土木工程結構實驗室教學環境改造方案初探[J].結構工程師,2011,(05):153-158.
[5] 李紹聰.實驗室建筑中特殊部件的施工作法[J].建筑施工,1989,(02):44-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