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澄
摘要:哈爾濱市香坊區勞動技術教育學校堅持公益性、開放性原則,堅持“合作、探究、實踐、創新”的辦學理念;以“精細管理、強化隊伍、彰顯特色、科學發展”為工作思路;以“技能開啟智慧,以技能提升素養”為辦學目標;以“實踐體驗、手腦相濟;陶冶情操、激發興趣;拓展視野、創新活力;融入生活、增長才技”為教育理念;形成了“巧手工錦繡、慧眼看未來”的教風;“篤學創新、怡情長才”的學風。經過十五年艱難的發展歷程,學校所積淀的濃厚校園文化,在勞動技術教育領域享有較高的聲譽。
關鍵詞:科技引領;勞技未來;智慧創新;勞技教育
哈爾濱市香坊區勞動技術教育學校始建于2000年12月籌資興建的全市首家學生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現校舍占地面積4000m2,配有先進的教學設備,是集教育科研、科普技術、勞動實踐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學校。建校十五年來,各級領導十分重視勞動技術教育,多次來校檢查指導工作。如今哈爾濱市香坊區勞動技術教育學校在經歷了三次搬遷改造后,規模不斷擴大,專業不斷拓展,管理日臻完善。
自建校以來,學校堅持公益性、開放性原則,堅持“合作、探究、實踐、創新”的辦學理念;以“精細管理、強化隊伍、彰顯特色、科學發展”為工作思路;以“技能開啟智慧,以技能提升素養”為辦學目標;以“實踐體驗、手腦相濟;陶冶情操、激發興趣;拓展視野、創新活力;融入生活、增長才技”為教育理念;形成了“巧手工錦繡、慧眼看未來”的教風;“篤學創新、怡情長才”的學風。經過十五年艱難的發展歷程,學校所積淀的濃厚校園文化,在勞動技術教育領域享有較高的聲譽。
一、重視教師培養和培訓,為教師成長搭建各種平臺
學校多次組織教師校內研討、校外學習、取經,參加各級各類賽課活動,使教師迅速成長,專業能力不斷提升。學校現有專業教師23人,其中省教學能手2人,市骨干教師7人,區骨干教師8人,占全校教師的74%。精湛的專業技能使我校教師在各種大賽中一鳴驚人。2008年、2009年,我校老師榮獲全國綜合實踐活動錄像課一等獎;2010年,《解開機器人的神秘面紗》,榮獲哈爾濱市”燭光杯“綜合實踐活動賽課特等獎;2011年,《走進紙藝》,榮獲哈爾濱市“燭光杯”綜合實踐學科賽課特等獎;2012年,《讓紙飛機飛的更高》,在上海做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優質課教學觀摩現場展示;2012年,我校老師在北京參加全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討課現場展評(全國展評現場展示只有八節課,我校是其中一節);2015年,《混合式能源車的搭建》,榮獲哈爾濱市“燭光杯”綜合實踐學科賽課特等獎; 2015年,我校參加在景德鎮舉辦的全國“百陶會杯”陶藝教育教學成果展示終評活動 ,入圍11件作品,拿回13項大獎,全國最佳獎項9項中有我校2項(姚雷老師最佳創作獎、劉曉瑩老師最佳工藝獎),6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
二、科技引領勞技未來,智慧創新勞技教育
大力推廣使用教科研成果,用創新的思想意識和創新的工作方法,不斷改進和創新教育教學內容。經過“十一五”、“十二五”近十年的飛速發展,目前學校開發、開設的陶藝、木藝、紙藝、布藝、攝影、結藝、軟陶、沙畫、形象設計、科技創客機器人班兩個、烘焙、纖維、哈哈泥等15個教學專業,已初步形成了以信息技術應用、傳統工藝制作、現代手工技藝、生活服務技能等四維一體的勞動技術教育體系。目前,學校在科技發展的方面將是我校今后工作的一個重點也是亮點(全市勞技學校中我校是首家開展的創客機器人),2015年10月,我校首次將“臺灣智高Gigo”科技教學課程引進學校,豐富學??萍紝I內容,課程重點開創了以“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為一體的有效結合式教學內容,其中包括力與簡單機械系列、液體與液壓系列、綠色能源風力發電系列、光學儀器系列、化學電池系列、S4A人機編程互動系列等內容。
雖然“機器人—科技創客”課程開設的時間很短,但是我們的課程現在已經面向幾百名來自不同學校和年級的中學生進行了開放,不僅如此,我們還帶著完備的課程套裝走進了五家試點小學探究,同時我們的機器人課程面向全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教師進行展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十五年來學校培訓師生達18萬余人次,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得到社會各界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省、市電視臺及多家報刊曾多次對學校的辦學情況予以報道,全國各地百余所兄弟單位(遠至包頭上海北京近至鶴崗省內)來訪、參觀、學習和交流。學校先后被認定為“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研究會實驗基地”、“全國中小學生創造力培養示范學校”、“全國陶藝黑龍江省合作單位”、“黑龍江省中小學綜合實踐教師實踐基地”“哈爾濱市勞動技術教育教師培訓基地”、“哈爾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踐活動基地”等多項榮譽稱號。
目前學校發展還存在諸多困難,如學校的大部分專業設備老化(投影儀、實物展臺、專業學生臺式機等等),都急需更新更換。
三、結語
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中,學校的科技教育將會與傳統手工專業齊頭并進,我們將以勞技教師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刻苦的鉆研精神,用優秀的專業水平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我們的勞動技術教育定會散發出以勞樹德、以勞培智、以勞育美的教育魄力,幫助孩子全面健康成長,這是我們全體勞技教師職責,最后我要引用教育部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卓晴君的一句話做結束:勞動教育是永恒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賈佩玉.創新,讓勞技教育更加靈動[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0(11):191-191.
[2] 查品洋.中學勞技教育在創新中拓展[J].基礎教育參考,2006(2):55-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