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一斐+何旭冉+韓佳蓉+侯寧+李夢+尚佳園

【摘 要】本文從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入手,主要論述八項規定出臺后對這兩類不同所有制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將以石油企業,電商行業,餐飲行業為例,通過對其財務報表的數據對比分析研究八項規定的政治動因對其影響。本文運用實證研究的方法,搜集并且分析了業務招待費的變化,進一步佐證了八項規定對不同所有制企業盈余管理產生的不同影響。
【關鍵詞】八項規定;盈余管理;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實證研究
一、盈余管理定義
盈余管理是企業管理當局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對外報告的會計收益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達到主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當前,盈余管理是國外經濟學和會計學廣泛研究的課題,而對盈余管理的研究加深了人們對應計制會計的認識,加速了公認會計原則的完善和發展。[1,2]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為企業在運營中能夠更好的貫徹實施八項規定提供一定的指導,本文將從八項規定中的“三公經費”切入,通過對高端餐飲企業,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財務報表數據的對比分析,研究八項規定出臺后,對各類企業所帶來的不同影響,為各類企業的未來發展作一定的指導。
二、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商行業發展分析
“互聯網”帶動經濟轉型發展創造新的增收點。2017年1月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北京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根據該報告分析,中國網民規模迅速擴張,已達到7.31億人,其中手機數量占到了約95%。[3]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淘寶等為代表的服務業增收效果顯著,創收能力超強。其中,智能終端的普及(如手機app的推廣使用)極大的帶動了互聯網經濟的飛速發展,與“互聯網”的結合已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時代特點。
三、電商企業的戰略分析
(一)蘇寧的戰略分析
2013年蘇寧云商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了105,292,22萬元,相比起2012年的98,357,16萬元,在數額上增加了6,935,02萬元,增長比約為7.05%;凈利潤37177萬元,較同期減少230435萬元,減少86.11%,從凈利潤的形成過程來看:營業利潤為183,90萬元,較同期減少282,970萬元;利潤總額為144,38萬元,較同期減少309,721萬元。[4]
通過對蘇寧12年和13年的利潤表數據進行分析(主要包括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得出了以下觀點:雖然公司的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值一直呈降低態勢,但公司在這兩年來大規模的投入與其轉型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這一比率的提升,在2012年尤為顯著,該比率甚至達到了12.01%,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是指蘇寧易購的廣告投入、市場營銷投入、創新設計投入等,同時人力資源成本上升也是資金支出不斷增多的一個重要因素;[5]2012年以來,蘇寧的管理費用逐年增多,但管理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卻始終保持均衡水平,并沒有太大的變動。蘇寧公司2012年全年的銷售費用為118.11億元、管理費用為23.50億元,而到了2013年銷售費用增加到了127.39億元,增幅7.86%,管理費用也達到了28.05億元,增幅19.36%。
(二)京東的戰略分析
可見,電商行業的盈利主要來源于其平臺的廣泛使用量以及成交量。其成功的因素主要在其技術,發展戰略選擇,以及營銷模式的應用,與中央風紀相關的政治因素并無明顯關聯。相對于餐飲行業來說,其各項指標并無太大變動,而有很大變動的指標也都和其戰略轉型融資有關,故在八項規定背景下,電商行業的盈余管理所產生的變動小于國有企業的變動。
四、湘鄂情企業盈余管理研究
公司凈利潤在對外披露的報告中,由現金流量和應計利潤組成, 應計利潤可分為操控性應計利潤和非操控性應計利潤。我們項目組通過對餐飲企業管理費用和營業利潤率的前后變化進行分析。
湘鄂情企業(股票代碼為ST云網)根據上市公司出具的利潤表,其中管理費用2012至2014年中,選取了自2012年以來受八項規定影響最顯著的年份以及影響之前的年份作為對比進行分析,三年數據分別為 76 346 211 ,71 598 350 ,61 116 850,自2013年管理費用有較大下降,并逐年遞減。
2012至2014其營業利潤率分別為13.03-51.29-257,由數據可清晰看出,2013年受到八大政策,限制三公消費的政治動因的影響,營業利潤率下降幅度非大,整個行業均受到巨大打擊。2012年八大政策出臺,之后的一年內湘鄂情等一系列高端餐飲業的虧損達到歷年最嚴重,陷入僵局。另外,對比全聚德2012至2014年的利潤表以及其營業利潤率的數據發現,其數據雖然也呈下降趨勢,但總體變化不明顯,波動較小,受政策因素影響小。究其原因可以從兩者各自的市場和產品定位中發現,全聚德的定價雖然屬于同行業內較高者,但菜品和服務較為貼近大眾,屬于普通人消費能力可以達到的水平,市場定位多以廣大民眾為主,接待公款餐飲等占比較小,故其受政治因素的影響不明顯。
五、結論
本文考察了八項規定對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盈余管理的影響,驗證了盈余管理政治動因在中國的適用性。運用電商行業2012~2013年的數據,對政治成本假說在中國特有的社會制度和八項規定下進行了實證性研究。研究發現,電商行業為規避政府管制和獲得政府相應地補貼,實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與非國有企業相比,國有企業實行向下的盈余管理程度更大。
【參考文獻】
[1] 肖瑩. 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動機研究[J]. 消費導刊, 2015(5):191-191.
[2] 劉世云. 關于盈余管理若干問題的研究[J]. 商業經濟, 2014(14).
[3] 田方琳 蘭楠楠 于愛鑫. 2011年網民微博使用情況分析[J]. 農業網絡信息, 2012(11):80-82.
[4] 王睿. 蘇寧云商電子商務戰略轉型前后的財務績效比較分析[D]. 河北經貿大學, 2015.
[5] 陳芳. 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表的分析與評價[D]. 華中師范大學, 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