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娟
摘要:一年來我對家長學校小學中段教學內容進行實驗研究,我深深感覺到教育孩子的教學內容細化的重要性,也深深感覺到家長是做好教育孩子的前提條件。
關鍵詞:中段教學;小學教學;教學研究
家長力量是關系班級團隊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我根據孩子年齡特點選擇小學中段適合學生的教育內容,讓家長從這些合適題目中尋找自己孩子薄弱內容,然后從網絡或書籍中尋找問題原因和解決辦法。從而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向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從下面幾個方面的研究案例中談談我的具體感觸。
一、引領孩子與別人相處
由于8、9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尊心、好強好勝特點涌現,為此學生矛盾重重,學生相處問題就擺在了我們面前。我班的君君從入學以來與多個學生發生沖突,我調查了一下我班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被君君打過。君君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很自由,很隨意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老師批評他顯示了逆反心理,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對老師產生敵對情緒。為此君君媽媽選擇了與別人相處這個內容。君君媽媽選擇了怎樣引領孩子相處,下面是君君媽媽研究記錄。
我的兒子君君因為他是家中老二,所以從小到大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讓他哥哥讓著他,當時這樣做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后來發現君君于是總是先想到自己,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并不全是孩子的錯,因為我在書中看到: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幼兒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最初階段,他們心里活動都單純圍繞自我出發,接觸、了解與自己緊密相連的人和事,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東西;他們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從滿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求出發,不知道考慮別人對此有什么想法,更難以理解別人可能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大約到了兩三歲以后,隨著幼兒社會活動范圍的擴大和交往經驗的積累。幼兒才逐漸在主觀意識上產生你我的區別,并能逐步在客觀角度看待自己。因此,在幼兒心理發展的早期階段,如果缺乏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孩子很容易自私的問題行為。所以,和我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系。
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從中學習,希望能幫到我的兒子:(1)和同學們在一起,要做到注意觀察,互相了解,對方的愛好、個性優缺點等。一起參加課外活動,增進友誼。(2)主動關心別人。別人需要幫忙時,要及時伸出雙手給予幫助,如果別人心情不好,就要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和安慰。(3)當別人有缺點時學會容忍與寬恕,同學之間為一點小事吵架、打架,多不值啊!要學會吃虧,老話說的好:吃虧是福,吃虧并不代表你懦弱,如歷史上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藺相如為了國家安危,處處容忍廉頗對他的侮辱,最后廉頗被他折服,廉頗親自上門負荊請罪,此事足以證明,吃虧并不是懦弱,同時也要學會寬恕別人,古語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寬恕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當別人犯錯時,從內心諒解,別人也會因為你的心胸寬廣而佩服你,愿意和你成為好朋友。(4)碰到有缺點的孩子,如果你不能用你自己的優點感染他,那就暫時不要和他交往,因為你現在還小,和有壞習慣的孩子在一起會不自覺的沾染壞習氣,讓你暫時不交往并不是嫌棄這些孩子,而是讓你保住自己的優點,努力學習,等到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再去幫助這些孩子。(5)多去親近缺點少的優秀孩子,取長補短。
君君媽媽按照上面的觀點引領君君,如今君君出現了良好的局面,同學們不但不再告他的狀,而且學習成績不斷進步,春節期末考試和本學期的期中考試獲得班級第二名的好成績。更讓我驚喜的是君君在家里每天幫助媽媽扔垃圾袋、幫助媽媽打掃衛生。
二、尊重孩子
根據8、9歲的孩子年齡特點,這個階段孩子自尊心強,希望獲得家長或老師的認可,假如家長或老師用高壓政策對孩子,不但孩子沒有進步,反而會使孩子厭煩。為此季良碩媽媽選擇了尊重孩子這個課題,下面是具體記錄。
我研究的課題是《尊重孩子》,我看過文章《我是怎樣把孩子養成精神病的》。我內心深受觸動。一個樣樣都聽父母話,按父母的要求和選擇去做,而且學習還好、人見人夸的獨生子陽光男孩,好端端的卻變成了一個精神病人。后來經過父母一年多的尋醫問診,孩子患上了極為嚴重的心里疾病。萬幸的是,在心里醫生和社會好心人的幫助下,孩子開始好轉,而作為深愛好轉的父母,負罪將會伴隨他們的后半生。因為醫生告訴他,是父母的控制欲強所導致孩子的病因。
是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容置疑的,然而傷害也一直存在著。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不會以愛的名義讓孩子內心充滿委屈,他們會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尊重他們做出決定的權利,而不是替孩子去生活,去選擇,以愛孩子為孩子考慮的名義去給孩子壓力,替孩子選擇。
這讓我不自覺的聯系到我們在研究的課題《尊重孩子》,通過這段時間,我發現孩子有以下變化:
1、自立能力強。如自己在家能自己照顧自己,會做飯知道安全用電、用氣等,知道自己在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 、獨立能力強了。自己做事自己感做主了,遇事不那么依賴我了。
3、 知道分擔家務活了。每天中午放學回家自己主動做飯,打掃衛生等。
三、關于孩子意志力培養
去年在李老師的指導下我選擇了“如何培養孩子意志力”這個課題,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確實收獲不少。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半年來我的收獲:
1、最近孩子的事情我不用再事事安排,而是他自覺行動。比如:每天自己事先準備好第二天的衣服、要學的課程,更重要的是我不用再每天晚上到他房間去給他關燈。
2、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決定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想法,遇事能夠當機立斷,不再是猶豫。
3、有了一定的堅持力。比如:每天的閱讀不用再催促,我覺得已經有了持之以恒的品質了,不再是從前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表現了。
總之通過這一年的研究,我們感覺到教育孩子如此輕松、如此幸福??吹轿覀兊囊粋€個家長手捧家庭教育書籍,他們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品嘗到了書籍給他們帶來的收獲!雖然本年度的家庭教育研究準備結題,但是對于這些家庭內容的研究我們不會停下腳步,我們會把家長學校教學內容繼續研究下去,每年更換不同內容,使自己的教育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 侯坭瑋.淺談小學中段說明文教學的“三部曲”[J].亞太教育,2015(27):24.
[2] 王發國.淺談小學中段作文教學[J].神州(上旬刊),2012(7):66.
[3] 黃友惠.淺談小學數學中段教學經驗[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2):33-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