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三兵
【摘 要】中國元素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文明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指的是能夠展現民族精神、傳播中國文化的風俗、符號或形象,并在眾多國人和華僑心中具有極高的地位。現代社會中,電影是人們生活的組成部分之一,其被稱作“第七藝術”,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將中國元素融入到電影中是展現我國獨特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作為著名導演,張藝謀善于運用中國元素來表達電影主題,而這主要體現在表演設計、色彩、場景等方面。
【關鍵詞】張藝謀電影;場景;色彩;中國元素
現階段,電影行業蓬勃發展,并憑借著其自身的特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觀眾的喜愛。作為一種文化產品,電影也承擔著宣傳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展現中華民族良好形象的任務,并主要體現在傳播傳統歷史文化與民族習俗方面。張藝謀是電影行業中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導演,他善于將民族情懷融入到電影中,并通過中國元素表現出來。
一、電影中包含的中國元素
影片的不同方面都可以體現中國元素,例如電影的場景、音樂、動作、服裝、語言等。從本質上講,電影是用于展現與某個特定元素相關的故事,所以在講述故事時應注意將真實的情節呈現給觀眾,做到故事的良好還原。
例如,電影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展現秦朝的時代特征:物品(兵器、竹簡)、服裝(宮中夫人服飾華麗;士兵身穿鎧甲;男子身穿大禮服,等級高者為綠色,庶人為白色)、特征明顯的房屋建筑(暗色調磚瓦構成的房屋,夯土或石砌的民居)等。以上方面含蓄的將大秦文明展現在觀眾面前,并且使影片增添了神秘感,提升了影片質量。含蓄之美與大象無形的意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并且二者都很好的展現了傳統思想文化中的哲學理論。
二、張藝謀電影中包含的中國元素
張藝謀最早接觸電影是在1984年,這一年他負責《一個和八個》影片的攝影工作,之后,他便逐漸在電影領域中展現自身的才華與能力。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通常具有以下特點:故事人物處于狹窄、密封的環境中,構圖大膽而有創意,影片較為壓抑,帶給觀眾的感官沖擊較強。在影片《黃土地》中,張藝謀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攝影才能,用高超的攝影手段以及不完整的構圖來展現黃土地的淳樸渾厚,因此該影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張藝謀電影具備的特征
張藝謀在執導電影時,十分注重對細節的描寫以及色調的選用,并從不同視角出發,將中國特色文化融入到電影的構圖、風格等方面,這也構成了其影片獨特的藝術特點。電影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選用的色調、光影以及構圖。張藝謀電影中通常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畫面中普通的物品往往也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大紅燈籠高高掛》講述了一個荒誕的故事,影片所運用的色彩、光影以及構圖都較為極端,與眾不同,通過這種形式展現了在封建等級制度的壓迫下,人性的復雜扭曲以及人物之間復雜的愛恨情仇。
這部影片的突出特點就在于中國紅的運用,并主要體現在紅袍子與紅燈籠這兩件物品上。在傳統文化中,紅色代表著吉祥與喜慶,因此在結婚時懸掛紅燈籠來慶祝,另外,紅燈籠也有著性欲的象征意義。影片中鏡頭多為靜止或勻速慢搖,也就是說,張藝謀用安靜的手法來刻畫演員的神情動作以及圍墻大院的高大,再加之后期的慢速剪接,整部影片中彌漫一種壓抑、低沉的氛圍,觀眾便在這種氛圍下來體驗、感受和欣賞影片中的各個畫面以及演員的表演。同時,影片選用具備中國特色的古宅作為故事場景,四個古宅構成了密閉的正方形,在大俯拍的條件下形成了一種壓抑、封閉的構圖,身處古宅某一場所的演員仿佛永遠也擺脫不了封建制度造就的“牢籠”生活,給觀眾帶來極強的心理體驗,增強了影片的壓抑、沉悶氛圍。
(二)張藝謀電影中包含的中國元素
1.電影思想中包含的中國元素
張藝謀常常將儒家思想融入到古裝電影中,儒家思想曾作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有著極高的成就與社會影響力。在《英雄》這部影片中,以下場景中便蘊含著儒家思想:當秦朝軍隊射箭時,學堂內的一位老先生不僅阻止學生們逃跑,而且要求他們在弓箭射來的情況下領悟書法的內涵與神韻;在刺殺嬴政時,李連杰在最后的緊要關頭將劍把對準嬴政,并用儒家理論規勸他。
2.表演設計中包含的中國元素
在表演設計中經常運用中國功夫這一元素來講述故事內容。中國功夫有著悠久的歷史,并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武術流派。張藝謀執導的眾多功夫片中都有美學化、理想化的打斗場景,并且這些場景精彩絕倫,引人入勝。在《英雄》這部影片中,李連杰與甄子丹間用意念比武。在“咿咿呀呀”的音樂聲中,兩人憑借思想來分勝負,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兩人并沒有任何動作。這種武術效果蘊含了我國傳統的哲學理論,也是展示美的一種途徑。
3.電影色彩中包含的中國元素
張藝謀善于運用色彩來烘托影片的氛圍,展現民族風骨。色彩的運用在《紅高粱》中體現的尤為明顯,這部影片中處處都有紅色,張揚的紅色使人物情感更為動人,極好的渲染了悲壯的氛圍。大片的紅高粱、紅色的花轎、嗩吶上的紅綢以及火紅的太陽仿佛都擁有了生命力,有著自己的情緒變化,對美好生活充滿了向往。倒在血泊中的“我奶奶”極具悲壯色彩,戰場也被紅色渲染地更為壯美,從而展現出“天人合一”的自然場景,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表明了張藝謀導演的審美情趣。
4.電影場景中包含的中國元素
張藝謀主要將中國元素運用到以下場景中:
草原:在《我的父親母親》這部影片中,穿著紅色棉襖的章子怡在廣闊的紅色草原中奔跑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春天,草原上到處都是金色的花朵與嫩綠的小草,這樣的草原景象下農家小院以及土木房屋的存在更具真實性,有利于完整的展示故事情節。
荒漠:《三槍拍案驚奇》中包含了對荒漠的細致刻畫:麻子面館處于荒涼的大漠中,面館老板和他的伙計們就在這里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藍天、白云以及暗紅的山土中,來往者身穿不同顏色服裝的人們,這些色彩的變化很好的展現了大漠景觀,并營造出緊張的氛圍,增強了故事的感染力。
高粱地:張藝謀在《紅高粱》中采用了濃烈的色調,展現了豪放的意境,表現出中華民族積極向上、昂揚拼搏的精神氣質。這部影片顏色以紅為主,血泊、高粱酒、花轎、蓋頭等物品都是紅色的,大片的高粱地更是呈現出濃烈而又壯觀的中國紅。整部影片都彌漫著紅色,形成了獨特的造型空間,表達了導演對崇高的自然生命的歌頌與贊美。
三、結束語
現代社會中,電影是一種重要的媒體手段,其綜合了眾多的藝術形態,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盡管人們之間的電影觀互不相同,但是每部影片中都凝聚著導演的情感,觀眾能夠感受到電影中不同元素的價值。張藝謀在其作品中運用極具代表性的中國元素,傳承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也向世界展現了豐富的中國文化。
【參考文獻】
[1] 孫冀東. 從藝術視角談張藝謀電影中的中國元素[J]. 電影文學, 2011, No.538(13):45-46.
[2] 杜娟. 淺談張藝謀電影音樂中的中國元素[J]. 電影文學, 2012, No.558(9):132-133.
[3] 喬祎佳. 張藝謀電影作品中的中國元素[J]. 大舞臺, 2015(10):130-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