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豐
【摘 要】高校負擔著培養和造就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使命,培養大批創新型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發揮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努力做好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體系,有效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型人才
21世紀以來,國家面臨的主要競爭是科技競爭,而科技競爭又主要體現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創新用才機制,營造良好的用才環境,才是目前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中之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既是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的要求,又是對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的提升,兩者緊密聯系,相輔相成。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這不僅是當代大學生所肩負的使命,同時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高校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堅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客觀需要。
高校是整個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陣地。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構建和諧大學校園,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校園極端行為乃至反社會行為的發生,從而有利于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
總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需在大力提高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同時,下功夫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是衡量他們是否能夠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繼承者的重要指標,高校應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創新型人才培養是在傳統人才培養的理念和模式的基礎上突出創新素質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型人才培養,首先是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此前提下強調對創新素質的開發和提升。
創新型人才培養首先是全面培養和提高成才主體的綜合素質,即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品德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身體素質、心里素質、創新素質,并要求創新人才的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和完善。其次,在全面培養創新人才的前提下,應注重對創新素質的提高,加大創新素質的開發和培養力度,在創新人才的培養中,培養創新人才素質是重點,只有真正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要,才能推動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以德育教育為先,確保德才兼備。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創新人格的塑造
創新人格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根基,培養創新人才應當牢牢抓住創新人格這個根基。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來培養出一批精干的創新型人才,來適應社會的需要。愛因斯坦說過,對人類自身命運的關注,從來都必須成為一切工作的目的。通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大學生正確認識到自身的價值,自身在社會中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朝著社會需要的方向去發展,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塑造創新人格。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創新人才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是創新人才開啟創新活動大門的密碼和鑰匙,是形成創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創新思維是多種思維形式和思維方法綜合作用的過程,代表著有價值的能開拓意識全新領域的一種思維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具有其他教育無法替代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每個個體都具備創新的潛能,但是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激發創新潛能,形成創新的環境和氛圍。校園文化對誘導大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大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創造力培養的環境和條件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途徑
(一)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內容非常廣泛,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蘊含了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方面,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非常重要。一個人的創新意識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頗多,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會來制約學生的創新意識,在目前新的競爭下,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加強和重視思想教育,但是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如果政治教育跟不上,那么也很難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因此,應通過進一步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培養創新意識,規范創新行為,培育創新精神,提升創新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推進教學創新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推進教學創新,培養大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首先要有一支適應創新教育的師資隊伍。
2.采用創造性教學法
所謂創造性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創造活動的一般規律,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運用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來吸收已有文化成果,探索某些未知問題所采用的各種教學方法。
3調整學科專業設置,發展交叉學科
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世界科學技術已逐漸向綜合化、集成化發展?!敖浀涞姆珠T別類進行分析”的時代正在向“學科交叉與綜合”的時代轉變。因此,要培養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必須對學科專業的設置進行深入研究,調整不合理的學科專業,大力發展交叉學科,使學生通過交叉學科做出突破性的有創新的成果。
(三)構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1.激發學生創新熱情,構建有利于創新精神培養的實踐育人機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學以致用的肥沃土壤,是將大學生創新設想轉變為創新行動實現創新成果的基地。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強化產、學、研一體化,推進學生、學校、社會三結合,激發大學生的創造熱情。
2.更新教學觀念,構建有利于創新精神培養的人才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思想政治教育應著力改進傳統教育過程中單一、片面的以學習成績和教師評價作為評價指標的人才評價機制,建立起以學習成績與創新能力為主的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合理導入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同傳統的教師評價一起,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評價機制。
四、結束語
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既要堅持我們長期在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積累下來的好的經驗,又要改革不適宜新形勢的陳舊的理念,同時需要完善管理方法和工作機制等各個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改革,不斷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種各方面互相協調、齊心協力、共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面,激發大學創新的興趣,自覺提高創新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在穩定中推進思想政治教存育人功能的長效發揮。
【參考文獻】
[1]張斌,關翔宇. 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效用及實現[J]. 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65-71.
[2]李釗鋒. 改進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 西部素質教育,2016,08:143+145.
[3]楊方. 淺議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J]. 教育現代化,2016,12:15-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