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定江
摘 要:生活化原則對思品教學在提升教學成效、增強教學吸引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要選取生活中常見素材輔助教學活動、結合生活中熱點話題引領學生思考、針對生活中觀點分歧開展教育引導、運用生活中顯著變化組織調查研究。
關鍵詞:初中思品;生活化原則;熱點話題;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3-0010-01
思品教學對初中生的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青少年受到深刻的教育,更好地成長。為了提升教育成效,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運用生活資源輔助教學活動,以生活化原則提升思品教學的滲透力和有效性,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方面進行研究。
一、生活化原則對思品教學的積極意義
生活化原則,顧名思義是選取生活中的資源運用于思品教學活動中,達到增強教學成效、提高教育效果的目標。生活化原則對思品教學具有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通過生活化資源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思品教學對學生思想教育的滲透力,讓學生感到教師講的是正確的,從內心真正能夠接受,提高教學的認同性。其次,生活化資源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可以營造濃厚的氛圍,特別是接近生活實際的教學環境,對學生思想上產生的促進效應更加明顯。另外,生活化資源有助于思品教學的環節拓展與延伸,能有效實現課內課外的緊密結合。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化原則在思品教學中的有效體現,可以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滲透力,對增強學生思想教育效果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創新教學理念,在思品教學中凸顯生活化原則
(1)選取生活中常見素材輔助教學活動。思品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引領,教師在教學設計以及教學組織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周圍的生活以及他們熟悉的生活內容,增加足量的生活化素材,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這樣產生的滲透效果更為明顯。在“生命只有一次”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可以在課堂上運用電腦動畫方式,演示人是如何從單細胞孕育到出生,父母是如何將自己撫養長大的。接下來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向學生出示影響生命安全的一些因素,并配以圖片和視頻,如不遵守交通規則遭遇車禍的慘烈場面,讓學生產生的思想震撼是強烈的,他們從一幕幕悲慘的事故中深刻認識到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2)結合生活中熱點話題引領學生思考。思品教學要立足于生活,尋找生活中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熱點話題,組織學生進行研究,從而對學生的思想與理念產生引領效果。假冒偽劣商品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因為假冒偽劣商品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在“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熱點話題組織教學活動,首先介紹一起假冒偽劣高壓鍋傷人案例,引導學生明白消費者有哪些權利,權利遭到侵犯之后如何有效維權。接下來要求學生自己回憶并闡述家庭生活中曾經遇到過哪些偽劣商品,造成了什么損失以及是如何維權的。許多學生的發言都來自于自己的家庭或者周圍生活,這些生活中的案例擺上講臺,更加鮮活生動,學生領悟效果更加明顯。
(3)針對生活中觀點分歧開展教育引導。思品教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可以通過搭建辯論平臺的方式增強教育的效果。例如,為了解決學生在思想認識上與教師的“代溝”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一些出現分歧的觀點進行辯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例如,在“換個眼光看老師”教學中,可以以“如何看待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這一議題,將觀點不同的學生分為兩組,讓他們分別表達自己的觀點。甲組學生從“老師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等角度闡述自己的觀點;乙組學生從“教師應當給予學生一定空間”等角度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學生激烈辯論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嚴格要求是為了什么”“為什么青春期要求更加嚴格”等角度,進一步分析研究,達到明辨是非的效果,讓學生對教師的嚴格關愛更加認同,消除了學生之間的觀念差異,彌合了師生之間的代溝。
(4)運用生活中顯著變化組織調查研究。思品教學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同時還要強化學生分析研究能力的培養,使思想教育更為深刻。在“萬眾一心奔小康”教學中,可以向學生出示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之初、10年前以及現在四個時間段的圖片,通過對同一個地區住房情況、群眾收入、生活設施等進行鮮明對比,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為了讓學生更加形象地感知這一成就,還可以安排學生課后圍繞父母、鄰居和親戚的工資、住房、交通工具、開支、業余生活等方面進行調查。學生在調查中深有感觸,改革開放以來群眾生活蒸蒸日上,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學生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撰寫了調查報告或心得體會,在班級進行交流匯報,強化了思想教育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思品課中體現并落實生活化原則,對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在教學中,要選取生活中常見素材輔助教學活動、結合生活中熱點話題引領學生思考、針對生活中觀點分歧開展教育引導、運用生活中顯著變化組織調查研究,從而以生活化原則提升思品教學的滲透力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孟慶男,楊立冬.基于生活化的思想道德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04).
[2]邵軍.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基礎教育研究,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