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摘 要:繪本閱讀可以增加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拓寬學生英語視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合理地利用繪本閱讀不僅能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而且能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和主觀能動性。文章以Candlewick出版社出版的繪本“Baby Brains: The smartest Baby in the Whole World”(以下簡稱繪本)作為實例,為繪本閱讀繪出精彩課堂提出參考建議。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英語視角;趣味性;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424;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3-0032-02
繪本的英文名稱是picture book,簡而言之,就是文字和圖畫相結合,抒發特定的情感內涵的圖畫故事書。英語繪本即以英文和圖畫相結合的形式,準確表達故事主題思想的故事書。對于英語初學者而言,繪本閱讀的英文重復率高,且以簡單句為主,主要目的是便于學生對繪本主題的理解,對英文單詞意思的記憶。
一、繪本閱讀的作用
(1)營造輕松課堂氛圍,增加課堂趣味性。繪本利用圖畫的形式能夠對課堂內容進行有效的補充。繪本一般都是色彩斑斕的,能夠快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地去閱讀。由于繪本的圖畫效果,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即使不認識英文單詞,也能夠根據圖畫理解繪本大意。因此,教師在學生感覺學習困難時,可以充分利用繪本的故事性和易于理解的特點,點燃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2)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爆發閱讀靈感。由于繪本閱讀大多刻畫的是部分故事情節,因此,在閱讀和理解繪本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由創造的思維能力,創造合理的故事發展情節和出乎意料的結局,激發學生更多的閱讀興趣。在由課內繪本閱讀延伸至課外繪本想象的過程中,也加強了學生對英文的理解和記憶。
(3)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小學英語處于初級學習階段,對英語詞匯的積累不多,語言點的滲透也很少,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繪本作為課時內容的最后一部分,往往是對單元知識點的補充和擴展以及西方文化的熏陶教育。因此,繪本的閱讀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了解,開拓學生對西方文化理解的視野。
二、繪本閱讀在英語課堂的不合理使用現象
(1)朗讀繪本。由于繪本的呈現方式是圖畫結合語言,而低年級英語語言的學習一般都非常簡單精練,因此,部分教師將繪本作為訓練學生口語能力和語法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例如,一些教師在學生還沒有開始瀏覽繪本前,就帶領學生朗讀繪本里的英語句子,甚至還有教師將繪本句子拆分成詞匯和語法進行詳細的講解,破壞了學生對繪本意境理解的創造能力、對英語詞匯理解的猜測能力、對英語繪本故事的閱讀興趣。
(2)提問繪本。繪本的圖畫結合文字效應目的是給予學生自由閱讀的想象空間。然而,部分教師急于求成,喜歡按照傳統的思維給學生設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初級的英語學習的方法不同于初中和高中階段英語學習的方法,主要以培養學生英語興趣為主,因此,對于學生而言,帶著問題閱讀繪本相當于找出完美圖畫中的缺陷,學生的注意力易集中于缺陷點,無心關注其他美好的故事情境。長此以往,學生在繪本學習的過程中,將失去對繪本精美圖畫的興趣,從而難以達到繪本學習的最終目的。
(3)泛讀繪本。與朗讀繪本相反,泛讀繪本是指教師對繪本內容置之不理。部分教師認為繪本與課文內容相關性不大,或者主觀上認為繪本是留給學生閑暇閱讀的材料,教師不用對其進行引導。這部分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學生處于習慣的養成期,對自身行為的控制力較差,如果教師對繪本內容不加以指導,可能導致有的學生只閱讀精美圖畫部分,有的學生只瀏覽繪本文字部分,甚至還有學生根本懶于翻開這一頁,浪費繪本的教學資源。
三、繪本閱讀融入課堂的合理利用
(1)科學合理地選擇繪本強化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英語相對于中高年級英語學習而言,較少對英語詞匯的掌握程度提出嚴格要求,內容簡單,句型單一。因此,對繪本科學合理的選擇有利于英語課堂教學知識的鞏固,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有些繪本的內容比較長,不適合在課堂教學時全部引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繪本故事時,可提前篩選和甄別出科學的繪本內容供學生閱讀和領悟。有些繪本的內容簡短,但是表達情感復雜,教師應給這些簡短的繪本故事適當地增加一些課堂情境演示,增強學生對繪本故事思想情感的理解。例如,繪本描述了世界上最聰明的小孩“布朗”的成長故事,前幾頁的內容,大部分學生根據繪本圖畫都能了解并闡述布朗生下來和成長的過程,然而,仍然有幾頁繪本圖畫,如果在不認識繪本詞匯的情況下很難猜測繪本表達的意義。特別是過渡繪本頁,“From that day on,Baby Brains spent most of his time at home doing the things that most babies do. Except,that is at weekends...”這一句話存在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可讓學生結合上下文猜測文意,實現基于繪本圖畫和自身獨立學習能力的無障礙閱讀,增強學生對繪本的興趣和信心,提升學生通過繪本故事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
(2)適時積極地引導繪本閱讀提升英語課程的互動性和趣味性。繪本閱讀一般由封面作為起始點,當學生第一眼的感知凝聚在封面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想象封面所表達的內容,總結出不同的觀點和派別記錄在黑板上作為標記,然后引入課堂,讓學生自主閱讀。在學生閱讀完后,根據讀后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理解,對比自己對封面的想象和讀后內心感受是否相同,再次總結不同派別的讀后感進行相應記錄,留下懸念。最后派一個學生代表,闡述其對繪本圖畫和英語的理解過程,促使學生學會不同的繪本閱讀方法。這一階段,教師屬于引導和課堂組織者的身份,學生主要通過自主學習和討論互動的形式學習繪本閱讀,這種方式充分展現了繪本閱讀的獨特性、多樣性、藝術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探索知識的趣味,鍛煉探索知識的能力。當然,教師對繪本閱讀英文文本的文意和詞意在學生自主學習完后,仍需對其進行補充,擴展學生英語知識的視野以及強化繪本閱讀情感體驗。例如,繪本封面是小孩布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為什么繪本封面刻畫了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就是布朗嗎?在他的身上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這些問題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布朗身著宇航員的衣服,那么,是不是布朗長大后想成為一名宇航員呢?對此,教師不用做過多的解釋就會激起學生熱烈的討論和好奇心,促使學生對繪本內容認真地進行研究。接下來,學生仔細地閱讀繪本內容,體會繪本的情感。最終,教師對全文的線索進行高度概括:第一,Mrs Brains 肚子隆起,預示Baby Brains的born;第二,Mrs Brains read books、played music and languages、turn up television;第三,Baby Brains born;第四,Baby Brains read the morning newspaper, helped mend the car, went to school, took his first walk, helped out in local hospital;第五,Every wanted to meet him;第六,Baby Brains wailed“I wanted my mummy”. 將這些線索的重點詞匯進行提煉,讓學生通過繪本圖畫猜測詞意以及了解繪本故事的時態轉變。與此同時,根據線索升華情感,Baby Browns成長的榮譽除了自身原因外,來源于父母的早教,我們是否應該提倡早教,你是否想成為和Baby Brown一樣聰明的人?如果你就是Baby Browns,會感覺快樂嗎?根據一系列角色情感的假設,讓學生明白繪本故事表達的情感內涵。
四、結束語
一本好的繪本閱讀內容一般具有趣味性和情感內涵的啟發性。教師在課堂上合理地利用繪本不僅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可以給課堂學習增添色彩。但是,繪本閱讀最好避免朗讀、提問和泛讀這些不當的利用方法,會導致效果適得其反。合理地利用繪本閱讀,能夠為英語課堂增添光彩。
參考文獻:
[1]張文華,孫媛.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活動設計[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5(02).
[2]王佳娣.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5(06).
[3]白薇.英文繪本的選擇及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2(05).
[4]李勤華.“閱”出真精彩“繪”就真本領——淺談小學低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創新[J].基礎教育參考,2016(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