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金
摘 要: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拉近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和文化修養。教師應做到:研究教材,制定相應教學目標;創設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開展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理念;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3-0088-01
如今,高中歷史教學的目標已不僅僅是讓學生理解課本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歷史教學內容離學生生活的年代比較久遠,而且需要記憶和理解的內容比較多,導致一些學生對歷史學習興趣不高,掌握的歷史知識也不牢固。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有意識地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那么,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如何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呢?
一、研究教材,制定相應教學目標
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成功,取決于正確教學目標的向導。教學之前,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潛在的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切入點,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制定教學目標,使學生既能掌握課本知識,又能準確理解歷史人物與事件,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念。
例如,教學“鴉片戰爭”時,教師可以把教學目標制定為以下幾點。1)識記虎門銷煙經過,理解鴉片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掌握列強通過《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所攫取的大量侵略權益。2)通過聯系實際導入新課,利用問題探究法、比較分析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要讓學生通過鴉片戰爭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歷史教訓,增強學生鑒別正義與邪惡、和平與暴力、文明與野蠻、落后與進步的能力。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虎門銷煙和中英《南京條約》”,教學難點是“怎樣理解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行課程導入時,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個人若犯了罪,有哪種罪既要受刑事處罰,還要承受身體上的很多痛苦嗎?”學生們立即展開思考,有學生回答——吸毒和販毒!教師順勢說道:“不錯,我們歷史上曾發生過由毒品導致的戰爭,你們知道是哪場戰爭嗎?”“鴉片戰爭!”這里,教師很好地把握了學生的興趣關注點,自然而然地導入新課。在拉近學生與歷史距離的同時,也給學生提前打好了鴉片戰爭曾給中國歷史帶來災難的教學基礎。
二、創設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氛圍
良好的情境在歷史課堂中不可或缺。雖然歷史書本上也配有一些插圖,但畢竟比較單一。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再配上生活化的解說,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抗日戰爭”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和抗日戰爭有關的經典電影,如《南京大屠殺》《紅高粱》《金陵十三釵》等,選取學生關注度高的、與他們興趣愛好相符合的電影片段,播放給學生看。拿《紅高粱》為例,女主人公九兒為了抵抗敵人侵略,毅然決然地走進高粱地,用凄婉的歌聲把敵人引至堆放著“三十里紅”酒的地方,然后摔破酒壇、點燃火柴,于熊熊烈火中與敵人同歸于盡。這一場面深深震撼著學生的心靈。然后,教師讓學生對抗日戰爭中自己所了解的英雄人物展開討論,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氛圍。而后教師提問,假如你們生活在抗日戰爭年代,你們會選擇向敵人屈服還是反抗?若是反抗,你們會智取還是硬拼?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調動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毋庸置疑,我們每個人都愛國,在戰爭年代都會毫無保留地反抗敵人。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一些人對歷史的關注度逐漸降低了。這就需要教師發揮多種教學手段,把學生引進歷史的情境中,帶給學生強烈的體驗,為豐富學生的歷史素養奠定基礎。
三、開展活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目前,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為學生解說生澀難懂的歷史知識。這樣的教學不但讓原本有趣的歷史變得千篇一律,還會削弱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歷史課堂“動”起來。
例如,教學“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古代書法、繪畫作品,或者古典音樂,甚至可以讓會中國古典舞蹈的學生在課堂上表演一段古典舞蹈。這幾項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而且實施難度并不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改變了學生對歷史教學的看法,還激發了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更加主動地獲取知識、積累知識。對學生搜集到的資料,教師要隨機檢查并評價,教給他們合理的歸納整理方法,讓學生對學習歷史知識跟探究“世界未解之謎”一樣,始終保持著好奇心與求知欲,養成主動探究歷史知識的習慣。另外,教師講述歷史事件時,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充分運用與生活有關的素材,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四、結束語
總之,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對提高教學效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且對調動學生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應該結合專業知識,對生活化歷史教學不斷摸索與實踐,科學利用生活資源,優化歷史教學過程,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嬌.中學歷史生活化教學模式探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1).
[2]田雪蓮.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融合[D].山東師范大學,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