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伊提拉汗.阿布都拉
課程改革是針對社會發展變化展開的教學革新,將教學目標轉化為素質教學,從而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對初中生而言,生物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實驗在整體生物教學中占據主要環節。老師在實驗教學時有效完善教學策略,可以使學生在清楚觀察實驗現象,深入理解生物實驗中所展現的知識點。因此,在生物課上,如何高效的開展實驗教學,是老師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初中生物實驗的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老師受應試理念影響,在教學理念及方法上與實際教學需求不符,導致生物課程的高效開展存在難度,尤其是實驗環節的教學水平嚴重滯后。老師仍在延續被動式教學,不利于學生養成創新思維,制約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在實驗教學中,老師所展現的教學策略過于單一,一味采用填鴨式教學的方法,不利于學生針對實驗內容進行自主探究,無法滿足學生的創新發展需求。此外,針對生物實驗,傳統的教學策略與課改需求存在較大偏差,對生物課程的高效改革產生限制。
二、提升生物實驗教學的實際舉措探究
(一)更新教學理念。針對生物課程,老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主要地位,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老師要注重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并以此為依據深入鉆研生物教材。從而使教學內容設計的更加合理,充分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同時,老師要注重與學生進行交流,共同探討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開放性的教學形式,可以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 有效激發學生在生物課上的探究熱情。
(二)制定教學目標。在開展實驗教學之前,老師要針對教學目標進行有效設計,使實驗教學流程更加規范。鼓勵學生針對實驗內容進行系統預習,從而掌握實驗環節中考察的難點。老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驗水平進行合理的分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相關的實驗流程,從而清楚掌握實驗現象中所涉及的生物學原理。一般情況下,各小組選擇一個學生代表,負責小組成員在實驗環節中的分工安排,包括實驗材料的采集、制作等。類如,在顯微鏡教學環節,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小組展開顯微鏡的正確操作,包括物鏡、目鏡的調整,老師在一旁進行適當指導,共同配合著完成教學內容。
(三)探究式實驗教學。老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針對實驗內容設立實驗課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從而深入了解生物知識。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訓練了創新思維,使整體素質有效提升。同時,探究式的實驗教學,可以將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有效發揮,從而滿足課改提出的素質教學標準。比如,在進行《植物細胞吸水、失水》的實驗教學時,老師可以將實驗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自己在一旁起到適當的輔助作用。學生結合實驗流程進行自主探究,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最終得出“外液濃度高,則植物細胞呈現失水狀態,反之,則呈現吸水狀態。”最后,老師通過對學生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總結,從而使生物知識展現的更加具體。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加強對植物細胞的理解,同時,可以使生物學科的知識體系更加全面,對今后深入學習很有幫助。
(四)實驗演示教學。老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通過適當的演示,可以將實驗現象清楚地呈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透過實驗現象,了解生物學的本質特征。在演示時,老師要注重規范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失誤使實驗結果產生誤差。否則將阻礙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甚至對學生的理解產生誤導。比方說,在講呼吸作用時,老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的形式導入接下來的課程。將白鼠放在封閉的玻璃瓶中,通過導管與帶有堿性試劑的溶液相串聯。幾分鐘之后,原本為藍色的堿性溶液在顏色上發生明顯變化,呈現黃色。通過簡短的實驗操作,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生物課上,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熱情。
(五)構建生物模型。為了順應課改對生物教學提出的新標準,學校對此教學策略的革新加大了關注力度。老師在實驗教學中,指導學生針對實驗內容構建生物模型,將原本抽象、難以理解的生物知識具體化。學生結合實驗內容構建生物模型,在此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獲得思維的創新。從而使知識結構更加全面,加強對生物學科的綜合理解。例如,在講減數分裂時,老師指導學生針對分裂過程構建模型,包括對材料的選擇及操作流程都要進行合理的設計。學生通過構建實際模型,在配合多媒體的虛擬演示,從而深入了解減數分裂過程中所展現的生物學本質。
(六)調查類實驗教學。老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除了要對課上內容進行深入講解,還要指導學生參加課外調查。在調查過程中,通過對調查數據的有效分析,掌握生物學原理。同時,調查類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創新思維獲得顯著提升,通過對調查內容的設計,以及具體的實施,可以加強學生的整體素質。
比如,進行遺傳病類調查實驗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針對近視進行調查,以本校學生為對象,針對家庭成員的視力情況進行調查。學生通過調查實驗,驗證近視是否屬于遺傳類疾病。充滿趣味的調查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加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綜上,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實驗教學對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很有幫助,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通過系列的生物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從而有效掌握實驗中所涉及到的生物學原理,深入掌握生物課程中的知識點。同時,實驗教學可以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實驗現象,使思維及整體素質顯著提升。因此,老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注重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學。
參考文獻:
[1]李坊貞,滕偉,陳小珺.中學生物實驗教學案例庫建設與實踐研究[J].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16,(06):138-140.
[2]顧愛明.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12):56-57.
[3]蔡君霞.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9):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