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艷
就當前初中地理教學情況看,教師將教學與生活實際割裂開來,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可見,實現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是初中地理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課堂導入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打好課堂的開頭,能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打好基礎。生活化的課堂導入能讓學生感到熟悉、親切,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思考。鑒于此,初中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課堂導入,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狀態,為后續課堂教學打好基礎。比如,在講人教版初中地理《地圖的閱讀》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進行課堂導入: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看到一些人到各個地方去旅游,他們不需要報旅行社,也不需要問路,只是帶了一幅地圖,他們能通過地圖找到最佳的出行方案,找到正確的路線,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玩的非常開心,不用擔心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會出現迷路的情況。那么,同學們,你們能借助地圖自己去旅游嗎?你們想不想學習看地圖呢?通過這樣一個結合日常生活的問題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認識到地圖的實際使用價值,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地圖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地圖的熱情,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狀態,為后續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二、教學過程的生活化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用語言來講解一些知識點,顯得枯燥、乏味,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而結合生活中的情景,可以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可以讓學生很輕松的理解和接受,同時,能夠讓學生感覺學習地理是一件很輕松、很愉悅的事情,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學習地理的信心,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鑒于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積極借助生活實際創設生活化情境,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趣味性,調動學生積極性,解決教學重難點,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比如,在講中國行政區劃相關知識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我國各個省份的簡稱,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我組織了一場辨別車牌歸屬地的活動:我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各個省市的車牌,比如說:京A.XXXXX,冀H.XXXXX,遼A.XXXXX,云D.XXXXX等等,讓學生辨別這是屬于哪個省份的車子。這種活動很受孩子們的喜愛,每當我放出一張圖片,孩子們都爭著搶著回答,課堂氣氛異常熱烈。可見,這種聯系生活實際的教學方式,不僅避免了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提高了教學趣味性,激發了學生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提高了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地理知識的能力。
三、增加生活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因為生活化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豐富教學活動內容,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到更多的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比如,在講《地勢和地形》這節課時,為了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這節課的內容,在上完這節課之后,我實地考察了一下本地的地勢和地形,定了幾個能觀察到地勢和地形的場所,然后組織學生去這些地方,讓學生親自看一看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生態問題。我發現,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還不斷的向我提出一些新的問題,這說明,通過觀察,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思考。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地理知識,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地理的重要性,讓學生將地理和生活很好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四、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
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幫助學生鞏固和復習課上所學知識、查漏補缺,還能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鑒于此,初中地理教師要結合教學需要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布置課后作業,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地發展。比如,在講完人教版初中地理《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征》這節課之后,教師可以這樣布置課后作業:同學們,我們居住的周圍是什么樣的環境,是自然的環境,還是人為的環境呢?保護自然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師請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觀察那些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和現象,并記錄下來。布置這樣一道結合生活實際的課后作業題,可以讓學生結合課上所學知識認真觀察生活中的現象,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這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又如,在講完人教版初中地理《多變的天氣》這節課之后,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課后作業:同學們,請觀看北京、天津、重慶、上海、廣州、武漢、哈爾濱、石家莊、青島等地明天的天氣預報,重點看一下天氣符號、天氣圖,同時,老師希望你們養成每天看天氣預報的習慣,這可以讓我們了解更多天氣的情況,可以大大方便我們的生活。布置這樣的課后作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天氣符號、天氣圖,讓學生體會到看天氣預報的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并逐漸養成看天氣預報的習慣。
總之,地理教學和生活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只是有些初中地理教師沒有認識到地理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導致地理教學與生活實際割裂開來。實現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能夠讓地理教學充滿趣味和活力,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和運用地理知識,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鑒于此,初中地理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促使地理教學走向生活化。
參考文獻:
[1]陳曉燕.微課,信息視域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05).
[2]張海.信息化環境下初中地理學習方式的轉變[J].青海教育,2017(02).
[3]周樹安.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J].新課程(中),201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