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瓊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用來反映生活并服務與生活的。要使學生真正的掌握并且運用語文這一工具就必須打破原始的教學模式,讓語文的教學與社會生活相結合,與學生心靈相通,更重要地培養學生的愿望能力和適應未來生活的基本素質,使語文教學突破傳統模式而成為“生活化語文”。小學語文作為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感知實踐能力的重要基礎學科,將小學語文教學融入生活中,把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這是現代語文教學的必然趨勢。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方法與途徑。
一、樹立生活化教學觀念,推動生活化教學發展
思想決定行動。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上看,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正確認識到生活化教學方式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并將生活化教學貫穿到整個語文教學設計中,實現生活化語文教學,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在學生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周圍事物進行觀察,并在生活化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語文教學,激發學生對語文教學活動的興趣,并積極參與到各個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自我探究和自我完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發揮生活化教學作用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為學生創建和諧、輕松的教學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可以輕松地進行思想交流和情感表達,深層次挖掘學生的語文潛力,培養學生完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立班級生物角和閱覽角,養些植物和金魚、烏龜等小動物。除了營造生活化的班級環境之外,教師還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造生活化教學情境,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模擬課堂情景,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到小學語文課堂中,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菜園里》教學設計中,教室的中間,學生每 6人圍坐成一個小組,教室的四周擺著許多新鮮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紅色的蘿卜,紅色、綠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淺黃、深黃的南瓜,有穿著綠衣裳的黃瓜,還有細長的豆角。教師問學生:“菜園子里這么多菜,你們認識他們嗎?”有的學生說認識,有的學生說不認識,教師可以順勢說:“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認識一下它們好嗎?”學生們說:“好!”教師可以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這些蔬菜,再讀蔬菜旁邊的卡片,試著記住它們的名字,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認完了,就回座位。 這樣通過創造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認出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蔬菜,這樣這些蔬菜的名字會更加深刻,達到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的。
三、引導學生多注意觀察生活,拓展學習和生活視野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是關于人物和事件的描寫,這些文章有的距現在年代久遠,有的在生活中不易遇到,因此,在這些課文的教學中,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些難度,有的同學對這些內容不感興趣,或者認識不全面,這樣的現狀不利于學生的語文學習。這種情況的產生很大程度上與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少,生活和學習的視野窄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善于觀察生活,合理引導學生查閱資料,深入社會開展調查訪問,走進大自然拓展自己的視野,從而在生活化的語文教學中發揮出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菩薩兵》一課的教學中,三年級的學生不理解紅軍長征這一歷史事件,對于課文中的紅軍長征的背景存在疑惑,所以在教學中有目的地組織學生搜集和閱讀一些有關紅軍長征的資料,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對于長征這一歷史事件有所了解和認識,在課上,在教師講授的時候就可以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通過主動擴展視野、積極參與教學,可以充實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體驗,而且語文學習興趣也會更高。
四、用心感悟生活,升華情感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不同的學生對生活有不同的思考和感受.在習作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同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從而得到對生活的不同見解.因為學生具有自己獨具個性的眼睛,耳朵,心靈感悟和表達方式.我在授<<七步詩>>中,讓學生分別扮演曹丕和曹植,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讓學生體會到曹植對曹丕悲憤填鷹的感情和譴責勸戒的語氣.學生開始覺得很可笑,但兩三次演下來,教室里空氣凝重,同學們的表情異常嚴肅,目光嚴厲.我知道他們體會到了這些情感.又如,我在授《草船借箭》時,學到”周瑜很高興”時,讓學生想他高興的同時想了些什么.有的說:"諸葛亮中計了."有的說:"諸葛亮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啊.這回恐怕兇多吉少了."有的說:"諸葛亮這個大笨蛋中計了,這回看他怎么在三天之內造十萬多枝箭,這回他必死無疑,我可以去除這個心腹大患了,除去這個眼中釘了.哈!"我再叫學生以小練筆的形式寫入本子中,就是一段很好的寫作素材了.不僅如此,我還鼓勵學生寫讀后感,讓每個學生勇于寫出自己個性化的想法.老師在習作中要理解,尊重,珍視學生對生活的獨特感受.
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入到實際教學中,通過科學的教學模式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實際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及時的調整教學策略,這樣生活化教學模式才能夠發揮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麗霞.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3(33).
[2]賴全玉,李春燕.實施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措施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
[3]舒莉.關注表達聚焦語言文字運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4.06:49
[4]鄧振英.通過文本細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4.S2:58-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