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飛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產地和季節對北京市蔬菜價格的影響;說明了影響價格的機理是產地和季節對蔬菜供應均衡性的擾動;提出了加強外埠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加強設施農業建設,調整蔬菜種植品種,增加農產品存儲設施,改善蔬菜銷售方式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蔬菜;流通;價格
近年北京市蔬菜價格呈持續上漲趨勢。除人口、城市、社會經濟因素外,產地和季節也對北京市蔬菜價格有顯著的影響。產地和季節是自然因素,但人們可以通過改進生產、流通方式,減少其對蔬菜價格的不利影響。
一、產地對北京市蔬菜價格的影響
北京市每年消費的農產品有85%是由周邊省區供應的,產地對進京農產品價格的影響來自氣候、生產規模和流通成本,其中最典型的是進京蔬菜。
山東、河北、遼寧是外埠進京蔬菜主要供應地,占到北京蔬菜供應總量的70%以上;南方地區和內蒙古也是進京蔬菜的重要供應地。山東是北京市冬春季的主要蔬菜供應地,12月份北京市蔬菜供應量的32%來自山東。山東的設施蔬菜面積很大,其中濰坊市、聊城市的設施蔬菜對北京的供應比例分別是13.5%和10%。河北是北京市夏季蔬菜的主要供應地。每年從5月開始,河北蔬菜供應比例逐步接近并能超過山東的供應比例。6月、7月,河北蔬菜的供應比例超過了40%,其中廊坊、保定等北京周邊地區蔬菜供應比例較大。8月至10月河北張家口壩上地區對北京市蔬菜供應量加大,重點產區是張北、康保、沽源和尚義壩上四個縣。遼寧是北京市的第三個蔬菜供應地,冬春季及5月占北京蔬菜供應量的12%。遼寧并非全省都是北京市的蔬菜供應地,實際上蔬菜供應地只有距離北京較近的錦州地區。北京市本地蔬菜供應從每年5月開始增加,9月達到高峰。5月和10月約占北京市場供應量的9%,6月至9月約占北京市場供應量的16%。南方地區在冬春季對北京市蔬菜供應較大,約占北京蔬菜供應量的15%,產地主要是海南、廣東、廣西、云南四個省。內蒙古在夏季也是北京市蔬菜的供應地,約占北京蔬菜供應量的8%。
氣候是影響外埠進京蔬菜價格的首要因素。蔬菜生長對氣候等條件要求較高,這意味著不是任何地區、任何時候都適合于蔬菜生產。北京市全年蔬菜供應地按季節是由南向北轉移的,冬春季北方地區天氣寒冷,不適宜蔬菜生產;而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也不適宜露地蔬菜生產;蔬菜產地只能根據氣候變化進行轉移。
周邊省區的生產成本是另一個影響外埠進京蔬菜價格的因素。山東、河北都是蔬菜生產大省,生產成本較低使得產地蔬菜的地頭價格較低。近年周邊省區在規模化生產和提升種養殖技術水平方面有長足進展,這為降低進京蔬菜價格奠定了基礎。
流通成本增加是外埠進京蔬菜價格提高的重要原因。多數進京農產品依賴公路運輸,并經過多重交易環節。隨著物價水平的提高,運輸成本、人工成本、交易成本都不斷增加。農產品供應地的地域不斷擴大,使運輸距離增加,交易成本相應提高。因此外埠進京蔬菜的流通成本只能是持續增加的。
二、季節對北京市蔬菜價格的影響
季節對不同農產品的影響有很大差別,畜產品、禽蛋、乳品等大多在室內生產,因而季節對其影響較?。患Z油等需要進行儲藏,季節對其影響也較??;蔬菜、水果、花卉等在室外生長,因而季節對其影響較大。
季節對北京市蔬菜價格有明顯影響。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是北京的冬季,此時北方地區天氣寒冷,蔬菜供應主要來自山東、河北和南方地區。山東蔬菜多為設施蔬菜,供應量約為北京市蔬菜的28%;河北供應量約為北京市蔬菜的17%;南方蔬菜是時鮮蔬菜,供應量約為北京市蔬菜的15%。4月進入春夏季,隨著天氣轉暖北京、遼寧的供應量開始增加,南方蔬菜開始減少。5月至7月是北京的夏季,露地蔬菜生產逐漸取代設施大棚,主要蔬菜供應地轉為河北、北京和山東。此時,河北供應量約為36%,北京供應量約為14%,山東供應量約為20%。8月以后進入秋季,北方冷涼地區的蔬菜陸續上市,秋茬蔬菜成為北京市場的主要供應來源。河北、山東、北京、遼寧、內蒙古和天津的蔬菜供應量分布為34%、21%、14%、8%、8%、6%。
隨著季節的變化,蔬菜價格呈現周期性變動。冬季是北京蔬菜的淡季,是一年之中蔬菜價格最高的時期;而每年的7月下旬到9月下旬是一年之中蔬菜價格最低的時期。北京市蔬菜價格受需求影響更大,這表現在夏季產菜區的蔬菜價格會明顯下落,使北京與夏季產菜區的蔬菜價格有更大差異;而秋冬季北京市蔬菜價格與產菜區的差異相對較小。12月至次年4月北京的蔬菜價格高于山東15%,5月至7月高于山東31%,8月至10月高于山東17%。另外,隨著每年蔬菜供應地由南向北轉移,有的時候還會出現價格倒掛。12月至次年4月北京的蔬菜價格低于遼寧10%,8月至10月低于南方13%。
蔬菜生產有大小年的波動特點,大年產量高、價格低,小年產量低、價格高。天氣也是影響蔬菜價格的因素,如果氣溫偏高,會導致蔬菜提前上市,引起蔬菜供應量增加而使價格降低;如果氣溫偏低,會導致蔬菜上市延后而使蔬菜價格居高不下;如果夏季南方降水過多,也會引起蔬菜供應緊張。
三、產地和季節對蔬菜價格影響的機理
產地和季節對北京市蔬菜價格有明顯的影響,這種影響來自產地和季節對蔬菜供應均衡性的擾動。
大型城市蔬菜供應的均衡性是保證蔬菜價格穩定的基礎。蔬菜供應的均衡性體現在蔬菜供應的時間、品種、供應量、生產流通成本、價格等多個方面,時間、品種、供應量、生產流通成本的擾動會最終反應在蔬菜價格上。當蔬菜供應相對均衡時,蔬菜價格會同步上漲或下跌。由于蔬菜市場巨大,這種上漲或下跌的幅度會相對較小。蔬菜消費具有替代性,當某種蔬菜供應減少時,人們會消費其他蔬菜,通過品種間的價格調整而使蔬菜整體價格保持平穩。蔬菜供應中如果產生局部擾動,這種波動會通過蔬菜消費的替代性予以減弱或消除。但是,蔬菜消費的替代性只能消除局部擾動;當擾動較大時,這種擾動將難以通過市場內部進行消除。產地和季節對蔬菜價格的影響就是一種較大的擾動。endprint
產地對蔬菜價格的影響主要在品種、生產流通成本上。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條件不同,會有自身的優勢產業,因而蔬菜種植的品種有較大差異。優勢種植品種的蔬菜產量大、單位生產成本低,其大量上市時就會壓低蔬菜價格。當蔬菜產地進行輪換時,蔬菜價格會產生波動,不同主產區輪換之間就是蔬菜價格較高的時間。不同地區距離城市的距離不同,因而生產的流通成本不同。距離較遠的蔬菜產地的流通成本較高,這些產地蔬菜集中上市時會提高蔬菜價格。
季節對蔬菜價格的影響主要在品種、供應量上。蔬菜供應的季節性十分明顯,這種季節性使相同品種蔬菜的價格呈現有規律的波動。不同品種蔬菜有的季節可以供應,有的季節則完全沒有供應;有供應時價格低,沒有供應時價格高。蔬菜供應量的季節性更為明顯,蔬菜供應淡季、旺季使蔬菜供應總量差異巨大。多種蔬菜在供應旺季集中上市,蔬菜整體價格呈較低水平;蔬菜供應淡季時,蔬菜整體價格水平偏高。
四、改善北京市蔬菜供應的措施
根據上述分析,減少產地和季節對北京市蔬菜供應價格的影響應著眼于蔬菜供應多樣化、蔬菜分散上市、減少蔬菜生產流通成本、削弱蔬菜供應輪換間的波動。從北京市多年的蔬菜供應實踐看,以下幾點可能是較為有效的措施。
1.加強外埠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外埠農產品生產基地有助于保障進京農產品供應,減少農產品價格波動和過快增長。長期以來,北京市堅持與周邊各省進行農產品生產協作。通過與周邊及其他省市農產品主產地的產銷、購銷合作,建立牢固掌控的生產基地,確保了形成穩定可靠的農產品供應來源。通過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生產布局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增加農產品生產規模,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通過強化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技術投入,實施多項農業扶持政策,提升了生產技術水平。通過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提高了農產品生產經營效益。
2.加強設施農業建設
設施農業采用人工技術手段改變了光線、溫度、適度等動植物生成條件,使之能夠全天候生長。北京市及其周邊主要蔬菜省區通過政策扶持和技術推廣,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近二十年,設施農業是農業生產技術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雖然建設成本較高,但設施農業具有采光時間長,抗風和抗逆能力強的特點,大大減少了地域、季節等自然條件對蔬菜生產的影響。設施農業使蔬菜種植地域擴大,原本不宜種植蔬菜的地域可以生產蔬菜;蔬菜生產地域可以更接近運輸路線,減少了運輸和流通成本。設施農業改變了蔬菜種植時間,反季節生產的蔬菜可以緩解季節變更的影響;多品種蔬菜可以減少單一品種蔬菜集中上市而產生的價格波動。
3.調整蔬菜種植品種
適當調整蔬菜種植品種,增加反季節蔬菜的種植。蔬菜種植品種應多樣化,這樣可以減少蔬菜大批量在短時期集中上市。不同品種蔬菜的成熟期不同,分散上市可以使蔬菜供應較為均衡,減少大批量短期集中上市而形成的價格波動和蔬菜耗損。反季節蔬菜是在溫室、大棚等設施條件下生產出來的非當季蔬菜。反季節蔬菜可以對當季蔬菜進行有益補充,有利于豐富蔬菜市場,滿足消費者對蔬菜多樣化和均衡營養的需求。反季節蔬菜可以春菜夏種或秋種,或將夏種秋種的蔬菜春種,這種栽培方法能夠有效解決春秋兩淡季的蔬菜供應,增加蔬菜供應品種。由于反季節供應,物以稀為貴,反季蔬菜的經濟效益要高于當季蔬菜。
4.增加農產品存儲設施
蔬菜供應受地域和季節影響較大,除種植生產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蔬菜保鮮難度大。在一般條件下,不同種蔬菜能夠保鮮一周到一個月;時間較長,蔬菜會腐敗變質而造成較大耗損。保鮮因素使得集中成熟的蔬菜必須盡快銷售,因此蔬菜集中上市時價格較低,而蔬菜集中上市后會在短時間銷售完畢,之后又會使蔬菜價格迅速上漲。這種價格高低的迅速變化是蔬菜價格波動的重要原因。為了減少蔬菜因保鮮和集中上市而產生的價格波動,加強蔬菜存儲是十分重要的。蔬菜存儲條件主要包括蔬菜產地的小型冷庫、蔬菜銷地的大型冷庫、蔬菜冷鏈運輸設施。較好的存儲條件可以使蔬菜保鮮時間延長數倍,部分耐儲品種能夠跨年銷售。蔬菜在不同季節均衡上市,能夠有效減少價格波動;蔬菜保鮮時間增長,使蔬菜耗損減少而供應量相對增加。
5.改善蔬菜銷售方式
目前大型城市蔬菜銷售主要經由地頭農戶、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生鮮超市銷售到消費者。這種銷售方式有一個蔬菜大批量集中、分銷過程,加劇了蔬菜集中上市。由于大批量集中短時期上市是造成蔬菜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因此現行的銷售模式不利于蔬菜價格的平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產銷對接、分散直銷將是蔬菜銷售的有效途徑。產銷對接、分散直銷是不經由批發市場,產地農戶、專業合作社和經紀人與產地生鮮超市、社區菜店和配送企業直接對接,按訂單品種、數量進行蔬菜供應。這種供應方式蔬菜供應是分散的,供應量和消費量保持均衡,其銷售路徑也較短,因而能夠使蔬菜價格保持一定的穩定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