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程+王強+周三元
摘 要:本文結合以往我校畢業的專業碩士研究生與職業崗位匹配度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分析,從研究生實踐能力與相應專業的應用性和職業定向性匹配要求,從構建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到建立雙導師制、搭建實踐平臺等方面入手,重點培養物流工程專業研究生的實踐能力,挖掘發展我校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處理實際問題的潛力,并分析我校物流工程專業研究生實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為進一步提高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給出逐步改進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精心制訂培養計劃等建議。
關鍵詞:物流工程;專業學位;實踐能力
專業學位作為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背景下而設置的一種新型學位類型,主要是針對特定職業領域的需要,培養專業能力較強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與傳統學術型學位相比,專業學位研究生有著比較獨立的教育特征和培養模式,具有明確的職業和專業指向性。在產業結構升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經過近幾年國家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和建設,在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促進學位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2011年9月,北京物資學院開始招收全日制物流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從事物流系統領域的規劃設計、開發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經過課程學習、項目實踐和論文撰寫,學習物流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提升在校研究生綜合運用相關專業技能開發物流信息系統的能力。相較于學術型碩士,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除了掌握的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具有解決物流工程實際問題的專業能力,對于我校物流工程專業而言,如何培養研究生實踐能力成為提高專業碩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重要一環。
一、構建課程培養體系
根據教育部有關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文件,并結合專業碩士未來工作的需求和職業特點,物流工程是管理與技術的交差學科,它與管理、交通、工業工程,計算機,機械等密切相關,學校在汲取物管、信息等專業研究生教育理念,在原有學科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構建了理論性與實踐性、前沿性與務實性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體系。
在剖析與就業相對應的職業崗位活動中,在構建了以教育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提高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構建了“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能力”三層次能力結構的實踐體系。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主要在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術課和實習實訓等三個培養階段完成,使實踐體系完全融于專業課程體系,并構架與課程體系之中,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的制訂上,設立了明確的培養目標,制訂了課程計劃方案,增加了實踐教學內容和實驗課程,大部分課程可根據導師和學生的研究方向和培養方向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供學生和導師做到了按照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進行培養。
二、雙導師制度
為了加強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健全校內外雙導師制成為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重中之重。“教育部的文件要求,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為輔,校外導師主要在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幾個環節指導工作”。建立雙導師制是校內導師隊伍借助工作在本領域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和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等優質資源,來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任務,實現教學風格多樣化、教學理念深入化,是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借助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優質資源進行教學,也可進一步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教學制度改革,進而回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應用性、實踐性的職業性要求。校外兼職研究生導師遴選工作與每年校內導師遴選一并開展,選聘領域內專家擔任研究生校外導師,落實雙導師制,在校外導師參與指導實踐環節的要求的同時,校外導師須參與校內導師課程,每學期要面向本專業研究生開展至少1次以上的工程領域的學術活動,從工程領域實際出發,內容前沿新穎,要具有較強的示范性和啟發性,激發研究生深入思考,切實提升研究生職業視野。
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質量,近年來我院物流工程專業特別聘請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經貿委經濟研究中心、中關村科技園、中國證監會等部門和研究機構的高級專家和學者擔任兼職導師。雙導師制的開展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結合,學校在搭建與企事業單位合作平臺,通過合作平臺來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以滿足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需求。
三、設立企業研究生企業實習基地
“實踐環節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研究生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研究生職業能力和素養的重要途徑”。企業實習基地的建設使教師與企業、研究生與職業崗位建立起密切的聯系,是學生步人職業崗位的有利環節,是適合新形勢的培養模式。學校本著資源共享、深入參與的原則,使實踐教學和資源環節多元化。以京津冀一體化為契機,與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與地方優秀企業共同搭建了多個企業研究生實習基地,如京東、馬坊物流園區、普天物流公司等。
研究生企業實習基地主要由高校、企業、研究生等三部分構成,在企業實習基地運行中,高校為企業提供科研團隊和理論支撐,企業為高校教師和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實踐資源,研究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訓。企業基地的建立既強化了實踐教學環節,又為高校雙導師指導專業碩士研究生提供了良好平臺,既實現了專業實踐教學和論文研究相結合,又重點培養了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了多方參與、多方受益的新機制,實現了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多方共贏的新局面,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建議
1.進一步提高專業碩士導師指導能力,強化年輕教師企業實踐經驗。校內專業碩士導師的職業指導能力偏弱,大多數導師都是從事學術研究,橫向項目經驗少,到企業實踐操作的機會少之又少,缺少工程類實踐經驗和指導經驗,因此,在指導專業碩士研究生時,對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的區分度不大,除實踐性環節外,專業碩士大多數把時問和精力安排在參與導師的縱向項目或者撰寫學術論文、申請專利等方面,缺少工程類耳濡目染的過程。
2.緊跟時代特征,逐步改進培養計劃。工程類專業碩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應該始終貫穿著職業的應用性和職業定向性的培養原則,學生在整個培養過程中應該是連續的,不是間斷式的培養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逐步改進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制訂培養計劃,使學生在整個研究生培養階段始終圍繞著職業和專業指向性開展,緊跟時代特點和行業發展趨勢,使研究生培養與職業崗位銜接度更加吻合。
3.嚴把專業碩士導師遴選關。加強一年一度的專業碩士導師遴選的管理工作,細化碩士生導師遴選方案,實事求是。第一,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政治素養高,要有企業工作經驗或者具有達到一定橫向項目經費的任務指標;第二,對于已獲得專業碩士生指導資格的校內導師進行統一培訓和指導,對校外兼職導師提出培養要求,設置固定的培養方式方法,把“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按照應有的順序和程序逐步開展,以進一步切實有效提高專業碩士的職業技能素養;第三,把專業碩士研究生獨立完成項目數和參與項目,以答辯的形式,設立中期檢查的考核指標,以此來監督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過程。
參考文獻:
[1]成耀榮,陳銳.物流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定位及其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6(3):66-68.
[2]吳瑾,趙新銘.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2):23-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