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娟
摘要:新時期下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城鄉規劃管理發生了新的變化,其在行政管理職能方面更多注重服務和監督。但是由于過去我國長期處于“城鄉二元”的社會發展中遺留許多問題。本文闡述了我國行政體制改革與城鄉規劃的發展歷程,根據我國當前在建設城鄉規劃一體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結合在新時期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對城鄉規劃一體化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行政管理 改革 城鄉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7-0185-01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變化,我國城鄉規劃管理工作不斷完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也在不斷改革,但是過去計劃經濟存在的政府管理和控制仍然影響著當今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因此,推進我國城鄉規劃管理的良好發展,實現貫徹我國新時期行政管理體系的發展需要,落實行政管理體制成為我國城鄉規劃改革的重要基礎。
一、當前城鄉規劃一體化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農村產業發展落后于城市
在改革開發的初期,為了加快社會經濟發展,提升我國城鎮化建設水平,我國社會經濟由傳統的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從而使得我國城市形成了對勞動力、資本和其他生產資源的吸收能力,我國城鎮居民水平逐漸提高。但是相比起來,由于政府重視城市內部建設,但是卻忽略了對農村的建設,導致農村基礎建設水平較低,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也難以提升,農村發展由此進入農村勞動力流失,外來生產力進不來的惡性循環。
(二)城市規劃不科學,盲目擴張嚴重
隨著人們對于住房需求和要求逐漸提升,各地政府為提升當地城市化的建設步伐,加大房地產開發規模。然而在此過程中,隨著新城區的不斷開發,農村用地和水資源被占用。比如說:修建水壩、建造人造公園、占用周邊耕地,等等。但這樣做由于片面考慮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卻忽略了農村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目前的城鄉規劃中整體協調不足
結合我國當前國情,國家以工業化發展作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主體,并以重工業發展道路作為我國一個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實行以戶籍管理體制作為城鄉分割的主要例行體制。即在徹底貫徹舊體制的基礎下,發展我國工農經濟,以周邊帶動城市的戰略手段,推動我國城市經濟發展。因此,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倡導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但是卻仍然慣用著傳統的舊經濟體制,而這必然會導致我國在進行城鄉規劃過程中,城市和農村的經濟發展出現不協調的局面,從而導致城鄉產業結構的失調,社會矛盾與企業差異化越加嚴重。
二、結合新時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解決城鄉規劃一體化問題的建議
(一)構建城鄉一體化的規劃工作機制
重視城市建設的同時,同樣注重農村建設,通過以城市帶動農村,以農村為發展重點,實現各相關部門的協同作戰。首先要做的就是各個部門在建設過程中協調合作,避免出現職能的沖突,如果有必要,可以成立相應的城鄉統籌規劃部。對我國城市的建設的土地征用以及水資源的調度進行合理安排,并保證農村建設的資源和城市建設資源是一樣的,以城市帶動農村發展。
(二)重點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我國農村發展的基礎條件,應充分結合我國農村目前發展狀況,需要最先解決的問題就是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而這其中就包括了對農村醫療、教育、交通以及文化休閑設施的建設。并且各地政府不僅需要做到建設,同時還需要準確地根據農村目前需求情況,引導社會力量和商業力量參與到對農村建設發展當中。比如說鼓勵私立醫院、私人教育機構,等等,同時在政策上做出相應的優惠政策,加大對企業和勞動力的吸引力。
(三)積極貫徹城鄉跨區域合作交流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行政管理體制也在不斷改革當中,在新時期環境下,實行區域合作能夠充分地利用當地的資源,并進行資源和經濟的互補,促進兩地的產業化經濟結構的重組或升級。另外,隨著我國對交通建設力度的加大,打破了傳統的經濟發展建設的區域性束縛,有效地引進先進的技術以及人才,這對于推動我國新農村行政管理體制以及城鄉管理的優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下,應該正確認識到我國城鄉規劃中正面臨的問題,并且根據我國所處的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對我國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從而找到解決我國城鄉規劃管理的問題,保證我國城鄉規劃將更加有效和科學地為建設我國農村和城市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璇,劉冰潔.新時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城鄉規劃管理應對[J].規劃師,2014,04:5-9.
[2]李鑫林.新時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城鄉規劃管理應對[J].經營管理者,2015,03:327.
[3]王立華.新時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城鄉規劃管理應對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20:206.
責任編輯:孫 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