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瑞清
摘要:愛、尊重,是教育的基礎,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先決條件,它可以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促進其健康成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溝通師生思想、情感的紐帶。運用好這些藝術技巧,往往會激起他們學習的希望、信心和勇氣。
關鍵詞:愛 尊重 理解
我國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之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作為班主任,應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在班級工作的重要性.要舍得對每一個同學進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給予其足夠的溫暖,以便發掘每一位同學最大的潛能.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嬌生慣養,青少年時期的學生,身心正處于一個迅速發展階段,在心理上表現出半幼稚半成熟狀態,再加上家庭的過分溺愛,社會的不良影響,往往使他們好逸惡勞,自我意識過重,承受能力極小,心理素質較差等。面對著學校繁雜的規范要求,沉重的書包,飽和的時間安排,有的學生往往會走向極端,一種是過分服從依賴,惟恐做的不夠,整天只是機械似的埋頭苦學,另一種是認為自己無法成材,成功無望,學習上只是敷衍,這些都是學生不良心理品質的表現,作為班主任,必須經常深入到學生的學習中,校內外生活中去,與學生廣泛的接觸,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思想動態,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成功的教育首先在于用心打動人心,這樣才能架起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橋梁。記得剛任教的那個班級中,有一位女孩子成績很好,可是因為一次事故,她的臉被燒傷而毀了容,在班級里,她總是有一種自卑的心理,不愿意和別人交流。于是我經常和她談談家常,談談學習,而更多的是讓她和我們班的同學一起參加活動。為了讓她早日恢復正常的學習,我還大膽地讓她做我們的班長。這一決定,很多同學甚至許多老師都不理解,她們覺得這樣做會適得其反。但我明白我應該這么做,因為我了解這個女孩子,她有很強的上進心,同時,我也要求我們的同學不能用另樣的眼光去看她,并適當的在班會課上讓大家討論知識與外表兩者比較哪一個更重要。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們很快看到了她臉上久違的笑容。在任教的第二年里,一位女孩子失去了她的母親。于是我們又共同努力讓她從悲傷中走出來,讓她感到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都在愛她。我用我自己的語言和行動讓我的學生們感到了愛,并同時讓他們也對這個班級以及這個社會充滿了愛。因為有了這樣的一份愛,讓我自己在失去母親的時候也得到了我的學生們的關愛……
于漪老師反復說過:“教師事業是愛的事業,師愛超過親子之愛,友人之愛,因為它蘊含著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師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個心眼為學生。”只要你有一顆博愛的心,天底下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要你有一顆博愛的心,才能不辱使命實現人生價值。所以,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要不吝嗇地付出全部的愛,去感化每個學生的心靈,讓他茁壯健康的成長。用自己豐富的知識,真誠的師愛,塑造學生的靈魂,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貴,讓自己的生命之火為教育事業而燃燒。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成功的教育者必須深入細致地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天然稟賦及個性特點,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給他們一個廣闊自由的發展空間。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實質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高揚“以人為本”的價值理想,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尊嚴感,學生的潛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愛默生說:“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青年學生往往把感情看得很重,如果有意無意傷了感情,就會刺傷他們的心。學生特別喜歡尊重對他們有感情的老師。中學生早戀是班主任老師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因而教師對微妙的男女生間的關系也特別敏感。我2003年擔任高二(4)班班主任時,剛接班,就聽有些老師說,你班的某某某以前與某班的某某某關系比較密切。當時我想,作為一個新班主任不能毫無根據的就與學生談這一敏感問題,等觀察觀察再說。過了一段時間,果然發現我班這一女生與鄰班一男生有意無意地在一起聊天。其中有一次,兩個人看見我就躲開回班了。后來我發現我班的那位女生一看見我就有不自在的感覺,我想必須打破這一僵局。但是我并未與她談及男女生關系問題,而是找她了解一下她高一時的學習情況及家庭情況,并問她對新的班級有什么建議和設想。也許出乎她的意料,也許這一談拉近了距離,以前見面時的不自在不存在了。一個月以后的一個休息日,我看見這女生時問道:“你想跟我聊聊天嗎?”她說:“我都等了好長時間了,我知道您就得找我。”經過談心,她告訴我,她只是對這男生有一定好感,愿意與他在學習之余談論一下課外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我看得出,她象所有中學生一樣忌諱說這是早戀,因此,我盡可能回避這兩個字。我說:“我能理解你,因為我也有過中學時代,這是很正常的。但是作為中學生主要的精力是學習,你要學會對誘惑說不,就象面對商場中琳瑯滿目的商品,根據自己的財力,要分清主次,該放棄的必須放棄。”最后臨走時,我對她說:“我覺得你是個有能力的孩子,我相信明白人不做糊涂事。”事后,我又找了鄰班的男生,也從信任的角度告訴他,真正純真的感情應是經得起考驗的,應以學習為重。他們心悅誠服的接受了勸告。
由此可見,青年學生的感情是純潔的,不能任意踐踏。如果我們都能夠尊重他們的感情,同時用恰當的語言給予正確的引導,是能夠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反之,如果由于不尊重學生的感情而傷了學生的心,那是很難補救的,很可能還會適得其反。學生需要教師的教誨、關心和愛護,同樣需要教師對他們獨立意識的尊重。因此,教師要有意識的保護他們的獨立意識,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的能力。
“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這一教育名言告訴我們,愛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劑、潤滑劑和粘合劑。素質教育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須全面地愛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這要求每一位教師胸懷一顆愛心,用心靈去耕耘心靈,讓每一位孩子都得到應有的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