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先秦百家爭鳴時代,到魏晉、唐宋、明清,中國哲學家們的智慧光芒始終閃爍在歷史的天空,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發展而生生不息,始終見證與賡續著先哲的思想力量。中國傳統哲學自有其話語體系,它在人道之中尋求天道,在現象之中探求本根。“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人能于“天人”“物我”之間尋求整體價值,彰顯出和諧、圓融的生存智慧。
無論是道家、墨家還是儒家,道德和諧都是其追求的永恒境界。中國人重視內在道德修養、提升精神境界,以求與天地精神相往還而使生命得以升華、心性得以澄明。“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尊崇道德修為,尋精微于古今之浩渺,奉中庸之道而使事物發展臻于和諧平衡之狀態,是中國傳統哲學千百年來的重要思維方式,展現出中華民族對德行修養和內在超越的價值認同。
作為一種思想和政治資源,中國傳統哲學發揮著重要的道德引領作用。它所崇尚的和諧圓融、相成相濟、剛柔調和等理想境界,行知合一、剛毅進取、自強不息等精神品格,博施濟眾、兼善天下、民胞物與等生命關懷,鑄就了中華民族別具一格的思維范式,彰顯了中華民族無與倫比的智慧哲思,詮釋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發展奧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