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蘇安
【摘要】成本會計是會計學科發展到一定階段與程度的產物。在商品經濟中,成本是商品概念的重要內容之一,成本的管理對企業總體的經營管理來說至關重要,成本會計工作就是系統研究和優化成本問題的一種重要經濟管理活動。
【關鍵詞】成本會計 產生 發展 未來趨勢
一、成本會計概念的產生與外延
要理解成本會計這一概念,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成本,在什么是成本這一問題上至今還沒有公認統一的回答。在西方會計學中,成本一般是指為實現一定的目的所付出的價值上的犧牲,較為具有代表型的比如美國會計學會(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簡稱AAA)認為:成本是指為達到特定的目的而發生或應發生的價值的犧牲,是一種代價,且可以用貨幣來衡量。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第99條闡述了成本是指企業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簡單點來說就是從事某種生產經營活動花費的本錢和貨幣。主要是來源于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相關論述,馬克思科學的分析了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之后指出商品是由活勞動中的必要勞動的價值和物化勞動組成的。根據商品價值公式W=C+V+M,在商品價值減去剩余價值M之后的部分就是補償所消耗的生產資料價格和勞動力價格,即成本價格。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宏觀與微觀環境的改變,成本會計概念也產生了顯著的變化,橫向上廣度不斷增加,縱向上深度不斷提高。一系列新的概念也隨之產生,如機會成本、沉沒成本、邊際成本、無關成本等。單純的資源上的消耗已經不能完整的概括成本的本質,成本被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成本會計核算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對企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
二、成本會計的發展階段
(一)早期成本會計階段
成本會計起源于英國,當時的成本會計僅限于對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消耗進行系統的匯集與計算,用來確定銷售成本,因此也叫做記錄型成本會計。1885年美國的亨利.梅特卡夫所著的《制造成本與工廠管理》被認為是成本會計學的第一本著作。此時期的成本概念還是狹隘的,主要是指產品成本。還沒有與企業的管理工作相結合,無論是在寬度還是廣度上都是非常限制的,成本會計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早期成本會計階段末期,成本會計的發展逐步開始深化,1919年美國成立了全國成本會計師聯合會,是世界上第一個成本會計師的團體。
(二)近代成本會計階段
20世紀20年代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20多年被稱為成本會計發展階段中的近代成本會計階段。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與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逐漸開始成為企業管理新的指導理論。成本會計開始與管理會計相結合,管理職能也開始逐漸成為成本會計的一大重要職能。人們開始尋求降低成本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大型企業更是對近代成本會計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大型企業的產品數量與產品種類都促使成本會計工作必須適應其特點與要求,但是這個階段的管理職能也只是初級的,局部的,層次比較低的,形成了管理成本會計的雛形。
(三)現代成本會計階段
二戰后,經濟開始得到巨大的發展。成本會計的發展也進入嶄新的階段,成本會計的特點與要求由原來的事中控制、事后核算與報告轉變為事前的預測與規劃,企業的成本會計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財務工作服務,更是為了企業管理與發展服務,這對成本會計有了更高的要求,成本會計必須以管理為中心。成本核算的范圍擴大,不在局限于產品成本,深度加深,更加注重對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的促進作用。21世紀以來,電子商務作為主流貿易手段,也是商品貿易的新形式,成本會計也進入新時期—電子商務成本會計。
三、關于成本會計的幾點探討與研究
(一)成本會計的理論與實務研究
隨著會計理論的不斷完善,成本會計的相關理論也隨之不斷完備,自從那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走向國外,但是在原有會計制度下的成本計量與核算方法大多都不被其他國家認可,造成了諸多經濟矛盾與問題。為了更好地適應國際社會,保證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制定與國際接軌的成本會計制度至關重要,也是必由之路。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與強勁的勢頭對成本會計實務工作也起到了巨大的沖擊,成本控制的重心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成本理論研究不再是側重成本核算的探索了,而是開始研究市場的需求,加快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各項成本活動的內容是相互配合,互相依存的一個整體。
(二)成本會計與電算化信息化的結合
當今社會,世界全球化的趨勢不可改變,信息化已經對各行各業產生了巨大的變化?,F代會計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信息化與電算化的結合,會計操作與信息處理方式的重大變革。傳統的會計格局逐漸被打破,會計的電算化不僅僅要求完成手工會計的核算工作,更要求對企業的管理工作起到推動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了整體層次上的高度信息化與自動化,計算機已經取代了大部分的人工;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大范圍的成本信息處理網絡也必將建立。這些對成本會計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成本會計的發展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更好更快的發展。
(三)成本會計在我國的發展研究
雖然西方成本會計學已經形成較為完備和系統的體系,但是我國必須堅持發展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成本會計,對待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成本會計理論與實務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完善和發展我國的成本會計,必須立足我國特殊的國情,雖然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我國仍然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的主要矛盾??傊?,為了推進成本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必須結合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同時加強成本考核,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以監督和促使企業加強成本管理責任制,履行經濟責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于宏.淺析成本會計[J].改革與開放,2010.
[2]周園.從成本會計發展的歷史脈絡看成本概念的內涵與外延[J].會計師,2010.
[3]遲錚.我國成本會計發展的回顧與前瞻[J].財經問題研究,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