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摘要:我國的德士古煤氣運行水平明顯低于國際水平,為了提高德士古運行水平,保證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對德士古煤氣化工藝進行分析。文章指出德士古煤氣化技術優勢和劣勢,通過分析德士古煤氣化技術工藝組成部分指出其工藝要點,討論了德士古煤氣化技術廢氣、廢氣處理。
關鍵詞:德士古;煤氣化;工藝分析
引言
德士古(Texaco)水煤漿氣化技術是國內外成功應用的煤氣化技術之一,但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國內裝置的運行整體水平低于國際水平。企業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就是煤氣化工藝及裝置的長周期安全運行,因此煤氣化工藝以及裝置的長周期安全運行受到了高度關注,達到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是企業迫切需要達到的目標。
1德士古煤氣化工藝分析
1.1德士古煤氣化技術
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屬氣流床加壓氣化技術,原料煤磨制成水煤漿后經泵進入氣化爐頂部單燒嘴下行制氣,原料煤輸送、制漿、泵送入爐系統比干粉煤加壓氣化要簡單明了。德士古煤氣化技術原料煤適用范圍廣泛,煙煤、無煙煤、氣煤、高硫煤、次煙煤及低灰熔點的劣質煤、石油焦等都可以用作氣化原料。
1.2德士古煤氣化技術優缺點
1.2.1優點。德士古氣化工藝可以利用煙煤、次煙煤、石油焦以及煤加氫液化殘渣等。不受灰熔點限制,由于煤最終要磨制成水煤漿,所以煤的塊度大小不受限制。排渣經排渣系統固定程序控制,無需停車,氣化開停車次數少,保證操作系統穩定。爐內氣化壓力高,節約了能耗和成本;合成氣質量較好,爐內氣化溫度高;安全性能較高,氣化系統水在本系統循環使用,外排廢水較少,比較環保。
1.2.2缺點。煤在磨制成煤漿的過程中,由于磨料的相互碰撞,不可避免地產生噪音污染,一般制漿廠房的噪音都在95dB以上,給現場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煤漿泵備件消耗高,購買周期長,水煤漿氣化耗氧量高,需要備用熱源,氣化爐耐火材料壽命短。
2德士古煤氣化工藝分析
2.1工藝流程
水煤漿氣化過程有煤漿制備、煤漿氣化、灰水處理等工序:將煤、石灰石、添加劑稱量后加入到磨煤機中,與一定量的水混合后磨成一定粒度的水煤漿;煤漿由高壓給料泵與空分裝置來的氧氣一起進入氣化爐,在1300-1400℃下送入氣化爐工藝噴嘴開始氧化成為粗煤氣;經噴嘴洗滌器粗煤氣進入碳洗塔,冷卻除塵后進入一氧化碳變換工序;經灰水處理工段4級閃蒸處理后,一部分氣化爐出口灰水返回碳洗塔作洗滌水,通過泵進入氣化爐,剩余部分灰水作廢水處理。
2.2工藝系統組成
2.2.1合成氣系統。經加壓高壓煤漿泵以后,德士古燒嘴混合高壓氧氣和水煤漿之后變成霧狀噴入氣化爐燃燒室,開始氣化反應,經激冷環、下降管生成的熔渣與煤氣在氣化爐激冷室開始冷卻,之后經噴嘴洗滌器將合成氣送入碳洗塔,再激冷室底部進行熔碴冷卻、固化以及定期排出熔碴。進一步在碳洗塔中進行合成氣冷卻、除塵和控制水氣比,最后合成氣離開碳洗塔進入后續工序。
2.2.2燒嘴冷卻系統。德士古煤氣化關鍵設備裝置是燒嘴,該設備為外混式三流道設計。在燒嘴中,為便于充分進行氣化反應,要高速氧氣流充分霧化煤漿。因為德士古燒嘴插人氣化爐燃燒室中需要耐高溫,為了避免燒嘴高溫破壞,需要于燒嘴外側布置冷卻艋管,于燒嘴頭部布置水夾套,通過單獨的一套系統給燒嘴供應冷卻水,同時給系統設置保密安全聯鎖。
2.2.3鎖斗系統。鎖渣系統主要有渣罐、排渣閥、鎖渣閥、渣罐和沖洗水罐組成。該系統一般有兩個鎖渣閥,一個排渣閥。需給在集渣時充壓渣罐,氣化爐和渣罐壓力接近時打開鎖渣閥,集渣結束后關閉鎖渣閥門。卸壓渣罐,排到常壓后打開排渣閥門,排渣結束并沖洗完渣罐后,關閉排渣閥,充壓渣罐,重復循環作業。
2.2.4閃蒸、水處理。閃蒸及水處理系統主要用于水的回收處理。碳洗塔與氣化爐排放出的較高含固量的黑水,經水處理系統處理后循環使用。首先,排入黑水高壓、真空閃蒸系統,開始閃蒸減壓,從而給黑水降溫,釋放濃縮黑水與溶性氣體。在閃蒸之后進一步提高黑水的含固量,迭往沉降槽澄清,循環使用襤清后的水。
2.3德士古廢水、廢氣處理
2.3.1灰水處理。在德士古煤氣化裝置工作期間,在受到突然變溫的影響下,變成氣態的煤炭會達到飽和程度,如此一來液態的物質就會產生,除了包括在高溫下變成水蒸氣的水之外,該些液態的物質還包括煤炭中的固有水分。雖然,循環利用了這部分水,但仍然需要排放出部分廢棄灰水。德士古的廢水排放中沒有焦油成分。采用蒸發氨工藝減少水中氨含量,然后進行降解過程,結合經濟和實際條件,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改進法降解氨含量,有效實現灰水低濃度的效果。
2.3.2二氧化碳排放。首先,約為65%煤質量分數的水煤漿進入裂解塔,在水煤漿中的部分煤發生裂解反應后,經加壓自燃燒噴嘴,產生的混合物噴入氣化爐內,在源自空分單元的富氧氣流的作用下破漿、霧化進入氣化爐膛,其中氧氣摩爾分數約為95%。其次,爐膛水煤漿混合物與氧氣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和物理過程,如煤干餾、水分蒸發、揮發物裂解燃燒以及炭的氣化等,最終生成主要成分為CO、CO2、H2、H2O的粗煤氣以及微量的N2、H2S、CH4、COS、熔融的灰分和少量未轉化的碳。最后,經旋風分離器進行分離,經換熱器冷卻后,塔釜排出熔渣。塔頂粗煤氣經過分流后,分別進入洗滌塔洗滌和換熱器換熱,由塔釜排出,經冷凝混合器混合塔頂的閃蒸汽后進入煤氣凈化塔除去COS,得到合成氣。
參考文獻:
[1]米渭清,王衛軍.德士古煤氣化灰水工藝分析[J].化工管理,2016,(28):112.
[2]譚心舜,程樂斯,賈小平,畢榮山.德士古煤氣化工藝CO_2排放分析[J].化工進展,2015,(04):947-951.
[3]國蓉,程光旭,鄭寶祥,王毅.德士古煤氣化工藝及裝置的長周期安全運行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5,(09):994-99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