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龍
摘要:由于高層建筑的樓層較多,當火災發生蔓延,很難及時進行人員的疏散工作,同時進行救火工作的難度也較大。因此,高層建筑消防給排水設計也成為建筑設計中的重點和難點,也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高層建筑的設計要依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間布局特點,合理設置有效的滅火設施,提高高層建筑的消防水平,有效防范和控制火災蔓延,保證建筑內使用人員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本文主要從高層建筑消防給排水工程的特點出發,進行高層建筑消防給排水工程的總體設計要點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給排水;設計特點
1高層建筑消防給排水工程的特點
1.1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安全第一,是我國社會在發展建設中的原則之一。在高層建筑消防給排水工程的設計而言,一定要優先考慮的影響要素就是其安全可靠性。安全可靠性成為關鍵的考慮因素原因就是高層建筑特點之一就是樓層數高,一般來講,樓層越高存在的火災隱患就越多,一旦發生火災等事故時,對于救火工作的及時順利開展有困難。
1.2高層消防系統的整體性
高層建筑在進行給排水設計同低層建筑對比,高層建筑消防應當設計成為一個完善合理的系統整體,保障高層建筑消防系統功能運轉正常。對于高層建筑的消防供水方面,應當在相應路曾設置一定規模的消火栓、自動噴灑系統等消防裝置,同時在建筑附近建造相應規模的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確保在火災發生時保證消防用水量的充足與消防水壓穩定。
2高層建筑消防給排水工程的設計要點
2.1消防用水量相關設計
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設計規范》中規定,高層建筑一起火災滅火所需消防用水的設計流量應由建筑的室外消火栓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固定冷卻水系統等需要同時作用的各種水滅火系統的設計流量組成。兩座及以上建筑合用消防給水系統時,需要以各建筑為單位分別計算消防用水量,取其中的最大者為消防系統的用水量。這不等同于注意這不等同于室內消火栓最大用水量、自動滅火最大用水量、防火分隔或冷卻最大用水量的疊加,而是各建筑或構筑物按不同功能區分別確定同時開啟的系統計算水量,取不同功能區用水量最大者作為消防用水量。這樣既保證了建筑給消防水量可以滿足滅火需求也可以實現高層建筑工程造價的優化配置。
2.2消防水池設計
消防水池有效容積的計算當市政給水管網能保證室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時,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應滿足在火災延續時間內室內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如市政給水管網不能保證室外消防給水設計流量時,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應滿足火災延續時間內室內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當消防水池采用兩路消防供水且在火災情況下連續補水能滿足消防要求時,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應根據計算確定,但不應小于100m3,當僅設有消火栓系統時不應小于50m3。以此提高消防給水的靠性。
2.3高層建筑消防水箱設計
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的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積應滿足初期火災消防用水量的要求。針對高層建筑其中一類高層公共建筑,不應小于36m3,但當建筑高度大于100m時,不應小于50m3,當建筑高度大于150m時,不應小于100m3;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和一類高層住宅,不應小于18m3,當一類高層住宅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不應小于36m3;二類高層住宅,不應小于12m3。
高位消防水箱最低有效水位應滿足水滅火設施最不利點處的靜水壓力,一類高層公共建筑,不應低于0.10MPa,但當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不應低于0.15MPa;高層住宅、二類高層公共建筑、不應低于0.07MPa。
2.4消防分區給水設計
消防給水系統應根據建筑的用途功能、體積、高度、耐火等級、火災危險性、重要性、次生災害、商務連續性、水源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其可靠性和供水方式,并應滿足水滅火系統所需流量和壓力的要求。系統工作壓力大于2.40MPa,消火栓栓口處靜壓大于1.0MPa,系統報警閥處的工作壓力大于1.60MPa或噴頭處的工作壓力大于1.20MPa消防給水系統應采用分區供水。具體設計時采用何種分區供水形式應根據系統壓力、建筑特征,經技術經濟和安全可靠性等綜合因素確定,可采用并聯分區供水、串聯分區供水方式以及減壓閥分區供水。
2.5自動噴水設計
高層建筑的自動噴水系統,一定要確保噴水泵可以通過報警閥門上的壓力開關之后,進而發出報警信號來正常啟動,水流上的指示器能夠表示實際的火災位置。特別是通過增加壓力的設施,或者是通過高位水箱而接出的自動噴水管,其不能像消防栓系統一樣能夠直接連接在消防管網上,而是一定要從消防管網與報警閥門的入口處進行連接。在進行以上設計時也應該注意一些問題,要保證用水量計算的科學合理。通過室內消防栓系統以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可以準確的保證滅火措施的順利開展,也需要重視其作用。
2.6合理布置消火栓
室內消火栓的布置應滿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槍的2股充實水柱同時到達任何部位。依據水槍充實水柱長度和消防水帶的長度,進而計算出消火栓保護距離。但因為建筑平面中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水帶的實際到達距離并不是直線距離,為了達到滅火要求,消防水帶應按行走距離計算,以使設計及其使用更合理。室內消火栓應設置在樓梯間及其休息平臺和前室、走道等明顯易于取用,以及便于火災撲救的位置。消防電梯前室應設置室內消火栓,并應計入消火栓使用數量。住宅戶內宜在生活給水管道上預留一個接DN15消防軟管或輕便水龍的接口。
綜上所述,確保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符合消防給排水設計是高層建筑設計必須達到的要求。設計人員應對消防給排水給予高度重視,緊抓消防設計的特點、要點與難點,在設計過程中不斷積累設計經驗,吸收以往事故的經驗教訓,學習吸納國內外先進的設計理念,進一步推動高層建筑消防給排水設計的合理性,加強建筑仿效給排水工程安全系數,切實保障人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