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艷
【內容摘要】教師“下水”是作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共同作文,既可以通過自身示范,指導學生,還可以與學生同場競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激情,從而達到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的目的。
【關鍵詞】作文教學 下水 指導意義
前不久我有幸觀摩了省語文優質課比賽,選手的賽課,精彩紛呈。其中來自宿城一中的侯老師執教的寫作課《寫景要抓住特征》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以自己“下水”創作的詩歌《廬州有懷》導入新課。詩曰:唇齒江南天地間,風物人情兩相歡。面黑偏拯日月明,心赤方令敵寇寒。春染瑤海一枝綠,秋香清溪滿圃蘭。最是廬州好風景,明朝且登最高山。首聯點明廬州的地理位置,頸聯刻畫春秋兩季廬州美景,寫景抓住主要特征,由此導入本節寫作課,效果較好。
葉圣陶說過:“語文老師教學生作文,老師經常動動筆,或是作跟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么,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①”美國教育家艾德勒也說:“你要教好你的學生,你必須熟悉受教的過程。②”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經常有意識地“下水”示范,教學效果的確不錯,下面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舉例分析。
一、思想指導:增進師生感情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讓學生愛語文,教師要想學生所想,思學生所困,走進學生內心,為其排憂解難。今年高考前,一些學生壓力大,情緒有波動。因此,我寫了一篇下水作文《那年我高考》,以三個小標題領起全文:(一)照片風波:記敘我當年高考,因為準考證上面的照片和本人相貌懸殊大,而鬧出的一番波折,告誡學生考試前既要細心更要心態平和的道理;(二)作弊事件:我以鄰座一考生作弊未遂而被處分的事實,告誡大家作弊心理不可有,否則傷己害己的道理;(三)聽力問題:以當年我在聽力測試中,測試老師將一句普通的問候語連說三遍,我仍不解何意的事例,來鼓勵英語學習差的同學,不要懈怠,你比老師當年強多了,她都能考上大學,你還怕什么!這篇作文我不僅在寫法上引導學生,更回顧自己當年的高考經歷,給學生鼓勁,讓他們無懼高考,直面高考。課堂上學生們認真傾聽,反響較好。
我這篇“下水”作文,之所以贏得學生的掌聲,不僅因為寫得精彩,而在于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不僅僅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③”教師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多給學生一些關懷和愛心支持。美國教育家羅杰斯也說,一個充滿人情味的課堂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相互之間的信任感,促進認知和情感的發展,獲得更大的成效④。
二、選材指導:拓寬學生寫作思路
教育家阮真在《中學國文教學法》中指出:“指導學生作文,第一是搜集資料的指導。⑤”搜集積累素材,是作文成功的重要保證之一。其中對課文資源的挖掘利用,是積淀和豐富寫作資源的捷徑。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學生對經典課文加以整理,提煉成相關的素材。如《陳情表》中李密對祖母情深意厚的孝,可作為“忠與孝”話題作文的素材;《蘇武傳》中的蘇武,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提煉出“愛國”、“民族氣節”等素材。
對課文中的素材,可以提煉挖掘,也可以仿寫擴寫,還可以改編再創作。上完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第四單元《項羽之死》后,我讓學生改編“霸王別姬”場景。學生認真改編的同時,我也“下水”改編了一篇《霸王別姬》:
夜幕低垂,寒風呼嘯,殺氣彌漫整個楚軍幕帳。
不一會兒,四周傳來楚地的歌聲,聲音是那么熟悉親切,寒風又使它增加了幾分凄傷,歌聲低沉凄愴,如泣如訴:“最苦戍邊兮,日夜彷徨;白發倚門兮,思兒回鄉;妻子何堪兮,獨守空房……”
帳內,項王起身,搖曳的燈火映照出地下長長的黑影,白衣素裝的虞姬從帳后走來,給項王披上黑色的外套。項王端起酒杯,杯中倒映出一雙痛苦無奈的眼睛,酒入愁腸,化作仰天悲鳴:“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泣血的歌聲唱碎了虞姬的心,淚光盈盈中,她聽到帳外狂風在怒吼,混雜著蕭蕭的劍聲和戰馬的嘶鳴。虞姬抬起淚眼,“漢軍已掠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突然,虞姬拔出項王的佩劍,閃電般轉身,半空中,一道美麗的彩虹瞬間躍起,又瞬間滑落……帳內綻開十幾朵鮮紅鮮紅的梅花。
項王呆了,如一尊冰雕玉砌的塑像。
他神情木然地凝視懷中的白色雪蓮,看著她在自己的目光中一點點地失去溫度。許久許久,項王柔和凄婉的目光變得凝重,絕望般的凝重,他緩緩地抬起右手,食指中指塑成劍的形狀,堅定地指向前方:“向劉邦處,前進!”
在我的現場感召下,學生不甘示弱,佳作頻現。課后一些同學對自己的作文修改后,積極投稿參賽,其中韋露亭《烏江水涼》,獲得第十三屆“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二等獎,趙慧敏《一襲秋夢,兩度春光》獲得三等獎。這些優秀作文的產生,不正是我在課堂上拋磚引玉的結果嗎?是我的“下水作文”在某種程度上啟發了她們,鼓勵了她們。
三、技巧指導:打開學生寫作大門
“下水”作文不僅可以教會學生怎樣選材、立意,還可以教學生多種寫作技巧:開頭和結尾的寫法,增加文章的吸引力;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增加文章的生動性;首尾呼應,先抑后揚等手法的使用等。學完《林黛玉進賈府》后,我要求學生認真研讀《紅樓夢》有關章節,運用某種寫作手法,對書中某一人物發表看法。我也下水寫了《花竹凋零》一文,通過對比評價寶釵和黛玉。先摘錄作文中的部分內容:
放不下對寶玉的愛,她不快樂?!凹夼c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睂汍斓膼矍?,是心靈契合的感情,她會因寶玉無意的一句話而傷心飲泣,也會因寶玉貼心的關愛而幸福滿懷。寶玉送來的舊帕子,她視如珍寶,不惜強撐病體,提詩于帕“尺幅鮫綃勞解贈,為君那得不傷悲?!睂氂癜ご颍薜淖顐牡氖撬氂竦膼郏瑺繏熘勰ブ??!盎ㄖx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太多的放不下牽掛她的心,以至她的《葬花詞》寫滿哀傷凄婉,對命運的惶恐,對未來的擔心。
黛玉放不下對寶玉的愛,寶釵又何嘗能放得下?黛玉的愛情,注重心靈的交通;寶釵的愛情,注重現實的需要:勸寶玉攻讀詩書,勸寶玉光耀門楣,勸寶玉為未來安身立命。而放不下又能如何?寶玉最終拋棄紅塵,遁入空門,留下寶釵獨守空房。
瀟湘館的竹子青了又黃,黃了又枯,只落的“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p>
蘅蕪苑的白壁暗了又明,明了又淡,空剩下“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里痕?!?/p>
有了我這篇“下水”作文的示范指導,學生寫作起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雖然作文的思想上有空喊口號之嫌,立意上稍顯幼稚,但學生的寫作技法和語言運用方面卻有很大的進步。
總之,“作文如做人”,我們要傳達給學生的不僅是具體的寫作方法,更在于做人的原則和品質。在老師的“下水”過程中,學生會看到老師積極進取、刻苦鉆研的精神。教師身上的優良品質、人格魅力,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學生在學習寫作的同時,也學會了做人,這應當是“下水”作文最重要的指導作用。
【注釋】
① 劉國正. 葉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② 艾德勒. 為教育哲學辯護[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③ 袁瀟. 第斯多惠教學思想概述[J]. 職業教育研究,2010(5).
④ 羅杰斯 著;王燁暉 譯. 自由學習(第3版)[M].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⑤ 潘新和. 阮真中學語文教學研究特色考[J]. 教育評論,1995(05).
(作者單位: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