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端
【內容摘要】改革傳統“講讀教學”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們真正行動起來,把自讀當作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本,將自讀訓練貫串課堂內外。課前做好預讀,讓學生養成習慣;課中引導個性化閱讀,讓他們掌握各種語文的閱讀技巧方法;課后重視引導,拓展延伸,自覺閱讀,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語文教學 自學能力 學習主人
傳統的語文課上,不少教師醉心于“講”,一節課幾乎是教師的獨角戲,學生沒有時間認真讀課文,發表自己獨立的見解和主張。推行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讓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更為重要,即引導學生在自己讀懂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朱熹說得好:“書用你自己讀,道理用你自己去探索”。改革傳統“講讀教學”首要任務是讓孩子們真正行動起來,把自讀當作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本,貫串課堂內外。
一、做好預讀,養成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閱讀前就要求他們通過上網等一些途徑獲取作品有關資訊或背景材料,引起學生興趣。利用學生知識經驗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如教學某景點的游記,可讓班上有到過此處景點的學生先作生動介紹,以燃起他們探求新知識的欲望。
在閱讀的前階段,掃除閱讀中的文字障礙是一項重要工作,一些典故和難解的詞語,可通過查字典或有關資料予以解決。課堂上閱讀文章注意讀與思巧妙結合,用筆在書上圈點、劃畫、記錄。教師安排閱讀的具體要求,讓學生懂得閱讀的重點、難點,有的放矢地學習;也可印刷預習卡,預習卡一部分記預習要點,一部分記預習疑點,以便在新課中有目的地提出問題,通過導學案讓他們自行預習,擬定學習計劃,將其列在預讀提要里,自我把控學習的方向。學習貴在有恒,只要肯堅持,做好預讀,假以時日孩子們就自然而然就養成好習慣了。
二、指導學習,掌握方法
課前預習,養成學生自學的習慣;課中指導,則授予他們自讀的技巧方法,即“授之漁”而非單單“魚”。教材為孩子們提供的培養“學而思”,“動筆讀書”,“個性化閱讀”三種好習慣的條件。從始至終積極倡導個性化自主學習模式,安排以“學”為中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過程,當家作主。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制定好學習目標”,在教師指導下,圍繞一定目標,自行閱讀課文,進行學法訓練,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師導讀與學生自讀要相結合,可行方法有:
1.討論法
這是把學生之間的討論作為學習手段進行指導的方法。討論法的好處在于依靠學生主動地交替發言和提問,在學習強烈的求知欲的促使下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滿足學生好動、好勝的心理要求,保持精神的愉快感。
2.序列法
課堂上安排一系列自學程序,讓學生沿著一定方向自學,具體步驟是:自讀自寫自思自評自練。提供一個讓全體學生參與的機會,通過自讀,真正成為教學中“平等”的參與者。
3.設疑法
質疑式教學指“用問題來統帥語文課堂教學,把教師教的過程變成學生學的過程,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鉆研興趣,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有疑而發問,帶疑而探究,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大大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師根據課文的重、難點,用問題引導學生自讀,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預讀時遇到的疑點以及課堂上碰到的難解的字、詞、句、語法及內容都可以質疑問難,然后由師生共同解決。
4.導讀法
導讀法先由教師把課文該掌握的內容,精心設計以練習或試題形式印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邊自學課文,邊完成,以培養學生獨立思想,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讀法提倡精講少練,“精講少練既是教學方法,也是教學原則”。導讀法,還可以由學生在閱讀后模仿老師編題方式,有創造性地編寫練習,然后由學生自答或交換答,讓學生有“成就感”。
另外,自讀課堂,我做主還可用競賽法,筆記法,歸納法等。總之,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由被動的聽變主動的多思多問,多管齊下在自己的領域自由翱翔。
三、重視引導,進行延伸
“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既需要精讀深思,又需要博覽群書,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真正的廣博,靠得是學生的課外自主閱讀”。課堂不可能教會學生一切知識,俗話說:“課內長骨,課外長肉”“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課堂外也是閱讀的有機構成和拓展延伸。有人說“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學生在課內學會求知方法才能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為了將課外閱讀活動開展好,要求學生帶著興趣,按一定方法進行閱讀,設立“推薦我喜愛的一本書”環節,輪流發言,談談自己近期的收獲,展示讀書筆記與心得。閱讀方法指導上除了“導讀法”、“實踐法”外,還有“自學反饋法”,即讓學生在課外自選讀物,獨立做好筆記,然后集中檢查反饋學生自學效果,幫助解疑和總結學習方法,通過學習互相交流匯報情況,用好的方法,總結后應用實際中,對于全體同學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貫徹“教是為不需要教”,“學與用相一致”的精髓,讓學生真正行動起來。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牢掌握知識,一方面培養他們各種能力,發展其個性特長。
【參考文獻】
[1] 劉暢. 中學生要知道的10種學習方法[M]. 海潮出版社,2005.
[2] 李鎮西. 做最好的老師[M]. 漓江出版社,2006.
[3] 周慶元. 淺談語文課程知識及其教學[J]. 語文建設,2014(4).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安市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