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樹強+閔慶祝+王一銘
摘要:小組討論是學生練習第二語言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并有很多優點。但是,在該活動中,交流障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不適當的課堂設計和活動控制都可能會導致課堂陷入到沉默中。該文探索在基于英文小說READ模式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有效的小組討論,并試圖為有效的課堂小組討論提供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組討論;影響因素;策略
一、引言
小組討論指當幾個人在交換信息和觀點時,產生的語言交際,以達到更好地理解或者解決問題的目的。課堂上,將學生分成組是有效提高語言流利性的方法。根據調查研究,小組討論能有效降低學生在交際過程中產生的焦慮感,并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能夠實踐所學的目標語言。
在國內的大學英語課堂上,小組討論已經成為普遍使用的一種促進語言習得的教學手段。然而,不是所有的小組討論都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小組討論沒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使課堂陷入到了沉默中。因此,筆者希望本文能夠激發師生對于小組討論潛在問題的關注,并進一步提出更多更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二、研究背景
迄今為止,國內外有許多學者和專家都對閱讀模式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其中的READ閱讀模式在筆者進行的教學改革探索中已經初步形成了英文小說閱讀必然使用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能力為本,也對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特別是英語閱讀能力和由此發展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外語教學已經實現了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該轉變使得更多的關注轉向了小組討論這個課堂組織形式。其中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研究假設就是互動理論(interaction hypothesis)。互動理論是在1981年由M.H.Long提出的,其強調在對話過程中調整語言信息,并實現可理解的話語輸入的重要性。換句話說,話語輸出者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對語言調整得越多,外語習得的機會也就越多。在強調交際語言教學的時期,互動是交際的核心,也是交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基于以上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以及已有的研究背景,課堂小組討論已經成為筆者應用英文小說閱讀READ模式必然會使用的教學手段。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一些大學英語教師或許會對該教學手段產生質疑,甚至放棄使用該手段。因此,筆者通過本研究,試圖調查當前課題小組討論存在的問題,并為有效的課堂討論提供策略性建議。
三、影響小組討論的因素
三種因素可能會影響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的熱情:活動相關的因素,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
(一)活動相關的因素
適當的活動計劃是開展有效的小組討論的重要元素。在設計小組討論時,很多因素需要被考慮到。這些因素包括話題的選擇,活動的多樣性,活動時間控制,以及分組的安排。
1.話題的選擇。適當的話題應該是有趣的,并能激起學生討論的興趣。討論的話題應能夠激發學生思考一些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不應該是學生不假思索就能夠回答的。當然,適當的話題也應該是能夠引發學生爭論的。另外,適當的話題應該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畢竟,話題與學生的生活越相關,學生就越容易展開討論。
2.活動的多樣性。課堂開展的小組討論活動應該具有多樣性,否則學生會感到枯燥。多樣性包括兩個方面:內容的多樣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如果內容只是關于教材的課文或者某個特定的領域,學生會感覺枯燥。如果課堂小組討論總是在關系很好的同學間展開,那么過于熟悉可能會使得這些學生無話可說。所以,課堂小組討論最好是靈活安排在不是很熟悉的說話者間展開。而且,教師最好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穿插其他活動,比如游戲或辯論等,使得小組討論的氣氛更為熱烈。
3.活動時間控制。小組討論的時間控制是指討論時間長度的調控。如果時間太短,那么小組成員一定會遇到因為時間緊張沒有機會發言的情況。如果時間太長,那么成員一定會聊一些不相干的話題而浪費了課堂時間。所以,時間控制應該考慮到組員的數量和話題的難易程度。如果小組成員為4個人,那么,較為合理的時間安排是在6分鐘左右。
4.分組的安排。分組是小組討論的重要環節。小組成員過多,那么一定會出現討論時間更長,或者陷入沉默的局面。所以,不建議小組成員過多,一般4人或5人為宜。另外,學生通常喜歡與異性交談,或者與比自己語言水平好的同學交談。所以,建議教師最好要平衡組內成員的性別比例,并將語言水平差異比較大的學生分配到一個組。
(二)教師的因素
教師在小組討論中的作用應該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對話的促進者。教師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的行為有可能促進,也有可能阻礙討論的進行。下面幾個方面與教師相關的因素可能會影響到小組討論。
1.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能力。許多學生認為在小組討論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能力極其重要。學生需要一個相對舒適并鼓勵試錯的氛圍。如果教師總是很沉默地坐在一邊,或者只是傾聽者的角色,那么,學生會覺得教師離他們很遠,或覺得他們被忽視。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在學生討論期間,參與到各組的討論中,那么,學生就會覺得自己是參與者,更加愿意參與到小組討論中。所以,教師的參與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給予表揚。對于學生的好看法提出表揚在小組討論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為表揚會使積極發言的學生受到鼓勵變得更加積極。適當的鼓勵能夠增加學生參與活動的頻率,也會提高學生對于教師的信任度。但是,有兩種情況應該避免:過度表揚和不真誠的表揚。畢竟,這兩種情況會讓教師的表揚顯得很虛偽而失去了表揚的價值。
3.教師的性格特質。一個教師擁有良好的性格特質,比如友好、耐心、幽默和樂觀,會使學生在參與小組討論時非常放松,而且有助于學生感覺參與小組討論是受歡迎的。相反,一個安靜而嚴肅的教師會影響到學生暢所欲言的愿望。endprint
(三)學生的因素
小組討論過程中,有些學生不喜歡講話,而且經常處于沉默的狀態。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準備不充分。參與小組討論前的準備很有必要,因為學生只有充分了解討論的話題才能夠很好地參與其中。有時,學生因為不十分了解討論的話題,或者擔心在同學面前出丑而在討論過程中保持沉默的狀態。所以,建議教師應該在小組討論實施前,先給學生布置好要討論的話題,讓學生充分準備。
2.英語語言基礎薄弱。如果一個學生感覺自己的語言還達不到討論某個話題的程度,那么他通常會避免討論。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所有學生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這類情況。但是,實際上,有些學生的語言程度沒有他們想得那么低。因此,教師如果能夠幫助這些學生客觀地判斷自己的英語水平,并建立自信心,那么,學生將更好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
3.焦慮情緒。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有時候擔心自己會當眾出丑,所以這種焦慮情緒一定會使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不愿意發言。過于焦慮會對學生的語言表現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信心。一個相對舒適的課堂氛圍也有助于學生處于放松的狀態而愿意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
4.壟斷性發言。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如果一個學生說得過多也會有不好的影響。如果一個學生自己一個人在說,而不關注小組內其他成員的沉默,那么其他成員必然會感覺自己的話語權被剝奪。或者,有時候他們會覺得這個說話的學生搶走了自己的看法。
因此,有必要提醒學生注意壟斷性發言的問題。而且,教師可以挨個組走一圈,把那些沉默的學生“激活”。另外,我們可以把善談的學生設定成組長,來安排小組的發言順序。這樣他們將會更好地意識到小組討論的規則。
四、小組討論的策略
上述的這些問題需要有相應的策略來應對解決,具體如下。
(一)減少課堂焦慮
在英語課堂上,學生不愿意說英語,也不愿意與教師交流,甚至不愿意與同學交流,這些都是因為焦慮。下面這些減少焦慮的建議或許具有一些建設性,有可能能夠幫助到任課教師。
1.幫助學生理解課堂上的語言焦慮只是過渡時期的暫時情況,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2.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于長期處于課堂焦慮的學生,應給予他們各種各樣在課堂上表現的機會;
3.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容忍學生發言時表達得模糊性的問題;
4.讓學生了解每節課的課程目標,并幫助學生探索針對這些課程目標應采取的策略;
5.鼓勵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容忍學生語言錯誤;
6.幫助學生分析他們自己的表現;
7.給學生一定的獎勵,確保獎勵盡量是有助于學生提高英語語言能力的;
8.給學生提供一些活動,以提高學生使用語言處理各類問題的能力;
如果學生能夠減少或克服焦慮情緒,那么他們在課堂上將會表現得更加自信,并能夠在課堂上更多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
(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
課堂氛圍對于第二語言的課堂教學至關重要。在一個相對開放和民主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能夠被公平地對待,并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為了使課堂的互動更加有效果,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可低估。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了解自己的學生,因為了解和理解學生的背景為教師制訂每一個教學步驟奠定良好的基礎。當然,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需要建立在師生相互尊敬的基礎上的。
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建立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呢?下面的建議僅供參考。
1.對每一名學生都表現出興趣和關心;
2.對每一名學生的進步都給予反饋;
3.課堂上關注學生的想法和感覺;
4.重視和尊敬學生自己的想法和話語權;
5.與學生同樂,而不要取笑學生;
6.與學生形成一個團隊,而不是針對學生;
7.對學生的進步或成功表現出發自內心的快樂。
但是,就師生關系而言,教師也不應該與學生太近,否則課堂容易失去控制。適當的距離還是有必要的,并確保學生也能夠在課堂上意識到這一點。
(三)不斷提高課堂活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教師最困惑的問題,比如學生持續在課堂小組討論期間走神,可能是由課堂活動不夠多樣和無趣導致的。教師應該防患于未然,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在課堂小組討論期間,教師必須考慮下列問題:
1.任務的選擇是否適當?
2.學生的座位是否有助于小組討論的開展?
3.分組是否合理?
4.小組人員數量是否合理?
5.討論話題說明是否清楚?
6.討論的節奏是否適當?
解決上述這些問題可能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所以,需要教師持續地付出與努力。
五、結論
毫無疑問的是,小組討論對于有效的課堂教學至關重要。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這類活動的效果并不令人滿意。因此,基于該活動的先前研究,本文主要從學生、教師和活動本身三個方面努力探索影響小組討論的一些因素。然后,提出一些促進小組討論的建議。
總之,本研究主要針對影響小組討論的某些因素。但是,任務的分類和學生在活動中的性格特質影響等諸多其他因素,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希望本研究對于語言教師和研究者能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Hellman H.E.& Staudacher,J.M.Fundamentals of Speech: A Group Speaking Approach[M].Random House New York.1969.
[2]范燁.小組討論的主題設計[J].外語界,2001(3):37-40.
[3]黃源深.多讀多寫——英語學習談[J].外國語,2002(6):13-17.
[4]龐繼賢,吳薇薇.英語課堂小組活動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6):424-430.
[5]黃遠振,蘭春壽,黃睿.英語文學體驗閱讀READ教學模式建構研究[J].外語界,2013(1): 1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