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璐+李富昌
【摘要】格萊珉銀行在孟加拉國于1983年正式成立,其推廣的是小微貸款業務,幫助貧窮農民擺脫貧困,隨著經營時間的不斷,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本文將重點分析格萊珉銀行經營模式和其盈利因素。
【關鍵詞】格萊珉銀行 經營模式 盈利因素
一、引言
在孟加拉國,提供小額貸款對于普通商業銀行而言是一個不愿涉足的領域。默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在孟加拉國看到高利貸者對窮人的剝削,以及當地窮人一直在貧困線上的掙扎,于是決定改變當地窮人的命運。他認為只要向窮人提供金融服務,讓窮人自行投資,就可以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提高當地的經濟狀況,于是他創建了第一代格萊眠銀行。其推廣的小額信貸是一種小額、短期的信貸方式,不需要客戶提供擔保,而是將貸款資金直接發放給貸款人[1]。
二、格萊珉銀行的經營模式
(一)“互助小組+貸款中心”模式
格萊珉銀行要求每個貸款申請人在貸款之前加入一個五人小組,該小組成員具有相同經濟和社會背景以及相同目標。小組的建立讓每個貸款成員都具有來自平等伙伴之間的微妙而更直接的壓力,使得每個成員時時與貸款項目的大目標保持一致,小組內部以及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也激勵著每個成員有所作為。同時,每個組員的貸款請求都需要由小組批準,小組就為每筆貸款擔負起道義上的責任,比如若小組中任意一位成員的貸款不能按時償還,那么其他組員也不能再次借款。這種方式是將初始監督任務移交給小組,不僅減少了銀行的工作,還增強了每個貸款人的自力能力。總的來說,“互助小組”和“貸款中心”這種經營模式保證了貸款申請人的還貸率,這些來自小組成員間的競爭意識和更加強烈的相互支撐意識,組員間相互鼓勵或監督其他組員合理利用貸款并不斷努力償還。
(二)“順序還貸+分期還款”模式
格萊珉銀行在小組成員內按照2-2-1順序放貸,即先選擇小組中的兩位成員作為貸款對象,在了解到他們資信情況良好時,再對小組中另外兩位成員進行放貸,而小組組長作為最后一位貸款人。同時小額貸款期限一般為一年,采用每周償還的方式,一年內還清貸款以后才有資格獲取下一筆貸款,直至脫貧。格萊珉銀行設計的這種分期還款方式如同為貸款人免費規劃理性的還款方案,避免了到期沒有足夠金額還款的局面。這種經營模式同樣保證了較高的還款率,將組長變成免費的“風險控制官”[2];激勵貸款者的還款意愿,在日積月累中完成還款,成功地避開了商業銀行到期還本付息的傳統貸款模式。
(三)“貸款人+存款人+持股者”相結合模式
為了獲得貸款,格萊珉銀行要求貸款人必須存錢:一種是每周定期存款,另一種是扣留貸款的5%(小組基金);鼓勵貸款者購買格萊珉銀行的股份,成為一名股東。其中格萊珉銀行把貧民存款金額情況結合其貸款考核,在貸款人員可以按期歸還貸款的條件下,其在格萊珉銀行的存款金額越多,這個貸款人員將可以貸款更多的資金。同時“持股人”將貸款者的命運緊密地與銀行捆綁在一起,貸款者有資格成為董事會成員,使其覺得銀行是屬于他自己的。如今格萊珉的貸款者擁有銀行的94%的股權,6%為政府所擁有。這種“貸款人”、“存款人”以及“持股人”三位一體的經營模式將不僅有力地促進了格萊珉銀行的資金積累,有助于資金的流通和運作,而且讓貸款人自覺認為銀行的經營與自己息息相關。
三、格萊珉銀行的盈利因素
(一)貸款人的存款
格萊珉銀行通過培訓向貧民普及存款的概念,增強其銀行儲蓄和理財意識。同時為農民的小額存款提供較高的利率。然而,孟加拉的其他商業銀行卻沒有此項優惠,反而不重視小額存款,給予較低的存款利率。為了鼓勵農民存款,通常格萊珉銀行為這些小額存款提供高出其他銀行8.5%~12%的利率。銀行大力度地鼓勵存款,使得貧民紛紛將手頭上的閑置資金存入格萊珉銀行,為銀行的經營提供了更多的資金。格萊珉銀行將存款和因未按期還款而扣留的貸款都被用于建立小組基金,銀行積累的小組基金超過孟加拉國許多公司的凈值。2001年2月,格萊珉銀行用積累的基金成立一個共同基金,并指定一個私人資產管理公司來發行,其中小組基金被用來購買藍籌股,基金可在當地市場獲得超額公募。除了強制性儲蓄和建立小組基金外,借款人還可以自愿儲蓄,銀行可吸收會員和非會員的存款。
(二)貸款利率市場化
正如尤努斯在自傳《窮人的銀行家》中寫到“我確實相信全球化的自由市場經濟的威力與資本在市場上的威力。”[3]市場經濟讓人類獲得解放,人人都能夠通過充分使用自身具備的資源來獲得成功,改變貧困的生活。貸款利率市場化,就是堅持小額貸款的市場運作,考慮到包括成本等一些重要因素來確定合適的利率,使其運營成本和呆賬損失遠遠低于利息收入。事實表明,貧窮農民無法從商業銀行或一些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因為農民在乎的是貸款是否適合經營小型活動以及具有寬松彈性的還貸條件,而獲得貸款利率的高低與能否易于獲得貸款相比顯得并不重要。同時格萊珉銀行采取了高于一般商業貸款的高息政策,然而貸款者不需要財產抵押,同時送款收款上門,這樣就減少了貸款者的間接成本,因此格萊珉銀行是貧農的最好選擇。一方面讓葛萊珉銀行擁有支付較高公資的能力,故能夠吸引到一些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另一方面還讓葛萊珉銀行漸漸減少對低息融資的依賴,通過向市場發行債券等金融產品來自立于金融市場中。
(三)全金融牌照
孟加拉國政府對格萊珉銀行推行小額貸款業務的極大支持是其獲得成功的前提。政府為了支持和促進格萊珉銀行的發展,出臺了《格萊珉銀行法》,并給予完整的金融牌照,尤其是吸收社會低成本存款的許可、免稅、貼息貸款等,這些方式給予格萊珉銀行巨大的資金支持,解決了金融機構流動性問題。政府通過制定有關資本充足率、壞賬準備金以及信息發布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給予鄉村銀行合法的地位,并讓小額貸款被納入國家金融體系。另外格萊珉特別的資金來源也保證了其長期以社會效益為重,不盲目追求資本回報率。政府實施的這些舉措使得格萊珉銀行獲得贏利以及可持續發展。
(四)靈活的“格萊珉通用系統”
格萊珉根據當地的特點,設計了多樣化的貸款產品,如“教育貸款”,使格萊珉會員的后代通過教育提高技能來幫助父母經營創辦的小企業,這樣企業經營成功的概率會隨之增大,因此會有越來越多的會員有資格申請小企業貸款,同時格萊珉銀行的存款也會隨之增加。這是格萊珉銀行計劃最有效地運用巨額儲蓄存款并確保儲蓄存款維持在較高水平的辦法。同時,格萊珉銀行在為貸款者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還提供指導農民發展生產的方案,即在每個星期的中心會議上,信貸員會舉行關于生產技術和產品銷售等話題的經驗交流會,提高利用貸款的效率,幫助農民較快地走上致富的道路。
四、結語
事實上格萊珉銀行自1995年起銀行就已經實現自立,銀行的資產總額與貸款總額的比率為143%,同時貸款人員的還貸率高達98%。因此格萊珉銀行的經營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其創立者尤努斯認為其中有三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第一,小額貸款是一種商業行為,即是通過貸款獲得利潤,而不是捐贈;第二,格萊珉銀行為貧民貸款不要任何抵押品,而是由銀行工作人員主動把貸款送給窮人;第三,堅信窮人是守信的群體。如今許多發展中國家紛紛效仿格萊珉銀行,從而去改善本國的貧民狀況,但在模仿的同時需要建立適合本國國情的小額貸款模式。
參考文獻
[1]尤努斯穆.小額信貸:緩解貧困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J].經濟科學,2006,(6):5-10.
[2]劉明亮.格萊珉模式的博弈分析及其對我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的啟示[J].商業經濟,2012(19):110-112.
[3]尤努斯.窮人的銀行家[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2006.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362029);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2014HB009);云南省級立項支持新增一級學科博士點學科建設規劃(應用經濟學);云南師范大學“十二五”學科建設項目(一層次應用經濟學)。
作者簡介:吳璐(1994-),女,漢族,安徽桐城人,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貿易學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通訊作者:李富昌(1981-),男,漢族,廣東樂昌人,云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