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要 角色認同是指一個人的態度及行為與本人當前所扮演的角色一致。但當前許多中小學心理教師都會出現角色不認同、角色模糊等問題。本選題從分析中小學心理教師角色認同感現狀入手,繼而研究影響中小學心理教師角色認同感的因素,最后提出促進中小學心理教師形成角色認同感的途徑。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心理教師;角色認同
在當前教育界,每一個中小學心理教師都可能面臨一個問題:“做一個中小學心理教師究竟意味著什么?”“我作為中小學心理教師究竟是誰?”這些問題如何解決,直接關系到中小學心理教師對自身角色的認同,從而影響心理教師的行動、思想和情感各個方面。
1 中小學心理教師角色認同感現狀分析
在我國,中小學心理教師的角色還存在著許多爭議,導致了心理教師角色認同感模糊甚至出現偏差。
1.1 中小學心理教師與管理者角色的混淆
由于我國一開始就是從學校管理的角度而不是服務的角度看待心理輔導的必要性,缺少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一些學校安排學生管理人員兼任心理輔導教師,產生了“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矛盾。例如,一方面,作為學生管理者,規定了在校學習期間不允許談戀愛;但另一方面,作為中小學心理教師,他們又不得不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前提下,對因戀愛而產生心理沖突的學生進行輔導。這就會使教師在個人成長和集體管理中產生矛盾,使學生不相信心理咨詢者,更不敢向心理老師進行傾訴。
1.2 中小學心理教師與德育教師的混淆
這方面的混淆主要表現有:(1)安排德育老師給學生教授心理健康課程,如大部分中學初一到初三年級的心理健康課是由同一個德育老師上。這樣,老師在無形中會把有關思想品德的內容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混為一談,大大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使學生認為心理輔導不過是德育的另一個版本而已。(2)在教育方法方面,由于中小學心理教師大都從德育老師轉過來的,沒有受過正規的心理學訓練,對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限,所以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往往不能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輔導,另外品德教育的模式在他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使他們在工作中不自覺地受到德育經驗的影響,運用德育的方法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長此以往,使學生對心理教師失去信任,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
1.3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與普通教師的混淆
目前在我國,心理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分并不十分明顯。由于中小學心理教師大都是兼職,而上課又是一個更固定的教師崗位,中小學心理教師往往更加認同自己的教師角色,認為心理輔導是業余工作,做與不做一個樣,做好與做壞也是一個樣。在一些學校中提倡在學科中滲透心理輔導,號召任課教師進行心理輔導與咨詢,這種對“滲透”的機械理解和做法,使心理輔導形式化、機械化。這種不顧教育本身特性的硬性滲透,不僅妨礙了教師自身對課程的教育性和科學性的關注,而且會讓學生對心理輔導甚至心理教師產生不信任和反感。
2 促進中小學心理教師形成角色認同感的有效途徑
明確中小學心理教師的角色,使他們建立正確的角色認同感將有利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積極開展。所以筆者認為,應該從多方面促進中小學心理教師形成積極的角色認同感。
2.1 正確認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發展的意義,提高中小學心理教師的地位
要提高中小學心理教師的地位,首先必須正確認識心理教師所從事的工作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力的競爭越來越趨向于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不在于他擁有多少知識,而在于如何運用掌握的知識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精神和物質的產品,即創新的競爭。一個人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精神,是創新的核心條件,也是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中心任務。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良好心理素質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徑。所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而中小學心理教師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2.2 提高中小學心理教師的群體歸屬感
(1)合理定制工作報酬,建立激勵機制,促進中小學心理教師提高工作成就感。學校應投入一定的專項經費,用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設施的購置,并相應增加中小學心理教師的工資和待遇,提高心理教師的收入。同時學校也可以通過各種激勵手段調動心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2)解決中小學心理教師的職稱評定問題。首先,教育部門應制定相關政策,使中小學心理教師在申報教師資格證和評定職稱時獲得名正言順的身份,而不需要借用其他科目的名義評定。其次,由于教師晉升要考察擔任班主任的年限,但由于心理教師工作的特殊性,他們一般不擔任班主任。所以教育部對于中小學心理教師的評定應制定特殊政策,以保證中小學心理教師的職稱評定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
2.3 轉換家長學生觀念,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對心理教師的認同
在轉換學生觀念,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心理教師的認同度方面,首先應該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讓學生通過課堂對心理教師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進而學會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以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其次,加大宣傳,努力營造適合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校園環境。
參考文獻
[1] 吳瑋.中小學心理教師發展趨勢與對策[J].社會心理科學,2010(06).
[2] 崔景貴.學校心理教師工作中的專業心理障礙[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6(11).
[3] 王宏方.學校心理教師的角色認定[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2(09).
[4] 俞國良.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發展[J].教育科學研究,2001(07).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