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合皮熱木·克比爾
摘要:問題是師生思維活動的起點,也是探求真理、創造發明的起點。好的提問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發展思維,不斷開發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并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探索狀態。然而,現實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主要變現為:一、教師提問的隨意性,問題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二、缺乏對學生已有經驗的認識;三、對學生的回答缺乏反饋。因此,研究化學課堂提問的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化學;提問;問題;措施;有效性策略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極為普遍的一種行為,是課堂教學目的得以實現的主要教學方法之一。它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對于化學課堂的提問情況筆者也進行了調研,通過隨堂聽課、課堂實錄、教師訪談以及調查等途徑發現,當前的初中化學課堂提問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研究課堂提問對于課堂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提問的隨意性,問題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調研中發現,無論是教齡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還是近幾年入職的新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關于問題的設置都顯得比較隨意性,沒有對問題進行精心設置,同時,在問題的呈現方式方面也顯得隨意,沒有對問題呈現進行預先規劃。與此同時,有時候課堂中提出問題很多,甚至在整堂課中不斷進行提問,且所設計的問題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例如,有的教師提出的問題大多數都是封閉式問題,學生只需回答“是”還是“不是”、“對”還是“錯”等等。而這種問題大多數都是無效問題。
2.缺乏對學生已有經驗的認識。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提出問題以及講授知識點時缺乏對學生已有經驗的認識與定位。例如,在講授原子、分子以及元素知識點時,向學生傳授電子雜化理論以及空間結構等知識。雖然這些知識點是引申知識,但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講,對于該部分沒有接觸也沒有了解過。教師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雖然是對學生知識的擴充,但說明教師對學生已有經驗缺乏清晰的認識與定位。此外,教師在設置問題時,由于對學生已有經驗認識度不夠,因此,有的問題對于該階段學生來講顯得比較難。在學生回答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回答的引導。
3.對學生的回答缺乏反饋。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對學生的回答沒有缺乏正面反饋或者是及時反饋、評價。加涅提出信息加工理論,在該理論提及反饋階段,加涅認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管理者,也是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定者。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及時反饋,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初中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策略
1.提高教師設置問題的有效性。一般來講,初中化學教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包括有效的問題與有效提問策略兩個方面。所謂無效問題是指教師提出的問題瑣碎,不具體,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有效問題能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有效問題具有目的性、嚴謹性、簡短性、有序性等特點。良好的問題設計是課堂教學效果的保障。因此,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生活經驗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與把握,然后據此設計出針對性比較強、目的性比較強的問題;其次,教師要認真研讀化學教材以及化學課程標準對知識點的要求,以便保證問題設置的科學性。此外,還需要求教師對問題進行精心設計,克服問題提出的隨意性。為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教師在課前備課時應圍繞某個主題,精心設計關鍵性問題。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與理解。
2.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設置問題難度。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表現的機會。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設置,并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使得大多數學生都能夠進行回答。此外,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最常見的師生互動活動,要從學生個體經驗、興趣、生活出發設計不同層次問題同時,教師要對問題難易程度進行靈活的處理,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順序以及已有經驗,難易適度;要求教師在鉆研教材同時精心設計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以及激發學生的思維。對于難度大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設置一系列問題鏈,逐步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體會到思考的樂趣。
3.注意關注學生的回答與及時評價。課堂提問使師生間、生生間得到交流,形成師生互動的良好課堂氛圍,所以,在提問時教師必須以真誠、期待的態度面對學生對知識的回答。這樣,教師才能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知識上的漏洞,從而全面掌握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反饋。在反饋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積極表揚的態度為主,時刻給學生鼓勵正面的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在評價學生的回答時,可以采用重復學生回答、從不同方面轉述學生回答等方式。當面對學生不同的回答,教師不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忽略以及反面的評價,以免傷及學生的自尊心。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不應對學生進行批判,而是矯正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的思考,從而讓學生真正發現與理解自己出現錯誤的原因。
4.巧妙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化學課堂上,教師要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提問,激發學生的思維。比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中學九年級)一節時可以這樣設計:
師:同學們家里有金屬嗎?(大屏幕展示)
生:金項鏈、金手鐲等;
銀項鏈、銀鐲子、銅塊等;
師:現在請同學們說說這些金屬有什么物理性質?
生:有光澤、能夠導電、能夠導熱
師:觀察得真仔細,回答得非常完整!請繼續回答:為什么菜刀、鐮刀、錘子等用鐵制而不用鉛制?
生:因為鐵硬度比較高,而且和食物摩擦掉下的鐵沫對人身體無害;但是鉛是重金屬,是有毒的,對人身體是有害的。菜刀是用來切食物的,而鉛吃進去的話會中毒,并且菜刀、鐮刀及錘子之類需要硬度很高才行,鉛的硬度相比太低,沒用幾下就壞了。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準確!
這種與生活緊密相連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興趣,同學們對于老師的點撥,也會產生一種豁然開朗的頓悟。這種激趣性提問技巧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教師要真正實現有效提問,就要運用有效的策略提出有效的問題。在提問前要充分預設,把握學生的認知結構、明確提問的目的、精心準備和設計問題;在提問的發問、候答、叫答、理答等幾個環節中運用好策略;提問后還要進行及時的反思。
參考文獻:
[1]王相宜.初中化學課堂提問水平個案研究--基于Qu:Est教學策略[D].西南大學,2016年.
[2]汪良云.淺析初中化學課堂的提問技巧[J].現代鹽化工,2016(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