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古麗·阿皮孜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該重視多媒體和教學的有效融合,這樣能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更輕松更愉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多媒體;環境;小學語文
多媒體教學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改傳統的板書式教學模式,影像設備被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得小學語文趣味性得到有效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能夠充分滿足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運用多媒體進行漢字教學
漢字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上尤為重要的內容,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尚不成熟,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知識儲備不足,認識的漢字極少,教師就要重視小學語文漢字教學,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運用多媒體進行漢字教學。所謂漢字教學就是根據漢字的結構和讀音,對漢字進行生動形象的描繪,讓學生更夠深入地理解漢字。很多漢字都是象形字和形聲字,低年級學生學習漢字時會遇到很多困難,教師就要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根據漢字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在網絡上搜索相關圖片,讓學生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找出漢字和實物之間的相似性,讓學生開動自己的腦筋,通過觀察圖片上的事物進行思考和聯想,加深學生對漢字結構的記憶,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象形字。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把復雜易混的形聲字轉變成生動有趣的組字游戲,使識字教學簡單可行化。例如教學第二冊《識字8》一課。出示“青”字,分別讓學生以這個字為母體,做漢字加法。大屏幕顯示三個文字框,右邊是母體字,左邊是聲旁表示意義的圖像帶文字框,再用長長的等號連接最右邊的組合漢字的文字框。學生很容易寫出偏旁衍生新字“清、晴、請、睛、蜻、情”。針對小學生識字較快,忘記也較快的特點,教師可通過舉一反三的練習來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出示“巴”和“丁”等字,分別讓學生以這些字為母體,繁衍出另一個新字,屏幕顯示兩個文本框,上面是母體字,下面是新產生的字。設計動畫,讓學生說出新字,當說對時,電腦給予鼓掌,學生興趣高漲,思維活躍。這樣的練習,既擴大了識字量,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這樣的大屏幕提示激發興趣,學生不僅會寫、會認,并且還容易記住這些字的形旁,理解它們的意義與什么有關,書寫時也不易寫錯。教學其他類似的識字也可以用此類方法。如“也”可衍生出“池、馳、地、他、她、弛”等字。這樣,利用多媒體教學,立體式地刺激學生多種感官與認知活動,變枯燥為有趣,既鞏固了所學漢字,又擴大了識字量,學生主動識字的積極性被有效調動。
運用多媒體進行漢字教學,能夠有效實現生字教學的形象化,滿足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重視并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將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學習語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的語文知識。例如:在講述《黃山奇石》這一課時,學生對黃山的了解很少,對黃山奇石的壯觀景象很難想象出來,自然沒有辦法體會到黃山奇石的美麗壯觀,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從網上收集黃山奇石的圖片,或者找一些黃山的小視頻給學生觀看,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黃山的美麗,更深刻的理解課文描述的景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三、運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運用多媒體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能夠有效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讓語文知識不再僅僅局限于文字,讓學生能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積極主動學習和探索語文知識,使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文內容,還要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深刻思想內涵,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其能夠主動閱讀課外書籍,更加深刻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由于網絡具有操作方便、信息量大的特點,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語文知識豐富的查詢平臺。例如:在講《雪地里的小畫家》這一課時,可以搜索一些動物腳印的圖片制作相關課件,同時還可以搜集一些小視頻,讓學生觀看,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動物的基本外形和動物的生活習慣,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并將其運用到語文知識學習中。
四、運用多媒體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
課文學習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而閱讀是學生進行課文學習的基本途徑,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
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從而激發出學生良好的情感,使其更好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而
利用多媒體進行閱讀教學的設計,則可以有效地突破學生學習的難點,幫助他們認識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進而提
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以分角色朗讀的形式閱讀課文,在學生熟悉了課文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合作表演的形式將課文中的內容表演出來,而這時多媒體的聲音功能就可以充分地發揮作用,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表演時播放上相應的音樂,如在楚王為難晏子時,播放節奏緊湊的樂曲,從而讓表演的學生與觀看的學生都感受到當時緊張的氛圍,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角色中,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晏子的聰明機智與臨危不懼。這樣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既使得課堂教學的過程充滿了趣味,又讓學生體會到了語
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總結:多媒體和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有利于高校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學好語文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會.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1(09).
[2]張文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05).
[3]黃丹.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西部素質教育,2017(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