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 要:近幾年來,校外美術教育的發展很火,表現為校外美術培訓機構多入牛毛,學生報班熱情極為高漲,但在這一片繁榮的背后,隱藏著很多問題,表現在:一家長對孩子學習美術的誤區,二是培訓班的不負責,三是兒童繪畫表達能力受到限制等等。本文簡單分析了這些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目的是為讓美術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長,使之成為真正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美術教育;校外培訓;兒童美術
中圖分類號:F7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223-01
一、兒童美術校外培訓班的繁榮
近年來,校外美術教育的發展很火,表現為校外美術培訓機構多入牛毛,學生報班熱情極為高漲。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教育也在不斷的進步。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期望也使得學生紛紛進入不同的培訓班中。
二、繁榮的原因
兒童校外美術培訓班的繁榮不僅僅與經濟的飛速發展有關,也家長的意志和培訓班本身的特色有關。
1.學習美術對兒童的積極作用:發展兒童感知能力;培養豐富的情感;培養創造意識;發展思維能力;促進個性發展;提高運用媒材、技術進行實踐活動的能力;培養豐厚的文化修養。
2.家長對孩子的美好期望。
3.兒童美術校外培訓班的特色。校外兒童美術教育的主要特點在于“靈活性、趣味性、創造性”,這與傳統的學校課堂有很大的區別,校外培訓機構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校內美術的不足。
三、繁榮背后的壓力
雖然美術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繁榮,也受到社會、國家和家長的支持,但在繁榮的背后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家長對孩子學習美術的誤區。兒童校外美術培訓到底培養了孩子的什么?大概是每個家長都會關心的問題。但是由于大部分家長并不了解兒童美術培訓的意義,盲目跟風,過度投資。其實這也在說明兒童美術教育存在的一些的誤區。只注重結果,忽視了過程。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畫的不圓或者不方、不規矩而懊惱,認為畫畫就是一種技巧,其實這并不符合兒童本身的特性,忽視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興趣的培養。常常會聽到家長評價自己孩子的畫時會說“你今天畫的這個小狗真像啊”“怎么畫的和老師不一樣?”有的家長送自己孩子去培訓班只是單純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剛好送去培訓班,既有人照顧孩子,順便還能學點東西。更有的家長只是為了攀比,認為別的孩子都去學特長了,那我的孩子也不能輸給他們,才送孩子去各種培訓班,家長的一種虛榮心也是造成這些誤區的原因之一。
2.兒童的繪畫能力表現為停滯狀態。一個人的兒童時期,應該是一個人形象思維最豐富的時期。他們繪畫的理想狀態應該表現為自由和開放,而不是我所看到的拘束與閉塞。雖然一直都在呼吁提高兒童想象力的口號,但是呈現在畫面上的往往都是非常概念化的圖形,和成人的思維。看不到兒童應有的天性與童趣。雖然我接觸的學生也有非常喜歡畫畫的,作品也很多,但是他們的共同點是。幾乎所有的作品都不是原創,而是到處抄畫和臨摹來的。
3.培訓班的不負責任。校外美術培訓班的興起固然是件好事,但是由于校外培訓機構并沒有完全規范,所以教學的好壞取決于教師個人的素養。有的培訓班為圖省事,干脆直接做出臨摹范本,讓學生照抄照畫,對兒童輸入成人思維。讓兒童去臨摹一些成年人獲獎的作品,這無異于剝奪了孩子個體經驗和創造的權利。
四、建議
1.家長需要走出對孩子學習美術的認識誤區。無論學習什么,都應該更注重過程,而不是忽視過程。如果只看重結果,會給學生和老師都帶來壓力。再者,其實再小的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知道自己更喜歡什么,如果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自己孩子身上,那他們的壓力會更大,負擔也重,效果也會適得其反。因此,家長應該尊重自己孩子的選擇,讓他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去做,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一定做得又快又好。最后,家長在孩子們畫畫的時候應該不去打擾他們,應該讓兒童們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就算畫得臉家長都看不懂,也不能隨意批評他們。因為兒童繪畫并不是真實世界的反映,而是他們內心的折射。
2.注重兒童的個性發展,帶領兒童走進生活,豐富視覺經驗。沒有個性就沒有真正的藝術創造,而且每一個兒童都有創造性發展的潛能,老師和家長的任務應該是安排條件讓這些潛能變為現實。曾經聽了川美張小川教授的一次講座,他說在他兒子畫畫的時候,從作品的醞釀,創作到工作結束,都由他兒子自己完成。之后他將兒子所有的作品收集起來,自己加工做了一個小短片。家長和老師不是指揮者,而是輔助者。因此,創作并不能只有限固定是時間空間,因將兒童帶領到大自然中,讓他們直接感受,獲得視覺經驗。引導他們在觀察過程中,不僅注意色彩,還要多注意結構與形體的相互關系。
3.校外美術培訓班必須抱著對美術負責的態度,同時也抱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去開辦。學習繪畫不是為了一定要當畫家,而是美術本身是一種修養。美術不應該成為某種目的或手段,熱愛美術就要對美術負責。所以在學習時,老師要做的更多是啟蒙,而不是讓兒童一味臨摹大師的作品,這樣永遠都是在復制別人,沒有真正的釋放自己。學習美術不是讓兒童獲取一時的榮譽,應該是影響他們一生的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高磊,范小英.兒童啟蒙美術教育發展思考[J].華章,2014(07).
[2]夏紅專.校外少兒美術教育健康發展[J].中國美術教育,1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