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 孫澤楠
摘 要:當今酒店業經??梢月牭健懊袼蕖边@個詞,臺灣的墾丁、花蓮、泰國的清邁、芭提雅等等都是民宿發展成熟的區域,國內諸如云南的麗江、大理,杭州四眼井等,也出現了一些極富特色的民宿。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民宿并不是找幾棟老建筑,擺放幾件老物件,裝修一下就可以,如果不深入挖掘其內涵,注定要轉向普通旅店。
關鍵詞:民宿;民宿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3-0272-01
一、民宿背景分析
民宿的概念起源于十八世紀的歐洲,部分高官貴族流行到農村休閑度假,但是當時農村休閑度假尚未全民化,于是高官或者貴族便臨時借用農村用房或民居,形成了早期的民宿概念。在中國,臺灣是較早發展民宿的地區。早在 20 世紀 80 年代,臺灣墾丁國家公園為解決住宿不足的問題,衍生出一種簡單的住宿形態: 有空屋人家掛起民宿招牌或直接到飯店門口、車站等地招徠游客, 從而興起民宿業。大陸的民宿起步較晚,發展迅猛,麗江、拉薩、陽朔、成都等地的民宿數量增長較快,品質也很高。但國內很大一部分民宿仍停留在簡單提供住宿或餐飲的初級階段。
二、民宿現狀及民宿設計問題
(1)民宿以個體居多、零散為主,部分地區還有沒有形成較大的集合體。(2)民宿多以旅游城市或景區為中心,以圓形進行輻射,過分集中,存在同質化經營現象。(3)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整體素質不高、整體欠佳,文化傳承問題難以解決。(4)整體特色不明顯,設施設備不完善,沒有很好地結合當地的規劃、民風民俗。綜合看來,目前并沒有統一的民宿管理辦法是最大的問題。另外在民宿設計方面存在著舊建筑改造不合理,對一些歷史久遠具有文化意義的建筑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在設計水平上參差不齊,普遍水平較低,沒有深入挖掘當地的人文特色風土民情,只是簡單的停留在裝飾風格的照搬照抄,沒有凸顯地域特色與文化。此外民宿設計在文化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大部分民宿的設計更多是浮于表面,沒有挖掘文化的深層內涵,設計沒有做到內外結合整體統一。
三、民宿設計方法及原則
1.遵循生態環保的設計原則。民宿旅游作為鄉村旅游的一種類型 對鄉村環境有高度的依托而且與農業生產是相互促進的,因此在民宿旅游中游客活的游客提供食宿處所,被稱為農家樂的 “ 升級版” 。 我國民宿消費的更多是一種原生態的環境,其周圍要具有鄉村意象、鄉土特色,否則就僅僅是住房或是餐館的性質,不能成為民宿旅游。因此民宿設計者要遵循保護環境的設計原則。以不破壞原有的自然景觀、不污染原有的生態環境為前提,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1)以尊重的態度對自然及人文環境進行規劃設計使人為的建設對自然環境產生加分的效果;(2)尊重多樣化生物的生存權避免自然生物棲息地及遷徙路徑被破壞以,這樣才能保持生態環境的完整;(3)減少地形及地貌的破環,用最少的人為設計來達到民宿設計的目的。
2.統一規劃,整體布局。作為民宿設計者,我們要有統籌全局 的思想和意識要在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功能區規劃和旅游業發展規劃的前提下,以農家樂綜合規劃體系為指導,選擇一批自然環境優美、 文化底蘊深厚、 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具備一定發展潛力的村、點率先發展鄉村特色民宿。同時要按照“因地制宜、彰顯特色、 合理布局、有序發展 ” 的要求編制好鄉村 特色民宿發展重點區塊布局規劃強化規劃引領、調控和指導作用。 重點在沿江、沿路、 沿景 “ 三沿” 區域、歷史文化村落、基礎設施較完善的布局鄉村特色民宿鼓勵花樣農家、現有農家樂經營戶通過提升改造 發展鄉村特色民宿。
3.彰顯鄉土特色和地域文化特點 。利用周邊自然環境和人文風情的獨特性與專屬性,圍繞鮮明的主題定位,在民宿建筑風格設計、 房間裝飾裝修和風味鄉村食品開發上,做好深度策劃、打造極具創意和景觀美學概念的特色民宿產品,充分體現主人的創意和心意。 要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加大對傳統藝術、傳統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風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力度和傳承力度室內擺設、用品和室外小品布置要 。體現鄉土情調、注重淳樸民風的保持和發揚做到人居環境和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的有機融合。
四、結語
民宿的問題是復雜的,因為它不只是一個用于經營的住宿餐飲場所,而是聯系城鄉的紐帶,是械市與鄉村復雜問題的矛盾與結合點之一。筆者無法窺探當下城鄉問題的全貌,只能根據當前自身的認知、興趣和實踐,對其中一類具體的建筑類型,即民宿的設計策略做出自己的論釋。
鄉村民宿不應該是城市人玩弄情懷孤芳自賞的產物,化不該是蛾市資本逐利鄉村的戰。好的民宿設計,能夠使鄉村民宿的開發營建從滿足經營者自身情懷和盈利的"小事業",升華成與鄉村互利共贏,從而活化鄉村、改變城鄉二元對立的"大事業"。
參考文獻:
[1]王明泰.試談對民宿設計的幾點思考[D].閩江學院美術學院.2015.
[2]陳伯超.地域性建筑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 La Vie編輯部.臺灣設計風格旅店[M].臺北:麥浩斯出版社,2011.
[4]余慶華.現代精致旅館經營管理一理論與實務[M].臺北:揚智文化,2005.
[5]李南.莫干山,一個近代避暑地的興起[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
[6]李詩宇,義福林.怎樣開辦農家樂[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