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顯
天津大學
一種帶有助力的多節修枝剪刀
曹丕顯
天津大學
一種帶有助力的多節修枝剪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桿體,在桿體的上端嚙合安裝上套筒,該上套筒側壁上連接傾斜向上的長擺臂下端,另一個長擺臂的下端位于上套筒上端面的上方,該另一個長擺臂連接一牽引線的一端,該牽引線的另一端穿過上套筒后進入桿體內部并連接一桿體內設置的上動滑輪的轉軸,在上動滑輪上端纏繞滑動線,該滑動線的一側下端部與桿體內壁連接,該滑動線的另一側下端部連接桿體內設置的牽引板,該牽引板與液壓機構的動力桿連接,該動力桿向下運動時通過滑動線和牽引線使兩個長擺臂相向運動,該動力桿與液壓機構中設置的驅動桿反向運動,該驅動桿由一轉動機構驅動,動力桿連接的活塞的直徑大于驅動桿連接的活塞的直徑。
修枝剪刀;空心桿體;套筒;擺臂;牽引線;轉軸;牽引板;動力桿;液壓機構
樹木、花卉等植株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對其枝條進行修剪,不僅能夠起到塑形的作用,對其后期的生長也有幫助,園林工人一般使用修枝剪刀進行操作,該修枝剪刀的結構包括兩個長擺臂,二者通過鉸軸4轉動安裝在一起,兩個長擺臂的一端用于人手的握持,兩個長擺臂的另一端分別一體制出兩個剪刀刃5和6,使用時,在兩個剪刀刃之間卡住枝條,然后用力相向壓合長擺臂的一端,最終將枝條剪斷。在實際中發現,有些樹木的枝條生長位置較高,雖然修剪時不用很大的力氣,但由于位置的問題,人們要站在梯子等輔助工具上進行修剪,這樣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還容易出現跌落的危險。
本設計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節省力氣、液壓驅動且能夠進行高處枝條修剪的一種帶有助力的多節修枝剪刀。
1、本設計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有助力的多節修枝剪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桿體,在桿體的上端嚙合安裝上套筒,該上套筒側壁上連接傾斜向上的長擺臂下端,另一個長擺臂的下端位于上套筒上端面的上方,該另一個長擺臂連接一牽引線的一端,該牽引線的另一端穿過上套筒后進入桿體內部并連接一桿體內設置的上動滑輪的轉軸,在上動滑輪上端纏繞滑動線,該滑動線的一側下端部與桿體內壁連接,該滑動線的另一側下端部連接桿體內設置的牽引板,該牽引板與液壓機構的動力桿連接,該動力桿向下運動時通過滑動線和牽引線使兩個長擺臂相向運動,該動力桿與液壓機構中設置的驅動桿反向運動,該驅動桿由一轉動機構驅動,動力桿連接的活塞的直徑大于驅動桿連接的活塞的直徑。而且,上動滑輪另一側下端部連接桿體內設置的下動滑輪,該下動滑輪上端纏繞滑動線,該滑動線的一側下端部與桿體內壁連接,該滑動線的另一側下端部與所述牽引板連接。而且,所述牽引板旁側的桿體上嵌裝一殼體,該殼體內設置兩個液壓缸,兩個液壓缸上端連通,靠近牽引板的液壓缸內滑動嵌裝的活塞底面安裝朝下的動力桿,該動力桿通過殼體下方的U型臂連接所述牽引板,遠離牽引板的液壓缸內滑動嵌裝的活塞底面安裝朝下的驅動桿,該驅動桿旁的殼體側壁上設置一齒輪,該齒輪與驅動桿構成齒條滑動結構,齒輪連接一位于殼體外的驅動盤。
2、本設計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設計方案中,在桿體內設置上動滑輪和下動滑輪,然后上端連接修枝剪刀的長擺臂,下端連接牽引套,在桿體內設置一用于驅動的兩個液壓缸,兩個動滑輪節省了一定的力氣,兩個液壓缸大小不同,剪斷時有一定的助力,另外桿體增加了修枝剪刀的工作距離。使用時,轉動驅動盤,使齒輪帶動驅動桿上升,油液作用下動力桿下降并牽拉牽引板,再通過滑動線、動滑輪和牽引線將長擺臂向下拉動,實現修剪的操作,不僅方便了人們對于高處的枝條的修剪,而且能夠節省一定的力氣,是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維護工具。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是圖1的工作示意圖;

圖3 是液壓機構的放大圖。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下述實施例是說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實施例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一種帶有助力的多節修枝剪刀,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創新在于:包括空心的桿體15,在桿體的上端9嚙合安裝上套筒8,該上套筒側壁上連接傾斜向上的長擺臂7下端,另一個長擺臂2的下端位于上套筒上端面的上方,該另一個長擺臂末端的圓環1內連接一牽引線10的一端,該牽引線的另一端穿過上套筒后進入桿體內部并連接一桿體內設置的上動滑輪11的轉軸,在上動滑輪上端纏繞滑動線12,該滑動線的一側下端部與桿體內壁的固定臺14連接,該滑動線的另一側下端部連接桿體內設置的牽引板25,該牽引板與液壓機構的動力桿24連接,該動力桿向下運動時通過滑動線和牽引線使兩個長擺臂相向運動,該動力桿與液壓機構中設置的驅動桿21反向運動,該驅動桿由一轉動機構驅動,動力桿連接的活塞26的直徑大于驅動桿連接的活塞27的直徑。本實施例中,上動滑輪另一側下端部連接桿體內設置的下動滑輪13,該下動滑輪上端纏繞滑動線,該滑動線的一側下端部與桿體內壁所制固定臺連接,該滑動線的另一側下端部與所述牽引板連接。桿體內壁制出一隔板17,在隔板上制出一個開孔16,該開孔內穿過所述下動滑輪一側纏繞的滑動線。液壓機構的具體結構如圖3所示:牽引板旁側的隔板下方的桿體上嵌裝一殼體29,該殼體內設置兩個液壓缸,兩個液壓缸上端連通并均充滿了油液28,靠近牽引板的液壓缸內滑動嵌裝的活塞26底面安裝朝下的動力桿24,該動力桿通過殼體下方的U型臂23連接所述牽引板,遠離牽引板的液壓缸內滑動嵌裝的活塞27底面安裝朝下的驅動桿21,該驅動桿旁的殼體側壁上設置一齒輪20,該齒輪與驅動桿構成齒條滑動結構,齒輪連接一位于殼體外的驅動盤19。兩個長擺臂之間安裝一壓簧3,該壓簧主要在長擺臂復位時起到一定的彈性作用,彈性不用太大。在桿體內壁上設置豎直的卡裝棱18,該卡裝棱使殼體穩定的嵌裝在桿體內,即無能上下竄動,也不能轉動。桿體可以是兩個相互對稱的半管扣合而成,可以通過穿裝的螺栓相互固定,二者也可以在一側用鉸鏈連接,另一側用螺栓相互固定,這樣便于上、下動滑輪、牽引線、滑動線、牽引板等的安裝。在桿體最下端嚙合連接一手柄22,該手柄和上套筒將桿體的上下端禁錮的扣合在一起,保證了桿體的兩個半管的扣合穩定。
[1]王冰,賈磊,張慧玲.機械制圖.航空工業出版社
[2]曹丕顯,吳林濤,柳杰,黃榮基.高中科技創新發明探索.海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