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婧
摘要:愛迪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離開了對音樂的興趣和情感,就達不到音樂的教育目的,只有當學生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時,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主動地學習音樂。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在以新課程、新課標為基礎的同時,應該著眼于合理調整課程結構、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適當運用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是當前中學音樂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關鍵詞:音樂教育;初中學生;激發
音樂作為美育的一個重要內容,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和專業修養,用自身來感染和帶動學生,同時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對帶動學生學習音樂有很大的影響。另外,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塑造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氛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怎樣在音樂教育中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激發學生音樂興趣的重要保證
(一)巧解難點,使音樂形象化
很多老師在課堂上不敢教音樂知識,生怕枯燥的知識教授把生動活潑的音樂課堂上得沉悶難耐,所以在教譜子和節奏的時候一帶而過,就跟著范唱拍拍手,輕聲哼哼了事,還美其名曰:讓學生感受。音樂作品是要讓學生多聽,多去感受,但如果在我們的課堂上都不去扎扎實實的去訓練感受音樂所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那我們的學生只能停留在低層次的階段,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有一定音樂素養的欣賞者。如在音樂教室的墻壁、地板、課桌上畫一些有關音樂的符號。在課間休息時,學校可以通過校園廣播站播放一點音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音樂環境,在設計過程中,他們會不自覺地產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怎樣使知識的教授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學得簡單易懂,這是需要音樂教師的智慧去設計的,化煩為簡,化枯燥為生動?
節奏練習中各時值的練習一直是教師們很頭疼的,我們可以把人體的動作與音符時值相對應,如:四分音符——走步,八分音符——跑步,三連音一橫移步,十六分音符——碎步,前(后)十六——踢踏步,全音符——轉體,附點二分音符——進退步,附點八分音符——跑跳步,附點四分音符——走跳步,切分音——切步。教師在帶領學生練習時,可采用回旋曲的形式,以最常用的走步節奏為A,可以穿插其他節奏,ABACADAE……等循環反復。這樣具有較大靈活性和開放性的訓練,可以有效的、有趣的訓練學生的節奏感。
再如,講解“休止符”這個常用概念時,我們可以對同學們說“O”雖然不能唱出,不是一個音符,但是這種符號起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就如我們每個人的講話不帶標點符號,致使無法換氣。通過這幽默風趣的講解與表達使學生輕松愉快,情趣高昂的愉悅氛圍,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適當運用教學方法
引導式教學法在進行音樂創作的引導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兒時的歌曲,從中任意選一首兒歌,引導學生通過節奏變化、感情色彩變化、速度力度變化等進行再創作。
游戲式教學法抓住中小學生“好玩”這一天性,可以采取“玩游戲”的方式學習。如“曲調接龍”、“柯達依手勢”、“音樂情景表演”等形式,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生們至少有四個方面的收獲:一是練習了節奏感;二是訓練了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三是加深了音的上下的知覺;四是體驗了愉快的情緒。
鼓勵式教學法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有些學生天生音準概念差,在面對比自己好的同學時,其自尊心會受到打擊。教師可以對這種學生采用鼓勵式教學,如在開展游戲活動時,多鼓勵他們展示其他方面的特長,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當然,教師也應肯定學生獲得的每一點成績和進步,相信“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對比式教學法抓住學生喜好流行音樂這一特點,在學習古典音樂作品時,可以用對比式教學法,把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音樂作品作對比分析,找出它們各自的優點來,讓學生在流行音樂下,感受古典音樂的魅力。
溝通式教學法只有通過“溝通”才能互相了解,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是如此。在課堂上的“溝通”,主要包括師生間的互動、對話、交流、探討等。
(三)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
首先,教師要抓住學生趕潮流、愛時髦的心理特點,了解當前社會流行趨勢,在教學內容上適當加進一些流行音樂的元素。如把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對比起來欣賞,也可以專門留幾節課的時間來讓學生學唱一些值得欣賞的流行歌曲。其次,采用符合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特征的教具,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中小學生的好奇心強,對形象具體、形式新穎、色彩鮮明的事物很感興趣。我們可以把所要學習的知識“裝扮”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如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樂理知識“音符”,教師可以把事先準備好了的道具(如裝扮成花環的全音符、勺子形狀的二分音符、蝌蚪形狀的八分音符、二胡形狀的十六分音符等)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這種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征的音符形狀會讓學生充滿好奇心,且印象深刻,可以讓他們回味無窮。
再次,注重運用多媒體電腦音樂進行教學或發揮地方鄉土特色。多媒體電腦音樂是現代音樂教育的重要手段。條件允許的學校可以準備一些音樂軟件,讓學生自主作曲進行音樂創作。教師也可以在音樂課件中制作一些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FLASH動畫音樂,從視覺、聽覺上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但一些教學條件不太好的學校,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調換學生和老師的角色,發揮地方鄉土特色,采取自主教學。例如,有些學生會用竹葉吹奏出美妙的樂曲,教師可以讓他們來教大家吹奏。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學生能歌善舞,我們則可以把課堂移到教室外去,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自由活動的空間。
二、保持學生音樂興趣的外在條件
興趣具有短暫性和不持久性,除在課堂上的努力以外,我們應該利用課外音樂活動這個外在條件來使學生保持音樂興趣。大多數學生有強烈的表演欲,但因害羞或信心不足而被壓抑。我們可以組織合唱團、器樂隊等音樂團體,讓學生在課后的學習過程中養成團體協作精神。在升旗儀式上,學校也可以讓他們去演唱、演奏。當然,學校也可以經常舉辦音樂會,開展音樂競賽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肯定學生的成績,進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讓良好的興趣不斷保持下去。
興趣是學生走進音樂殿堂的第一把鑰匙,我們要努力尋找這把鑰匙,為學生開啟音樂的大門。中小學音樂教師應在課堂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多下工夫,以學生的心理特征為基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發揮地方性、鄉土性特色,從教學對象的個性特征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