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開群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除了要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以外,還應該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受到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這部分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這部分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嘗試訓練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訓練學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使得社會分工不斷的細化,一個人在社會上必須要和其他人進行合作,才能夠處理好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教育;合作教學;能力提升;訓練方法
在現(xiàn)代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伴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行業(yè)分工也越來越細化,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人很難完全解決好所有的問題,因此我們就必須要和別人進行合作,對學生的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從小學就開始,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還存在有一些問題。因此,我們必須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在實踐的過程中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應該如何操作?
一、構建合理的學習小組是提升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關鍵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首先應該為學生的學習構建合作的小組,只有保證小組的科學性,才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在構建小組的時候,一般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將學生分到各個小組中去,小組的人員一般控制在五人以內、三人以上,因為如果人員過多的話,可能會使得有的學生得到開小差的機會,而如果人員過少的話,可能會無法讓學生參與進去,或者無法有效地處理問題。在選擇小組的成員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按照學生的能力知識興趣愛好等進行分組,這樣的分組有助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協(xié)調,形成優(yōu)勢互補的局面。一般來說教師要保證,每一個小組中都有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能力,一般的學生和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的學生,這樣,就能夠保證每一個小組都能夠進行公平的競爭。
二、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合作學習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還必須要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讓學生通過共同努力解決好遇到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需要作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某些成員的努力。換言之,小組的成績是小組成員所有的人取得的,因此小組成員都需要作出自己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好自己的價值,教師可以要求小組成員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可以先進行獨立的思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每一個學生都要說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小組進行討論,進行總結,最終得出小組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在小組中每一個成員都是平等的,學生可以平等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學生應該相互傾聽、相互補充,在小組成員都發(fā)表完意見以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之處,反思自己的缺點,這樣合作學習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價值,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所突破、有所發(fā)展,不再被自己的思想所約束。
三、確定小組的紀律
為了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還必須要和小組成員一起確定小組的紀律,俗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小組中有一定的紀律,這樣課堂教學紀律才不會出現(xiàn)問題,學生有自由討論的機會,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熱烈,但是不可以熱鬧。教師可以對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然后要求小組成員必須要遵守,小組成員要進行分工,通過各自處理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促進小組總體目標的實現(xiàn)。
四、科學地評價小組的工作
在小學上學的過程中,為了發(fā)揮好合作教學的價值,教師還應該科學地進行評價,通過科學評價,幫助小組成員正式的認識自己的工作。在評價的時候,教師需要評價小組的成績,通過評價小組的成績,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團隊榮譽感,促進團隊的凝聚力。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要進行過程評價,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小組取得的結果,還應該關注小組取得結果的過程。
五、總結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嘗試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小學教育才真正的發(fā)揮好自己的價值。endprint